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对门诊乙型肝炎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

2022-05-16 14:05侯阿幸刘翠平刘秋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医护人员效能

侯阿幸,刘翠平,刘秋霞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a.感染性疾病科;b.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0)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所致的乙类传染病,由于HBV长期感染者导致肝炎和坏死,临床表现为身体倦怠、食欲下降、反复肝功能异常,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乙肝患者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影响,患病后会产生强烈病耻感,并逐步丧失自我效能感与战胜疾病的勇气,因其疾病的复杂性,导致其住院时间过长,加上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对疾病治疗流程的不熟悉,而且由于病情预后的不确定性以及医疗花费过多等原因,往往会让患者产生恐惧、无助,甚至使部分患者产生情绪低落、不安、抑郁等症状,更甚者加重焦虑、抑郁的状态,导致其治疗、生活等方面意志消沉,影响恢复。随着现代生物—心理健康—社会医学模型的整体医护观念的进一步引入和优化以及医护服务理念的逐渐深入,医护工作越来越需要关注服务对象的感知与感受。“卫生中国发展2030”计划大纲明确提出“强化医护社会人文关爱,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实施社会卫生护理管理,使护士工作富有社会温度,使医患之间和社区合作更加融洽,已经成为了当今和未来社会医疗护理管理的主旋律。因此,纠正患者的病耻感,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及正性情绪,改善治疗、生活积极性是乙肝患者恢复进程中的重点,相关研究表明,科学健康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规律性的心理强化辅导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消极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护理是将后现代心理学的理念与方式运用于临床护理中的一个新社会卫生护理管理工作发展模型[1]。通过将故事叙说、社会问题外化于行、重新编排与改写等,使故事叙事中的积极因素被进一步发掘,相关当事人的社会健康心理也得到了发展,并由此形成源源不断上升的社会力量。为进一步证实心理健康护理的具体效果,本研究通过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148例乙肝患者,分组进行常规护理与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观察并分析乙肝患者预后情况,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研究资料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

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48例乙肝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依据有关治疗标准确诊;(2)年龄≥18周岁;(3)个人自愿参加本课题且全程知情。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史;(2)在2个月内服用抗焦虑药物;(3)未完成干预措施。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男41例,女33例,年龄29~61岁,平均(48.33±10.87)岁;观察组男39例,女35例,年龄30~60岁,平均(48.17±10.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抗炎、抗纤维化等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嘱咐患者定时且正确服用药物,嘱咐患者定时体检等。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另进行自我调节理论护理。(1)建立护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相关科室主治或主任医师2~3名,资深专业临床护理人员若干,确定团队成员后组织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围绕自我调节概念与重点及有关乙肝疾病的健康宣教、治疗方式等进行,制定护理框架表,如护理对象、护理方案、随访方案、量表评估等。(2)将自我调节理论护理理念融入其治疗过程中,通过心理、家庭生活、社会交际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具体为医护人员耐心与乙肝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发病时长、发病症状等,并采取相应医学诊断方法进一步确诊,通过一对一讲解式的方法向患者介绍其疾病医学诊断结果、依据以及治疗方向等,打消患者疑虑与担忧情绪,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形成自我认识,系统性了解有关治疗方法,同时嘱咐患者家属指导患者日常生活行为,逐步规范患者健康生活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医护人员的指导监督下,通过制定目标、方案及奖励等程序逐步实现自我理想,提高患者自我认同感。(3)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与患者进行信息交流,交流活动地点选择在能让患者放松、舒适的地方,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初期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亲和力成为患者值得信任和信任的对象,在和患者的交谈中把自己和患者放在平等的地位,同时移情,以尊重和谦卑的态度倾听患者的疾病故事,进入患者的世界,使其体会到周围朋友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在此同时提高了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在提高了护士业务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建立了良性的护患意识和人际关系。护士还需要主动的对患者在病情诊断阶段出现的疑问或者想要获得的帮助给予反馈,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可信的、值得信赖的、能够倾诉的服务形象,或者通过其他方法鼓励,以促使患者更加全面地表达,并且要求患者为存在的问题进行命名,让患者充分认识自己的问题,使其心态更加的和谐与安定,并且运用换位思维,更深入地了解护士,以使其在今后的检查和护理过程中与护士配合更加默契,从而建立良性的护患人际关系。(4)医护人员与乙肝患者在交流的过程中运用共情式倾听和反馈,与患者形成良性关系,并合理地通过眼神和手势等非语言交流,给予患者正面的指导,以协助患者重建积极的应对方法。在交谈过程中如患者表现出不安、压抑、悲伤等不良情绪,医务人员要通过向患者介绍其他疾病顺利治愈的经验,引导、安慰患者,给予患者积极的指导。每次交谈完毕后,将交谈内容加以文字整理,同时由医护人员针对当天交谈经过,写下个人心得体会。每周在护士长的组织下,由各组成员对患者所反映的心理信息加以收集,并提炼出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和反省,以共同作出整改措施。(5)医护人员需定时随访,并指导患者填写各评分量表,详细记录患者的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均护理60 d。

