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减负增效”策略

2022-05-16 10:54:39毕燕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5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毕燕妮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做到“减负增效”?本文从对“减负增效”的思考入手,提出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增效;教学策略

教育教学的本真是在教育教学实施中,让学生成长更具有成长性。还原教学的本真是“双减”政策制订的意义所在。它的发布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高效地学习,减轻课后学习的负担,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积极探索实践的关键问题。

一、“减负增效”的思考

这里说的“减负增效”的内涵是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所以,“减负”减的是应减之负,并非什么都要减,学生什么都不用去承担。何为“应减之负”?应该如何减?学生的合理负担是多少?“增效”是增加学生课堂的有效性,它的主体是学生。那么,这课堂的有效性体现在哪里?教师应该怎么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呢?这些思考讓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减负”和“增效”是相辅相成的,“减负”一定要跟“增效”紧密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减负增效”的关键都应落在课堂上,没有高效的课堂,就没有学生高效的学习,作业减量也就无法落实。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增”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课后温故的负担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去,鼓励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数学知识,并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去处理遇到的数学问题。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增”的是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减”的是无序无线索回忆知识的时间。

概念课是数学教师最头疼的教学内容,教材上的内容是单调与抽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哪些是我们加工时可以借用的资源呢?笔者认为,生活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学课堂上,不少的学生对一些数学现象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教师在设计情境时,以生活为原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现实生活中的事,再以数学知识加以点破其中的数学道理,让学生豁然开朗,切实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购物小票并带到课堂上。课堂的导入环节里,笔者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把价格作分类。学生有分类整理的知识,很快就发现可以把10元、6元、12元等和0.5元、6.8元、21.5元分开。在分类的基础上,笔者引出了“小数”这个概念。这一步,笔者借助商品价格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从整数迁移到小数的认识上。商场购物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商品上价格的小数现象也是学生司空见惯,但学生没有发现到小数其实是十进制分数这一数学知识。要让学生发现这一数学问题,笔者又设置了新的情境,提供了新的生活材料(书桌、黑板、瓷砖)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笔者组织学生分组用米尺测量教室地板瓷砖、书桌、小黑板的长和宽,尝试把测量结果用小数填在表格上。瓷砖、书桌的长度都不够1米,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联系1米=10分米的进率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分数到小数的知识迁移,感知到小数的具体含义。生活化的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可感可触,数学概念课不再是单调无趣,而是“生”机盎然了。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快乐。因此,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发展数学思维。这也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不仅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并能有高层次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课后顺利地回忆有关的概念、法则和解题思路,减轻了课后复习的负担。因为生活化的情境就像电影片段,“过电影”式的知识复习能够让学生在复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很快就会找到知识的线索,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达到融会贯通全面掌握知识。

(二)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增”高效学习,“减”无效学习时间

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使他们没有办法长时间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适当的课堂活动不仅能集中注意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让他们主动地学习,更有创造力。这几年,笔者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在小组合作中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能否高效,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笔者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小组内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小组活动中并且能产生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形成数学能力。这模式也转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数学活动去感受生活数学。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不应是教师怎么讲解知识,而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模式去探究这一知识内容。教学活动是以4人小组为单位探究“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小组活动前,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教师要求学生验证这个结论是否真理。笔者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张白纸和两张表格,白纸上有几行可以连接成直线的点和几个连接成长方形的点。表格是记录周长相等,长宽不等的长方形的面积。制作时,小组内先两两合作,一个制作,一个记录并计算结果。然后组内进行表格数据对比,小组观察、讨论、发现问题、修正表格内容,最后总结制作表格的方法及发现。(下转第11版)       (上接第10版)小组制作时,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发现,不仅在师生交流里,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的解决也不仅是通过教师讲授完成,也在生生交流与碰撞中的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本节课中的表格结果对比这一环节,数据较多,有的学生因没有对数据进行有序的整理而一时难以发现规律,从而没能及时地解决问题。但他们会在与队友成果的对比发现方法:原来只要把材料进行有序地整理,很多规律就会一目了然,解决方法也就了然于胸。这次小组实践活动之后,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有了有序做题的习惯,这也归功于小组相互帮助、相互成长的力量。因此,在一些教师看来是浪费时间的活动交流,实是思维的碰撞,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所在,从而产生深切的体悟。6F505F06-2614-4C03-99C8-ABEB5ECC6F21

此外,学生对教师始终会有敬畏之心,对于心中的困惑,他不敢当面向教师提出。教师在上课时因缺乏交流无法确定学生急需解决的数学问题,课堂的教学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都能够平等对话,他们会为自己的“真理”与对方争得耳红面赤,“真理”在争辩中越辩越明。

(三)精心设计课堂习题,“增”练习的含金量,“减”无用功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低年级不考试,不测试;课下无书面练习,也就没有了天天练了。小学数学教师要想积极地响应这一政策,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数学课堂练习,“增”加课堂练习的“含金量”,“减”去练习中的“沙砾”,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何设计有效课堂练习,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层次清晰,角度各异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一知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三个闯关练习。第一关:算一算:把5的乘法算式打乱出现,让学生根据算式想口诀,在打乱出现口诀中实现“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目的;第二关:找朋友:根据口诀找算式,从第一题相反的角度进行练习,在这样的顺向逆向的思辨中实现“巩固5的乘法口诀”的效果。第三关:小小邮递员:出现5的乘法算式和5的连加的加法算式,把新知与旧知混合应用,让学生在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分析中,熟练应用口诀,从而更透彻理解乘法的意义。

2.整合教材,灵活处理

在教学完表内长乘法(一)这一知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些练习题,题目利用书本第46页的主题图进行动静态的处理。用“快乐便利店”这一静态的情境图,针对各种物品的个数提问题并解答,而把过上车、小火车静态的画面进行动态出示,过山车、小火车按每节快速驶过,要求学生在很短时间内数出每节人数,对学生进行数感的训练,同时促使学生在数人数的活动中,自觉地应用乘法口诀,体会乘法口诀的作用。

3.联系生活,注重开放性

在教学《图形的面积》这一专题学习内容时,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花坛的周长为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题目中的花坛没说什么形状,要做这道题首先要设计花坛的形状,再求花坛的面积。这个富有开放性的问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设计了不同的花坛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且把自己认为最合理的花坛面积算出来。还讨论哪种方案最省材料,哪种方案的图形最漂亮。开放性的题目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结束语

高效的教学课堂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经济简练,省时有效。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在学生知识的模糊点,在学生思维的障碍处引发学生思考,或启发提示,或实践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还能发展独立思考、探求新知的能力,这是当下教育者的共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兴斌,周发堂.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学周刊,2021(35):37-38.

[3]高翠萍.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21(47):36-37.

[4]贾光裕.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1(22):40-42.

[5]苏宏堂.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1(35):33-34.

责任编辑  溫铁雄6F505F06-2614-4C03-99C8-ABEB5ECC6F21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13:29:30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