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即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都有生机勃勃的之意。羊,在中國民俗中“吉祥”多被写作“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关键词:三阳开泰;鉴赏;山子雕;艺术价值
一、玉雕“三羊开泰”的造型
该作品题材取自“三羊开泰”原意为“三阳开泰”,源于《易经泰》。三阳即朝阳、正阳、晚阳,都充满了活力。常用于赞美一年的开始,表示大地春意,万象更新的意思。因而作者在此作品中描绘了三只羊(谐音“羊”)在温暖的阳光下吃草的场景,表达一种吉祥之意。作品其中子料将存在一些岩石裂纹,但山子雕的造型在于利用子料的平滑和圆润的外形,选择保持玉石的质量不错的地方,作者使用“花草”“树木”“山川”“羊”等景观,运用传统的雕刻技术来推动凿子由从深到浅,从而创造出更加完整迷人的艺术场景。当然这也是此玉石材料在雕刻中得到最高利用率的艺术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作者用山子雕刻技术中的浮雕、圆雕、浅浮雕、浮雕、凹雕、阳刻和线刻等技法相结合,并在构图设计中上运用了国画写意、线描和建筑透视技巧,明确了作品层次和构图合理。
二、作品的取材与设计
该作品选用岫岩玉为主,山子玉雕虽然对原料的选用不是特别的讲究但也要遵循整体的构思要求,首先是对玉料特性的把握,在这块料的形,色,质充许的有限范围内进行创作,玉料的形状,皮色或内在的一点一丝都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思维,在充分掌握这件料的现状之后,该作者顺应料的原始形态、色泽、花纹、瑕疵分布的情况,选做为山子与动物的结合,丰富的素材积累,往往面对不同的形状的料,一个典故或一句诗词能变成笔下聊的特定形象和意境。所以此作品的立意选自传统题材的典故“三阳开泰”,作者利用该料的俏色:黑色的地方做山子,白色的地方做羊和植物。让人感觉选料的分配合理并且舒服,在植物的选用以灵芝主紧贴题材,共同表达了吉祥如意的意义,在山子的顶端雕以太阳并在作品底端加以底座 ,使作品更加具体和完整,而且作品有内容,有内涵,有深度。
三、作品的优点及缺点
(一)优点:从构思立意上看 该作品的很好的选用了做山子和动物的结合,并且很好的俏色的利用,颜色分明,黑色的地方做山子,白色的地方做动物和植物,该作品利用了组合雕刻和带景雕刻的形式手法,并加以高远和圆雕、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总体表现手法丰富,灵活。从整体经营上看:该作品借鉴了山水画的艺术理论该作者注重了三只羊的形态和神情,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三只羊的情形,主题明确是传统题材《三阳开泰》。从构图中也可看出对比,利用山子和植物的静来称托三只羊的动,三只羊的动势,形成动静对比,斜线条的石纹和倒挂的山石可增强动感,与平直的山石形成动静对比。山石的石纹利用直线和多转折的斧劈皴线条和块面俩表现,显得刚劲有力,同时又和水流和灵芝弯曲的线条形成局部的曲直对比。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其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利用原料的质地美,当然也是对玉雕特性的把握,该作者遵循了设计创作法则,量形取材、因材施艺,从而突出了原料的质地美,色彩美。作者对动物和植物的雕刻的把握,在形象刻画上结构明确,动态关系,生长规律,起伏变化,突出了作品的结构美的特征。
(二)缺点:从整体经营上看:该作品并没有注意主体的形象,主导作用的表现,再视觉中心点的把握中并没有起到控制和调节作品全局的作用。从构图设计上看出山子雕的一切配景都要为主题服务,一切的山石树木等配景都要为主题服务,作者没用遵循这一点,显得主题不突出,构图不具完美。在构图时适当运用对比是必要的,但对比运用不正确会导致画面分散,动物,山子和植物的大小比例,位置的摆放上该作品并没有体现出疏密的对比,山子雕的构图是立体的,它需要有层次,不但要正面好看,而且侧面不能有狮子大张口的现象,该作品层次不分明,在作品的侧面山子和动物的表现并没有体现出深浅分明的效果。从玉雕艺术特征的把握上看,该作品在疏密,虚实,繁简的处理上不行,所以导致该作品的并不具有影像美,玉雕抽象美的把握中可看出作者依旧使用单一化,标准化,程式化的固有模式,更体现不出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在保留传统工艺品种的同时,也要大胆尝试,也要具有现代美的特征。我们在对其作品的细节刻画上看:该作品虽然对动物 山子 植物的上做出了许多的刻画,但并没有深入对主体动物的刻画,羊的雕刻显然没有植物的雕刻突出,所以更显得没有虚实和疏密对比。该作品虽然在题材选用为传统题材,但表现手法过于俗套,作品没有得到好的工艺创新和工艺美的把握。
四、总结
根据以上对该作品的优劣分析中,在我看来:这件作品选料适合做山子与人物和花卉及动物的结合都可以,但在题材选用中,虽然选用传统题材《三阳开泰》但我们要注意整体构图的把握,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原作品有点右重左轻,所以构图时可以把右边的植物减少并把比例缩小,植物和山子的处理上可以相对减少一些,主要是体现主体,毕竟我们的视觉中心点是三只羊。所以在对主体的刻画上要更加具体和增加细节,虚的地方就要虚一点,实的地方就实一点。在整体的表现手法上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美的特征,可以加以抽象的表现形式,从而达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效果。玉器作品是否有特殊的,创新的工艺技术应用也是玉器评价的重要方面。
可见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不仅从构思立意、整体经营、构图设计中精心规划,而且要把握玉雕艺术的特征和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并且玉雕艺术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以求发展玉器创新表现在对新材料、新工艺、新题材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小靓.王秀锋.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特征分析[J].设计.2018,0605.
[2]朱贵阳,武丹,瞿展.浅析山子雕技艺在雕漆工艺中的创作[J].新丝路.2016,05.
[3]张鹏.玉雕山水对意境的探索[J].理财:收藏.2019,10.
[4]吴冬梅.玉雕材料的开拓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07,04
[5]丁洪顺.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J].江苏陶瓷.2015,05.
作者简介
付董孙(1999—),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学生,研究方向:玉雕鉴赏与流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