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非体育记者”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报道中的思考

2022-05-16 13:35王子铭
中国记者 2022年4期
关键词:冬奥志愿者北京

□ 王子铭

当浪漫的焰火腾空而起,“北京2022”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粲然绽放,时光的“留声机”定格在大地上。在温暖与感动中,属于“双奥之城”、属于中国和世界的冰雪之约落下帷幕。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我们兑现了承诺,中国以卓绝努力搭建起运动员实现梦想的舞台、构筑起文明互鉴的桥梁,为世界奉献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奏响了和平、友谊、进步的动人乐章。

作为来自新华社国内部央采中心的一名“非体育记者”,我有机会加入新华社冬奥会、冬残奥会前方报道团,全程见证历史、报道盛会,深感荣幸更倍加珍惜。根据相关安排,我在前方主要负责一些重点报道的写作,期间采写了多篇述评、综述、观察、侧记等各类稿件。

“非体育记者”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在新闻作品中呈现好赛事之外的精彩?这是我从加入报道团第一刻起便不断琢磨的问题。结合实践,对于央采记者跳出比赛项目本身、以更为深广的视角做好深度报道,有以下三方面思考。

感知时代足音,站在历史坐标上深度观察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明冰雪盛会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在报道中遵循的纲领和方向。通过认真研读,我们将重要论述按照时间分为2015年7月申办成功前,申办成功后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疫情发生后三个时间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自2017年以来先后5次考察筹办工作的情况,系统梳理蕴含其中的脉络与变化,领悟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和世界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视野放到更为深远的维度,在大部头的宏观稿件中,站在历史坐标上深度观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从而在报道中展现中国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铿锵脚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这是新华社记者的使命与价值,也考验着记者的“四力”,需要把稿件作为课题来研究。

究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

首先,将其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中考量,彰显报道宏大视野。

□ 图为作者在北京冬奥会报道期间于主媒体中心外的留影。

例如在报道中,通过调研场馆、查阅文献,我发现两个颇具深意的意象:一是“冰丝带”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中轴线上天安门、永定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建筑的背后,蕴含着百年来民族复兴的苦难辉煌,中轴线新地标“冰丝带”则在新时代见证着中国逐梦奥运的新篇章。在重点稿件中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回望历史,进一步展现中国人民迈向奥运的足迹与民族复兴的历程相伴而行,增强稿件的历史纵深感。

另一个是“百年之约”的时空交汇。1908-2008,从“奥运三问”拉开追梦序幕到2008年百年梦圆;1922-2022,从顾拜旦力主举办冬奥会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又是一个百年之期,同时还恰逢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不同维度的百年之约犹如一个个同心圆,交织出历史的经纬,我们将这一观察用在了述评中,展现出奥运梦交汇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从刘长春远渡洛杉矶“一个人参赛”的无奈,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健儿以崭新面貌登上奥运舞台;从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中国在奥运领域突破接踵而至,到新时代以来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迈向新天地,冬奥会、冬残奥会创造新辉煌。透过报道,我们努力尝试写出中国奥林匹克之路叠加于中国发展进程的深层意义,折射中华民族奋力进取的身影。

其次,以冬奥会、冬残奥会为窗口,观察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

自2013年确定申办到2015年申办成功,再到历经六年多筹备后完美呈现,新时代的巨大发展投射在冬奥、冬残奥舞台上。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背后是体育强国建设开花结果;场馆实现“水冰转换”“陆冰转换”和绿色电力全覆盖,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成果;“科技范儿”十足是我们报道冬奥、冬残奥的又一个重点,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核心保障安全,做到防疫生活两不误,彰显出我国疫情防控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效。在报道中我们将这些观察一一呈现,深刻阐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将其内化为新发展理念的冬奥(冬残奥)表达。

再次,从细节处着眼,观察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赛场内外“中国风”托起“冬奥范”,冬奥、冬残奥舞台上的融合创新、理念创新传递出更深层次的自信,这是目之所及的物质层面。而精神层面的国人观赛心态之变,也成为我们在报道中的一个切入点。

我们看到,当苏翊鸣一鸣惊人但未能摘金,大家纷纷表示“在我们心里你就是最棒的”;当德国老将克劳迪娅在速滑赛场冲过终点,尽管成绩欠佳,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致敬刷屏全网;当羽生结弦尝试挑战4A却落冰摔倒,网友呐喊:“今天的羽生结弦,才是更好的羽生结弦”。

在报道中展现观众不止为金牌送去赞美,更为勇士报以喝彩,大家将冬奥、冬残奥视作一次展示而非考试,传递出国人心态的变迁,也是新时代自信自强的注脚。

锤炼世界眼光,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进行阐释

□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代表团旗帜和运动员入场环节。(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摄)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昭示世界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诠释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在报道中的另一个方向。

在前方,我全程参与了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四场报道,先后8次走进国家体育场采写稿件。从冬奥开幕式一个个印有参赛代表团名称的“小雪花”构成“大雪花”,到闭幕式“天下一家”的中英文焰火绽放“鸟巢”夜空;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讲述占世界总人口15%的残疾人自强不息、追逐梦想的故事,到闭幕式定音鼓表演环节中融合中国天干地支与世界通用时间概念符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贯穿始终,传递着中国与世界携手,推动全人类团结向前的心声。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行阐释,我们努力展现好这一属于全人类的盛会。

