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互动与情绪化传播:2022年两会报道的新范式

2022-05-16 13:34王擎揭其涛
中国记者 2022年4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身体受众

□ 王擎 揭其涛

内容提要 沉浸式互动与情绪化传播催生了2022年两会报道的新范式。在2022年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以身为媒,围绕身体的空间构建,实现了感官共振并延展了受众的多维认知体验。随着沉浸式互动实践的深入和虚拟场景中体验的加深,情绪认同会更加稳定,更能精准化表达观众的真实感受。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形成了以大数据、智能化、场景化、多元传播介质为基础的沉浸式互动链。这种人与媒介水乳交融般的全新社会形态被视为一次新型革命,沉浸式互动(Immersive interactive)是社交性质和媒介想象的交融,真实与虚拟的界限逐步模糊,在一个与现实同步并且相互映射的传播生态中,第三媒介时代悄然而至。研究者认为,沉浸互动的本质是信息的高度智能化、泛媒介化的人类生存状态,其主要特征是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可穿戴设备、全息投影等新媒介技术所带来的智能化生存。在这种沉浸式互动中,情绪传播的认同与共鸣在社会沟通与社会认知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情绪化传播的方式正在逐渐超越信息交流的原始功能,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尤其是在一些重大活动的媒体报道中。

2022年两会期间,沉浸式互动与情绪化传播出现得更加密集与频繁。沉浸式互动的相关技术操作不仅更加熟练,而且以情绪化传播为特征的新闻实践也更加鲜明。因此,有必要关注2022年两会期间沉浸式互动与情绪化传播的新动向:2022年两会的新闻报道有着怎样的新特征?沉浸式互动有何技术赋能,在身体与感知层面带来何种变化?沉浸式互动下,有哪些情绪化传播路径?

一、沉浸与情绪:2022年两会报道的新特征

两会报道是媒体每年固态化的重点工作之一,2022年两会报道以沉浸式互动与情绪化传播为突破点进行创新。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架构,政府和媒体都希望借助两会在国内外展示自身的“软实力”。有学者认为,固态报道是一种在不确定的传播活动中相对较为稳定的、固态的传播形态。例如高考、春晚、春运、“3·15”,都相应有着固定的时间和议程,在活动开始之前受众就对该传播活动有所知晓。这种固态的、仪式化的传播互动类似于戴扬(Daniel Dayan)和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媒介事件”(media events),即那些提前计划组织,在一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在新媒介技术的作用下,两会的固态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媒体以大规模报道“号召”受众参与到观看行为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社会观念的共享。与此同时,固态报道也因其固化的特征容易导致审美疲劳,因此特别需要进行有效创新。

沉浸式互动以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使观众专注于特定空间中的信息传播,让受众获得一种超时空的泛在化体验。在2022年两会的报道中,沉浸式互动借助VR、AR等技术实现无时差抵达现场,营造出一种深度浸入感。为了实现这一效果,主流媒体纷纷使出自家的黑科技,对新闻现场进行全景审视,以最大程度实现报道中的信息同步。新华社在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内进行了一场“天地跨屏”访谈,通过虚拟空间、XP等创新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主持人瞬间位移至中国空间站,与王亚平代表一起讨论履职故事。新华社推出元宇宙报道《2022年全国两会跨屏访谈》,采用XP技术+PC技术+移动端+VR端多平台联动。人大代表、上海长宁区虹桥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接受新华社客户端跨屏访谈时,现身“未来社区”与主持人及观众分享自己的履职心得。CGTN的创意实验室中包括数据可视化、身临其境的体验、游戏化、人工智能四个板块,其中游戏化互动推出《无所不知的熊猫两会探索》,以闯关游戏答题的形式使受众沉浸式了解2022年两会的相关信息。

新闻的本质是真实,还原真实一直是新闻媒体最大的追求,但传统媒体的技术桎梏只能为受众提供部分间接性体验,VR等媒介技术构造的三维空间,能够让观众真正浸入新闻第一现场主动体验新闻真实。山东广播电视台在2022年两会期间推出《诗画名泉·VR版》,充分运用VR全景技术,带领网友沉浸式体验名泉竞涌的胜景,感受山东的生态之变。在一个技术复刻的虚拟场景中,观众得以捕捉各种细节,360度沉浸式的虚拟范围尽在掌握中,显著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感染力。在沉浸环境中,观众能够与新闻现场进行互动,固定的叙事结构和新闻内容都被暂时隐匿,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被观众自由掌握。在这种极强的互动关系中,观众感受到了自身主体性,与虚拟环境建立起强烈的互动关系。个人也随时感觉到自身与他人共在,进一步巩固增强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联系。

