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花生耐低温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2022-05-16 09:08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出苗率幼苗花生

杨 亮

(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辽宁 锦州 121017)

花生是成品油与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为了提高植物油的产量,农业生产不得不加大对花生的种植与产出,但根据目前市场统计的不完全数据可知,我国植物油的产出与花生的供给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此种矛盾导致市场花生作物的供给率不到30%。可以认为花生是我国种植效率相对较高的农作物之一,生产大量花生,不仅可以对农业建设起到增效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户的潜在收入[1]。为了实现对花生种植技术的全面优化,农业相关单位深入了此项工作的研究,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早期花生栽培大多按照“单穴双粒”或“单穴多粒”的种植模式,采用此种栽培模式主要是避免单穴单粒种子质量不达标导致的苗圃断垄问题。但根据农业生产单位统计的不完全数据可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花生的种植与栽培,每年需要消耗花生种子超过180.0万吨,种子消耗量较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种植的收益[2]。在此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养分供应量不足的问题,便会在同一个苗坑中出现大小苗生产现象,严重影响生产成果的质量。为改善现状,提高花生的种植产量,优化产出成果的质量,本文将以无公害花生为例,开展耐低温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以此种方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高的收益[3]。

1 无公害花生耐低温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1.1 栽培前的无公害花生种子精选与耕地处理

为实现种植的无公害花生具有高产优势,需要在栽培前,进行无公害花生种子的精选。在此过程中,优选增产潜力较高、综合性能较高的中晚熟期种子作为此次无公害花生栽培的主要种子。确保所有种子无明显的损坏与外表异常现象,可选的种子包括:花育31号与32号,丰花5号与9号等[4]。完成对栽培种子类别的选择后,对种子进行分级处理,将大小均匀、等级一致的种子划分为相同的类别,并使用专业的药剂进行拌种处理。

针对不同种植季节需要采用不同的耕地处理方式,在冬前或早春时段需要将耕地深度控制在20~25 cm范围内,并施加有机肥料,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施加配方肥和控释肥辅助施肥效果提升[5]。同时,在冬前时期应当通过大犁深耕的方式增加活土层的厚度。在栽培区域上还需要进行秸秆还田,并施加有机肥,以此实现对土壤栽培条件的改善,并为花生精播高产栽培提供更优质的土壤肥力条件[6]。在早春化冻时期以后,需要完成旋耕整地处理,促进土壤的熟化程度,并以此增强土壤的透水性。在施加肥料时可以结合平衡施肥制度,为了在栽培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提升花生的产量,需要施加优质的圈肥或优质有机肥,其中可适量添加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硫酸钾等成分。在施肥时应当注意各成分的含量上限,其中尿素含量上限为15 kg,过磷酸钾含量上限为80 kg,硫酸钾的含量上限为12 kg。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花生栽培时的空秕率,将氮肥后移,并使用花生配方控释专用肥料,以此不仅可以减少花生空秕率,同时还能够降低病虫害问题发生的概率,达到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

1.2 单粒精播与低温环境覆膜处理

采用单粒精播的方式种植花生种子,将每亩播种的花生数量控制在10 000~15 000粒范围内,将播种的深度控制在1.5~2.5 cm范围内,在栽培膜上完成对厚度为3~4 cm土带的建立,以此能够确保花生播种的质量。同时,在完成对花生种子的播种后,还需要适量喷涂除草剂,避免周围生长的杂草吸收花生生长所需的养分,也避免花生栽培质量和生长质量受到影响。在完成覆膜处理后,再向垄沟当中喷洒适量清水。

为了确保花生能够在低温环境当中生长,还需要对其进行覆膜处理。由于本文提出的栽培技术采用的是单粒精播方式,因此整个栽培过程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就这个特点,针对没有使用栽培设备的地块,需要在其垄沟两侧用铁锹沿着竖直方向向下切,并在沟底形成一个小沟,将地膜的两侧用覆土覆盖并压牢。在地膜的上方顺播种行覆一小土垄,并将其高度控制在4~5 cm范围内,以此完成对低温环境下花生栽培覆膜的处理。

