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菲
摘 要: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现在的音乐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会忽视民族乐器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当中采用的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国际性乐器,比如钢琴。但是其实民族乐器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民族乐器,这些乐器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都是一个时代的结晶与智慧的体现。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要重视民族乐器的作用,在音乐教学当中将民族乐器应用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在现在的初中民族乐器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要改进问题并且利用民族乐器进行教学。
关键词:民族乐器;初中音乐;音乐课堂
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利用民族乐器,可以更好的增加学生在音乐课堂当中的体验感,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接触到民族乐器,更好的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情感。民族乐器与其他的国际性乐器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民族乐器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在初中音乐当中利用民族乐器教学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各种乐器的掌握程度,利用民族乐器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音乐能力。在现在的民族乐器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初中老师对民族乐器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民族乐器在初中教学当中的利用率较低。本文主要浅析了民族乐器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的现状以及策略。
一、初中音乐利用民族器乐教学的意义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学生的三观已经开始养成。为了培养学生更加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可以将民族音乐以及民族乐器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民族乐器也具有非常优秀的特点。民族乐器不仅仅具有外观美,并且在音色以及演奏乐感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初中音乐当中引入民族乐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在现在的教学当中教师对民族音乐以及乐器的教导程度仍然不够,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以及民族乐器都是不够了解的,这样会让学生丧失文化自信,对我国本土的乐器不够自信。民族乐器具备了文化传承的价值,在音乐课堂当中引入民族乐器可以更好的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当中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教师在引入民族乐器进行教学时,可以顺带帮助学生对中华民族知识进行讲解。在现在的初中教学当中,更多的是注重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对学生的三观以及文化素养进行培养[1]。所以教师在初中教学当中利用民族乐器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文化素养。在音乐课堂当中利用民族乐器进行教务学可以在教学当中带领学生对民族乐器进行演奏和学习,帮助学生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当中感受到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力量,更好的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
二、初中音乐利用民族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利用民族乐器进行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对民族乐器不够重视,在课堂当中不利用民族乐器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当中不能对民族乐器进行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对民族乐器越来越不了解,从而致使学生丧失了一定的文化自信。很多教师在课堂当中利用民族乐器进行教学时教学方式非常单一,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民族乐器不够感兴趣,与其他乐器相比丧失了竞争力。很多教师在采用民族乐器进行教学时往往都是循规蹈矩的根据书中的要求来进行教学,这样会显得过于呆板,在课堂当中不具有活力,学生在课堂当中也不能更好的与教师互动对民族音乐及乐器进行欣赏,这就会致使学生与民族器乐的距离越来越远。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深受西洋器乐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利用民族器乐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不够新颖,资源开发程度仍然不足。音乐课堂在这种情况之下会显得非常呆板,学生在课堂当中不能找到乐趣,就会丧失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2]。
三、解决初中民族器乐教学问题的途径
(一)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初中民族器乐教学时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当中的资源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当中也要注重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只拘泥于课本之上。教师可以对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补充,这样可以更好的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学生在课堂当中对民族器乐以及音乐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载体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课堂当中开阔了视野,更好的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3]。
比如,在教学《秦淮景》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将琵琶引入到课堂当中,利用琵琶教导学生进行演奏。为了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搜集利用琵琶演奏的名曲,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琵琶演奏的乐曲进行掌握。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将琵琶演奏乐曲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琵琶这个乐器的印象。在进行教学时,如果教室有条件的话,可以将琵琶带到课堂当中进行演奏,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民族乐器进行掌握。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秦淮景背后的时代背景以及故事,更好地让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内涵进行了解。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当中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音乐课堂当中往往不能够很好的集中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更好的创新,在课堂当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对课堂知识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水平。
比如,在教学《空山鸟语》的时候,这一首音乐是用二胡来演奏的,乐曲当中描绘了茂密的山林当中百鸟齐鸣的景色,这首乐曲主要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春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和联想教学法。教师播放这首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在学生想象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在闭上眼的时候想象到了什么样的情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这首音乐的标题进行提问,学生在看见这首乐曲的标题时可以想到哪一首古诗?在这个提问过程当中很好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相结合,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对课文进行了思考和学习。
(三)课堂内外相结合,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的时候,这首乐曲是民族管弦乐曲,教师在进行这首乐曲教学时可以与文化知识当中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歌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诗歌所描写的内容来体会这首乐曲当中所传达的心境以及情感,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这首乐曲进行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乐曲的共情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民族器乐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的运用。民族器乐在初中音乐当中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契约进行了解。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初中民族器乐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改正,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静媛.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 明日, 2021(19):1.
[2] 李莉. 在初中民族音乐教学中拓展地方音乐的实践研究[J]. 明日, 2021(18):0212-0212.
[3] 唐朝辉. 民族音乐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植入与推广研究[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20, 000(0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