伴随着沉浸式互动,受众情绪随之被唤醒并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当人们沉浸在某一特定场景中,生理信号会刺激情绪唤起注意力转移,在认知层面使人产生身体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传播首先通过人内传播实现,最终由人际传播完成。在沉浸式互动场景中,人内传播能够调节并调动人体机能的生理反应。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的区隔感被不断消弭,情绪传播的范围得到空前延展与拓宽。

与此同时,情绪能够调节个人认知,以适应组织群体的内部环境,并以此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方式,成为非语言信息进行人际传播。2022年新华社的“天地跨屏”访谈中,新颖的体验强烈冲击着观众的个体情感和认知积累。这种太空访谈易吸引观众注意力,能够有效凝聚虚拟空间中个人情感的认同与共识,带给观众一种内在、隐性的魅力。

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传播方式,情绪传播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并且调动人类的认知进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在沉浸式互动的环境下,情绪传播的分享效果被放大,真实、有趣又有用的体验使情绪传播具备线下真实人际传播的特质,越来越多的人会转发给朋友相关链接,或者向朋友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这种情绪传播与分享的背后是个人真实情感的流露,体现出现实与虚拟生活的互嵌。正是因为其唤起并激发了受众沉浸式互动的情感体验,使受众获得参与情景的真实感,受众又通过惊讶和感兴趣的情绪扩散自身的感受,完成了沉浸式互动下的情绪传播过程。

二、沉浸式互动:技术赋能、以身为媒与感官共振

在2022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主流媒体加速融合发展,向互联网化的目标迈进。3D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拥有权威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与具备技术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以身为媒,围绕身体的空间构建,实现了感官共振延展受众的多维认知体验。

(一)3D等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沉浸式互动的出现和演进成熟是技术与社会相互交织的结果,移动3D、AR+5G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沉浸式互动创造了新的便捷性。3D技术由长、宽、高三个维度组成空间,充分还原虚拟物体中真实物体的准确位置,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无缝结合。路透社与牛津大学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更多的媒体机构正在将注意力越来越多投放至直播、全景、虚拟现实等“沉浸式报道”中。齐鲁晚报在2022年两会期间,推出两会3D全息解读:“数字里的中国”,使观众能够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了解关于两会的相关数据。3D/VR技术使用户置身其中、以体验的方式加深对报道内容的了解和理解。

□ 新华社《天地融屏|王亚平代表在太空讲述履职故事》报道画面。

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2022年两会期间搭建的融媒演播间中,大河网利用3D虚拟演播、VR全景成像、AR增强现实等多项技术,把“元宇宙”概念融入两会报道,让两会报道变得接地气、通俗易懂。2022年两会中,海南日报新媒体精心策划推出3D动画创意视频《纸点天涯》,运用3D建模技术,立体化地呈现3D动画版的“海南日报”。2021年海南主要经济指标、高质量发展、自贸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成绩跃然纸上。观众以数字化的方式参与场景交互中,跨越了物理环境的隔离,同时拥有对虚拟环境的感知、虚拟与现实环境交互的感知,实现了更加广阔、生动、环绕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二)“以身为媒”:围绕身体的空间构建

在沉浸式互动中,虚拟现实技术以身为媒,围绕身体进行空间的建构,使原本固定化的叙事空间逐渐走向多维度。VR、AR+5G等虚拟现实技术所建构的虚拟空间是外部的空间存在,身体是这一空间得以存在的基点和中介,虚拟空间是现实空间的衍生和延展,强调身体在空间建构时的原始性。2022年两会期间,福建省广播影视推出《全国两会元宇宙访谈》,代表委员头戴智能装备,打破空间阻隔,与网友相聚虚拟会议室。观众可以拖动会场、切换3D效果、向代表委员提问,了解自己所关心的民生话题。广西日报-广西云在2022年两会期间联合“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搭建全国两会虚拟访谈间,与广大网友一起在“云端”和代表委员面对面。虚拟访谈间每天围绕一个话题,邀请代表委员在线谈建议、说感受,并让网友通过虚拟空间内架设的虚拟形象,参与访谈间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真切感受浓浓的会议氛围。虚拟现实技术所建构的空间以“人”为核心,将身体建构入一个囊括主观感受、记忆经验和空间感知的存在体,寄托于经验之上才得以存在。此时身体既作为媒介是空间建构的主体,也完成了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认知的无限趋近,同时也强调身体的直观感受。

