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碰撞下,人们对“中国式”构图的讨论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构图方式上,对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从散点透视、“留白”、夸张的构图特征出发,探索与解读古代人物画“经营位置”之妙,感受中国人物画经过千年沉淀的艺术魅力及浓厚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人物画;构图
《古画品录》中谢赫详细阐述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在中国画中的六条标准,被后人称之为“六法”,其中,“经营位置”也就是现如今常说的构图二字,也被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起初,“经营”与“位置”是分开理解的,“经营”是指画笔作画之处的布置构图,“位置”是指画面中人或物所处的地位占比大小或者是指事物位置的安排或布置。唐代张彦远道“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他将“经营位置”串联起来阅读,说明一幅画作的具体构图应该是作为绘画的一个提纲,支撑整副画面,所以在构图时必须仔细地琢磨,须经之营之。中国传统人物画历千年之久,其中构图样式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时空关系构成画面散点透视,以强烈的虚实关系构成画面“留白”形式,以尊卑主次关系构成夸张艺术形象。
一、以不同的时间空隙关系来组合构成一个画面上的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艺术家在绘画中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方式,观察中国古代传统的人物画作,其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或“成角透视”,以不同的空间和时空联系构成了画面散点透视的主要特点,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空间意识的影响,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中具有很强的自我主观性,画面中有时甚至会存在打破“近大远小”的基本透视原则,画家根据人物的重要性和地位及主次之间的关系而确定其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位置,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将不同时间、地点的人物和景物组合成为分段式的画面,画面分为五段,每一段画家都采用屏风这一物体将场景隔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一个屏风旁的人物视线都引导着另一场景的出现,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将整副长卷串联起来,极具故事性。《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中描绘了宴会中独奏、独舞、小憩、合奏、酬应五个故事情节,散点透视通过长卷将故事衔接起来,增强了人物画的叙事性。此外,这一构图特征在北宋时期风俗画中也存在着典型的一个例子——《清明上河图》,散点透视的构图将汴京的繁荣景象描绘于画面中的每一处角落,画面中绘制了各色人物、牲畜、建筑、车马等,放大观察甚至可以看到每个店铺门前的招牌,如若应用焦点透视,便不能够很好地将这北宋汴京的繁荣跃然于纸面,《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其中画面的构图错落有致,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二、以强烈的虚实关系构成画面“留白”形式
“留白”是以“空白”為载体渲染出画面意境之美,虚实结合方能体现意与象的关系,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虚实大多表现为只画人物,而舍弃掉背景的“赘述”,不落半点墨痕,以空白的背景来突出主体,引导读者将目光转向主体。比如《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一群骑着马、徐徐前进的游人,画面主题虽为“游春”,但画面中却不见盛开的花朵、茂密的草丛、荡漾的水波等来描绘春天怡然之景,即便这样,在阅读画面时依旧能够感受到游春时阳光明媚的天气和周围盛开的艳丽鲜花,这是由于画家对人物表情的刻画十分细腻,人物正交谈甚欢,仿佛在说那边的景色真是怡人,骏马在行走时也描绘出一种悠闲的步调,画家通过主体的详尽描绘来体现画外之物,供读者发挥想象力,“留白”的表现手法给人们留下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三、以尊卑主次关系构成夸张艺术形象
中国传统人物画在创作中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画面中出现以身份显赫的人物为主体的现象,夸大其人物在画面中所占位置,缩小次要或身份低微的人物,这一做法实际上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完全打破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但受所处时代影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主要人物的地位。比如唐代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一副艺术作品,主要反应了唐朝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故事,画面中典礼官、使者禄东赞正与唐太宗进行着交谈,画面中唐太宗坐在步辇中,对比整副画作当中的人物大小,不难发现唐太宗的头部是最大的,次之是典礼官,画面左侧三人依次排列而站,典礼官与禄东赞和通译者的大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右侧唐太宗与侍女们的所占比例也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也有这一特点,画面中极大地夸大了帝王的形象,而严重地缩小大臣及仆人的形象,以充分凸显历代帝王。以人物尊卑来确定大小关系的夸张表现手法受到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影响,在古代这类绘画作品中,多为宣扬帝王将相或传统宗教的题材,在当时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之下,绘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这一构图就蕴含了儒家思想“尊”的等级观念。
绘画是一门根植于中华民族富饶的精神土壤中的艺术,受中华千年文化影响,有自身独特的艺术审美和表现形式,比如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构图方式不同于西方,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前人的种种艺术表现方式作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与传承、突破与创新。构图是一副画的骨架,在创作前须经之营之,认真思考和钻研其位置,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今,无论采取何种布局的表现形式,在画作完成后能够将中国画的精神传递出,那就是值得我们品味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占必传.论传统中国人物画构图与中国绘画精神[J].装饰,2003,(09).
[2]李影影.经营位置—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的思考与探索[J].美术大观,2014,(08).
[3]李峰.中国画构图法则[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1).
[4]高晟.浅析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6,(13).
[5]陈绶祥.国画讲义[M]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云馨宇(2001.12—),女,汉族,籍贯:陕西延安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本科生,学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