1.3 栽培苗期管理与适时收获

为了确保花生栽培质量,在花生生长出幼苗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苗期管理。当花生长出幼苗后,若种植区域上方存在覆土,则应当将播种区域上方的土堆撤至垄沟内。当覆土出现不足的问题时,此时幼苗无法自行完成破膜,此时需要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帮助花生幼苗完成破膜。在破膜后还需要在上方覆盖湿润土壤,从而确保花生幼苗能够在保温、保湿和阴暗的环境中生长。若播种区域上方不存在覆土,则此时需要完成破膜压土引苗处理。将膜孔上方盖的厚度控制在4~5 cm范围内,并引苗出土,此时需要确保花生幼苗周围土壤的湿润度符合栽培要求。若花生幼苗露出绿叶,针对这一情况破膜和放苗的时间应当控制在上午9:00之前或下午4:00以后,避免太阳光照射使花生幼苗的绿叶受损。当花生幼苗生长过程中出现2片复叶,且均未展开状态时,此时需要及时将膜孔上土堆转移到垄沟当中,并使花生幼苗子叶节露出。在花生幼苗露出土层后,应进行幼苗的生长情况全面检查,并针对存在缺苗的区域进行补种。若出现某一区块上缺苗比例较大的问题,则应当在缺苗位置上重新栽种原品种催芽补种。当某一区域上缺苗比例较小时,应当将花生幼苗转移到其他区域上,并选择带土移栽的方式完成对幼苗的转移。在对花生的幼苗栽培时,最好的时间是在傍晚或阴天,在完成移栽后还需要及时浇水,确保花生幼苗周围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在花生植株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施加充足的肥料,并及时向周围土壤补充水分。当花生生长到种仁饱满,呈现出与栽培品种相同的颜色,内部果皮白色部分形成海绵组织,且网纹清晰可见的程度即可认为此时花生生长成熟,即可收获。在收获后还需要对花生进行就地铺晒,并在果实充分干燥后将其转移到含水量不超过9%的储存库当中贮藏。

2 实例应用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上述提出的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是否能够促进花生栽培质量的提升,选择以某农科院现有花生种子作为实验样本,按照本文上述栽培技术的应用思路,完成对花生的栽培。选择在土地地质平坦,土质为沙壤的区域内完成,并在栽培区域附近设置排灌设施,一切栽培条件均按照本文上述论述的要求完成。种植面积为1亩,播种时垄距为75 cm,穴距为15 cm,每个穴中放置1粒花生种植,每亩共放置12 000粒。将种植地块平均划分为6个区域,并分别编号为ZZ01、ZZ02、ZZ03、ZZ04、ZZ05 和 ZZ06。在栽培过程中,对花生的生理生化性状进行调查并记录。为了验证新栽培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够提升花生产量,记录在花生生长周期内每个区域内花生的产量,为了实现对实验结果的比较,选择该区域以往采用传统栽培技术种植时花生的产量作为对照,并将2种产量结果绘制成表,详见表1。

表1 2种栽培技术花生产量对比表

从表1中记录的2种栽培技术花生产量记录结果可以看出,应用本文提出的栽培技术对花生栽培,在相同时间和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花生产量明显多于传统栽培技术。因此,通过上述得出的实验结果能够初步证明,本文提出的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证花生产量的提升。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栽培技术是否能够使花生具备耐低温特性,针对这一指标进行分析。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同时,降低花生栽培的温度,记录每降低1°C花生的生长情况,选择将出苗率作为评价指标,出苗率越高说明花生的生长状况越良好,反之同理。选择将上述ZZ02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该区域内花生的出苗率,出苗率可通过花生出苗数量除以该区域总共种植的花生种子数。同样将传统栽培技术作为对照,根据上述论述,栽培结果记录对比见表2。

从表2中记录的数据得出,本文栽培技术和传统栽培技术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出现了出苗率下降的现象,但明显传统栽培技术花生出苗率下降幅度更明显,同时在温度降低数值相同时本文栽培技术花生出苗率均高于传统栽培技术出苗率,并且在温度降低6°C时,出苗率仍然能够达到90.00%以上。综合上述两方面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同时能够使花生在种植时具备耐低温特性,促进花生栽培质量和生产质量的提升。

3 结束语

花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物,目前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对食品安全重视度的提升,相关花生种植的研究已成为了农业研究的重点项目。同时,当传统栽培与种植模式中,出现一个相同的穴位中2粒种子质量均符合播种标准时,还会出现后续生长2株苗种争夺养分的现象。为了解决此方面问题,提高农业收益,提升花生年产量,本文从栽培前的无公害花生种子精选与耕地处理、单粒精播与低温环境覆膜处理、栽培苗期管理与适时收获三个方面,开展了无公害花生耐低温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在完成研究后,通过实例应用分析的方式,证明了本文此次设计研究的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在真正意义上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价值。

猜你喜欢
出苗率幼苗花生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希望
多少堆花生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