身体具备了双重意义,一方面是作为实体存在的观众身体;另一方面是作为沉浸式互动一部分的内容身体。观众通过身体在沉浸式互动中的实践,向虚拟空间投射意向性互动,虚拟空间以一种开放和接纳的姿态不断生成与观众之间的新互动。这种关系类似于梅洛-庞蒂所说的“侵越关系”,即一种互动、相互交织、相互建构、相互影响的关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推出2022年《两会“云”访谈》,在往年的5G+AR基础上,融入更多创新元素,主持人在哈尔滨与北京之间“时空穿越”,与参会代表委员异地同屏、全息对话、隔空互动,现实与虚拟无缝对接,围绕现代农业、工业振兴、生态强省、民生保障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沉浸式互动的虚拟空间被纳入身体空间的内涵之中,从这一点而言,身体又超越了现实,意义得以通过身体空间进行表达。身体在此时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接近于主体地位,以沉浸式赛博空间的形式拓宽了与他者交互的可能性。

(三)“感官共振”:延展受众多维认知体验

人性化趋势是媒介进化的必然导向,沉浸式传播契合了人性中持续追求感官拓展的趋势。沉浸式传播是在信息传播技术全面成熟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技术与传播各要素聚合下的结果,代表了受众对更高级生活形态和更高品质信息传播需求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沉浸式传播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在沉浸式传播的过程中,“个人”实际上也作为一种媒介,最终目的在于使感官得到拓展和丰富。这种感官上的体验打破了媒介给人的疏离感,使传播模式接近于一种真实的互通,AR等现实增强技术能够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在2022年两会开幕当天推出“奋力开创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云上展馆,以VR展馆的形式运用720度VR全息技术搭建,支持地图导览和讲解大纲定位,解说全程音画同步,并通过多媒体互动叠加图文、音视频等形式,让观者能实现云上多角度细致观展。当观众点击链接时就能将身体带入设置的场景,在技术加持下,观众拥有了独特的空间叙事感以及真实的身体沉浸体验,同时感受到真实身体与虚拟场景中共同叠加的新闻体验感。沉浸式传播极大拓展并延伸了身体的感知能力,在身体体验的弥合中使人们自觉带入身体经验,表现出与其他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体验。沉浸传播对人感官系统的调动和丰盈如同一张极具弹性的网络使人们附着其中,赋予人们立体多元的感知。在沉浸传播的虚拟体验中,人们的情绪随之被调动,进而影响个人的认知。

三、渲染与重叠:沉浸式互动下的情绪化传播路径

在场感的营造与渲染带来的情绪共鸣,与虚拟空间中共识重叠带来的情绪认同,是情绪化传播的核心。在沉浸式互动下,虚拟空间通过信息符号营造与心理感受趋同的环境氛围,延展出契合人们文化需求的行为模式。观众由此产生对话、沟通与理解,激发着人们的情感,通过情绪化传播完成情绪的共鸣和认同。

(一)身体返场:在场感营造与渲染下的情绪共鸣

以VR、AR、MR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沉浸式互动技术进一步帮助“身体返场”,让身体与新闻现场环境进行交互模拟,最大化营造出一种在场感以引发情绪共鸣。唐·伊德在《技术中的身体》中将身体分为物质、文化、技术三类身体,“物质身体”由肉身组建获得物质世界的感受,在此之上人们创造出政治、经济、文化,构成“文化身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又构建出“技术身体”。

沉浸式互动技术具备明显的具身属性,2022年两会期间,长江日报主持人走进湖北省首个XR虚拟演播区,与大家分享两会关键词,在虚拟演播区中为观众呈现虚拟与现实无缝衔接的沉浸式体验,营造出更多逼真的感受。这种情况下,观众在自身细致的观察和充分的想象后,知觉神经系统将人类与物质世界的交互中所获得的经验模拟到虚拟空间中,充分营造一种在场感。这种在场感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得现实中分散的观众进入一个沉浸式互动的圈层,开始接受情绪式传播的影响。

情绪共鸣是指外在处境的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情绪上相同的反应,这里的外在处境即指沉浸式互动中虚拟空间所营造的在场感。在场感的渲染会产生一种黏性,更加明确地消融个人与场景之间的隔阂,从而最大化产生情绪的共鸣作用。

情绪共鸣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即情绪主体的状态移植入客体,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心理活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5G+AI+AR+MG+融媒大联播”2022年全国两会大型全媒体报道,以AR技术进行解读推出报道《今年两会,这组“数字密码”关乎民生大事!》观众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两会中系列民生数据的重要作用,其中的微小细节处理更是契合了观众的情绪感受。