冰雪之约、中国之诺,中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笑迎四海宾朋。当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竞技、46个代表团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北京冬残奥会拼搏,来自全球的运动员们相聚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里以体育为名,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马奕菲身着粉色礼服、站在“唱片”中间演奏小提琴。(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赛场上,我们记录下夺冠的徐梦桃与出现失误的美国选手考德威尔赛后热情相拥、相互鼓励的场景,记录下摘得金牌的谷爱凌和获得季军的格雷莫德第一时间安慰落泪的竞争对手;赛场外,我们见证着80岁高龄的前国际奥委会成员比蒂与志愿者刘迪波相约4年后米兰再见的友谊,我们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和健全人残健共融、频频互动,愈发融入这个社会。一个个故事通过直播和网络传向大江南北,传到全球各地,在世纪疫情交织百年变局的背景下,世界共同感受着冰雪之约带给我们的团结与凝聚。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行阐释,我们努力展现好盛会的纽带作用,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一方面,我们在报道中讲述了中国冰壶队队员范苏圆、凌智与美国队队员互赠徽章的故事,文化交流的信物见证着运动员间的深厚情谊;我们讲述了春节、元宵节、中医药文化等中国“名片”在冬奥、冬残奥舞台与世界文明交流融通,广受外籍友人青睐,中华文明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另一方面,世界文明也在中国汇聚,文明互鉴的“互”字也要充分体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当19首世界名曲响彻“鸟巢”,属于全人类的音乐在属于全人类的奥运殿堂奏响。在现场,报道过十届冬奥会的意大利记者费迪南多在异国他乡听到耳熟能详的经典之声,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中国与世界的“美美与共”,诚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讲,“奥运会让我们保留多样性的同时,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以冬奥、冬残奥报道为契机,在参与大型报道中如何进一步锤炼世界眼光?

其一,从思想层面,参加大型报道是难得的学习实践,要充分抓住机会丰富所思所感,不仅仅满足于完成写作任务,更要有意识地培养从国际视野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二,从工作能力层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英文独立采访能力并了解相关英文专业术语。尽管作为“非体育记者”未参与比赛项目报道,但日常需经常查阅国际奥委会、残奥委会的信息服务系统(INFO)才能及时获得一手信息,在“鸟巢”采访时我们还遇到了2026年冬奥会主办城市“八分钟表演”的外籍演员,第一时间采访才能让报道抢占先机、有的放矢。

其三,从写作层面,中文报道也可适时关注主流外媒和权威人士评述,引用客观公正的正面评价,有助于丰富文章层次、更好引导舆论。

记录幕后英雄,站在普通人视角讲述温暖与感动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一个个志愿者默默奉献,他们忙碌在赛事场馆、服务于闭环驻地;一位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为冰雪盛会保驾护航,是他们给了冰雪之约最温暖的底色。记录好幕后英雄的感人故事,也是我报道的侧重点之一。

无论是在赛场、主媒体中心抑或驻地,我们常常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采访中,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冬(残)奥会交通领域志愿者的主人翁精神让我记忆犹新:为了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北京、延庆、张家口两地三赛区重要赛事的闭环班车线路、换乘、车次、时间,同学们运用专业所学用软件主动制作了双语思维导图,清晰标注第二天重点赛事的发车班次和行车时长,张贴后大家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志愿者中不乏经历2008和2022的“双奥”人士,但绝大多数都是各大高校本科在读的孩子们。赛场内,是志愿者的悉心服务让观赛井然有序;驻地里,是他们的周到热心,让闭环人员倍感温馨;每当开闭幕式结束,深夜中他们道出的一句句“晚安”和“辛苦”,让大家在寒夜中增添了融融暖意。

令我非常感动的是,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中,有12名残疾人志愿者也全程参与服务。他们中有的作为赛事服务助理负责将残疾人观众引导至无障碍观赛区,有的作为无障碍环境检验员让设施更加舒适安全方便,有的具备手语技能,有的则拥有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这些残疾人志愿者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们用行动表达出奉献社会的主观愿望和服务大众的个人能力,践行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追求。

志愿者之外,一个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是我们的报道对象。我们采访了排查技术隐患的保障人员、气象预报员、医疗保障团队成员、负责闭环酒店工作的区域经理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克服假期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困难,在闭环内用自己的专业精神与负责态度,让赛场内外安全有序,精彩纷呈。

工作人员中,有的人不厌其烦逐日检测、上传数据,有的每天在密闭防护服中完成工作却从无怨言,有的人发挥个人计算机编程特长帮助大家在办公中提高了效率……我们在报道中挖掘出的故事还有很多,尽管并非赛场上的主角,但这却是属于他们最难忘的“奥运时刻”。

从志愿者到工作人员,这些无名英雄们很多人很早就进驻闭环,一直坚持到冬残奥结束。几个月的时间跨度虽长,但工作热情丝毫未减,他们奔忙在两地三赛区,感动着赛场内外的每个角落。

讲好普通人的故事,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充分挖掘“在平凡中造就非凡”的闪光点?

在采访中我认为记者要善于倾听。由于志愿者多为学生、工作人员,平时忙碌在各行各业,多数没有面对媒体的经验。他们讲述自己故事时,记者应注意引导但尽量避免打断,避免对方因情绪紧张而思路中断,这是记者的素养也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同时记者也要善于分享。媒体人和他们同在闭环内,从感受和经历上有共通处和共情点,在采访时记者适时分享自身感受才会与之互动交谈,拉近和采访对象距离的同时,激发对方分享热情,达到良好效果。

温情永驻,难诉别离。冰雪盛会已经落幕,对于“非体育记者”的我而言,这是一次难忘的重大报道之旅,更是一次难得的报道经历。在报道中感受到的奥林匹克精神和温暖美好点滴,将成为我久久珍藏的回忆,将汇聚成心中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其中的一些思考,是参加这次重要报道的个人感悟,以期自己在今后工作上能从中汲取经验、有所借鉴。

猜你喜欢
冬奥志愿者北京
志愿者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我是志愿者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为志愿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