1.3 观察指标(1)护理前后情绪状态。通过状态-特质焦虑问卷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2]评定,具体有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20项内容)、特质焦虑问卷(20项内容),以4级评分法为评估标准,总分40~160分,以40分为分界线评价,分值越高状态-特质焦虑越严重。40~47分为轻度,48~54分为中度,>54分为重度。经信效度检验,状态焦虑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3,特质焦虑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7。(2)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3]得分。总成绩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经信效度检验,自我效能感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6。(3)护理满意度。通过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表[4]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对比,具体内容包括护理方案、护理流程、护理效果、医护人员护理态度4个方面。采取4级评分法,不满意为1分,基本满意为2分,比较满意为3分,很满意为4分,总分16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满意度越好。经信效度检验,护理满意度问卷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7。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统计软件SPSS 19.0对调查统计做出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情绪状态护理前,两组患者STA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TA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S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对比(ˉx±s,分)

2.2 自我效能感护理前,两组患者GS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上升,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对比(ˉx±s,分)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案、护理过程、护理效果、医护人员护理态度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ˉx±s,分)

3 讨论

引发乙肝最主要的原因为HBV,如果机体免疫功能无法攻克HBV,那么病毒会持续破坏肝正常细胞从而导致肝功能损伤。目前,有关乙肝的临床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调养治疗,其中药物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地给药,如HBV复制明显患者以抗病毒药为主,肝细胞损伤患者以护肝药物为主等,而调养治疗是乙肝患者恢复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过程[5]。大部分群体对乙肝疾病的了解存在许多误区,可能也包括部分患者群,这导致乙肝患者会出现恐慌、自卑、孤僻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心理反应也会影响患者身体内部环境,对疾病治疗不利。有关研究指出,乙肝患者心理层面的创伤远超过生理层面的伤害,且心理创伤会影响生理健康,导致病情恶化[6],因此在乙肝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针对性的心理护理[7]十分必要且重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心理护理大多是直接面向患者,所以医护工作者经常忽略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或无暇顾及患者亲属的心理发展感受,从而导致交流不畅,护患之间配合与协作能力不佳,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8]是一个很好的桥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零点五结构化的谈话提纲,有序诱导患者进行情绪表达,让患者或亲属及时地抒发自身的不安心情和对患者疾病的恐惧,一方面让其心中的负面情感得到发泄,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听取亲属诉说之后,也可以洞察亲属的内在情感和引起其出现不良情绪的因素,并适时对亲属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家人的不安情绪和恐惧心情。同时,努力的为患者及亲属提供生存上的保障和援助,缓解他们的困难,使之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患者亲属的信心。

本研究为具体分析乙肝患者情绪状态与自我效能情况[9],采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进行随机对比验证,统计结果如下,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TAI评分都有了明显下降,但GSES评分却都有了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STA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了许多,但GSES评分却明显比对照组高了许多,这提示自我调节理论护理可有效改善乙肝患者情绪状态,与沈国美等[10]的研究结论部分相符,均证明在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自我调节理论护理可缓解其焦虑、恐慌等情绪,增强其自我信心、勇气等正向自我效能[1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案、护理流程、护理效果、医护人员护理态度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这表示乙肝患者更认可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间接证明自我调节理论护理可有效提升乙肝患者治疗效率及恢复进程,改善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力较为突出。分析原因,自我调节理论强调自我强化,医护人员通过语言交流了解乙肝患者的真实感受与想法,并鼓励患者逐步实施自我理想,并在其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当患者达到目标后支持患者进行自我奖励,让患者逐渐习惯这一理论体系,为后期实现更多自我理想打下基础,提高患者自信与对自我的认识,消除外界各种舆论的影响,增加患者对治疗、生活等的积极性,增强其克服疾病的勇气,提高心理正性水平[12]。

综上所述,自我调节理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乙肝患者情绪状态,增强其正向自我效能感,且护理满意度水平更高。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医护人员效能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心理护理对乙肝病患者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