在这种沉浸式互动所营造的在场感中,受众的情绪渲染特征被捕捉,通过技术性在场感知与渲染,以及对新闻现场的观察、理解、思考,以达到与真实现场相似的情感认知状态,实现价值观的传递与情感的共鸣。在观众感受到强大的情绪内推力后,人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分享欲望,进而扩大情绪传播的范围。当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到这种沉浸式互动中时,也在交换自身的看法与情绪,实现交流兴趣点的聚合。可以预见,未来的沉浸式互动中,新闻媒体会对场景建构的划分更加精细化,使特定虚拟场景中的信息需求或服务更加精准,及时满足受众浸入的情绪需求。

这也要求媒体必须迅速寻找并推送与受众相适应的数据和内容,牢牢聚合沉浸式互动中的观众,从而使这种情绪共鸣保持持续的热度和强度。沉浸式互动的虚拟空间中渗透了特定的价值观念引导,这种引导同时回应了新闻媒体作为叙事主体的内隐诉求,使观众在沉浸式互动中有效进入叙事的意向感受状态。

由新闻媒体主导形成的沉浸式互动虚拟空间处于情感共鸣的发生地带,在这一环境中,任何想象力的激发和渲染都会引起观众多样且丰富的体验。与此同时,这种情绪共鸣也需要一定的引导从而更为聚焦。也正是在这样的引导下,相应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才能内隐于沉浸式互动中,形成普遍意义上的情绪认同。

(二)场景适配:虚拟空间共识重叠下的情绪认同

在沉浸式互动适配的生动场景下,虚拟空间中的核心价值即“共识”进行重叠,完成了情绪认同的传播。VR新闻对新闻情景和场景的生动完整呈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时空的限制,使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共在一个时空环境中进行交流、共情、交往。这种场景既是一种文化空间,也是一种心理空间,具有多重文化景观的底色,同时带有价值引导的作用。

在特定场景中,个人的意识形态、情感兴趣与虚拟空间相一致或适应时,这一维度的情绪认同就会被激活,从而引发后续的情绪传播。在价值多元化的后真相时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容易出现多元取向以及解构、戏谑化的传播。基于共同场景下的经验共识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起到良好的说服效果,建立在共同的经验感受与集体记忆、社交基础上重叠的共识具备更强的导向性。因为这种相同的感受和体验,人们会不自觉进行一种共识的寻找,以期获得大多数人所认可与统一的表达。

工人日报应用百度数字人,在2022年两会期间推出《两会晓晓说》新媒体栏目,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匠精神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话题进行报道,以期引起观众的认同。在两会这种带有显性政治色彩的报道中,情绪认同可以作为一种最真实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认同,是彰显家国情怀与国家集体意识的核心要素。情绪认同所强调的也是一种“同一性”的追求,以此聚集社会群体的凝聚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认同需要客观事物符合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与情绪体验,在两者相统一的黏合下,共同培育其主体意识。从两会的新闻报道来看,沉浸式互动带来的虚拟空间体验可以给观众喜爱、认可、依赖、赞赏的价值判断,同时能够固化这种认知,将情绪认同转移为感性的情绪认知。

央视网推出的《两会C+时刻》节目使用虚拟数字人“小C”与真人互动,虚实结合的创新直播给观众“别开生面”的感受。与既有的AI主播相比,小C在技术实现上不仅达到了实时的动作捕捉和渲染,并且让多个系统得以“天衣无缝”地融合。

新华社在2022年两会期间用X R扩展现实技术,搭建起虚实结合的奇幻空间,精湛的技术让观众直呼过瘾。在类似的虚拟场景之中,节目打造了极具“科技感”的虚拟演播室空间。置身于此环境之下,具有了更强的“未来感”,这也为嘉宾们畅谈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一致性”,为整场访谈节目增添了浓厚的认同感。这种情绪认同也会随之适应社会环境,在观众的心理行为上对评价主体形成感召力,具有转换、散发以及规范和创造的作用。随着沉浸式互动实践的深入和虚拟场景中体验的加深,情绪认同会更加稳定,更能精准化表达观众的真实感受。

[1]栾轶玫,谢直佑.云传播——两会固态报道的模式创新[J].传媒观察,2021,(04):26-33.

[2]杨小冬,罗跃嘉.注意受情绪信息影响的实验范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4(06):833-841.

[3]陈昌凤,黄家圣.“新闻”的再定义:元宇宙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J].新闻界,2022(01):55-63.

[4]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乔洁琼.界面·身体·空间——VR影像“超真实幻觉”产生的三个关键词[J].视听理论与实践,2022(01):65-71.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身体受众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虚拟化的相向行驶车辆间通信机制的研究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身体力“形”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