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途径探索

2022-05-16 05:01申琼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申琼

摘 要:伴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改善,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小学阶段数学这一门基础性学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由此,需要教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加以深度剖析,对本班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加以充分了解,进而更有利于教师针对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多种教学策略的应用下,学生可以开展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活动,并在数学知识、能力的学习和应用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优化自身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和发展自身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在教育领域中的核心素养,则是指教师要根据自己教授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关的社会适能力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相关能力。所谓深度学习,则是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之中,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将学习注意力单纯地放在学习内容上,并不是提升课堂的学习难度,并非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而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调主动、立体多元、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进而使数学课堂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切实的培养与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仅限于教师的语言讲解和书本内容的阅读上,这一教学方逐渐浇灭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进而使学生无法进入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状态,更无法自行对新授数学知识内容加以探究和分析。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分一来教室,进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拓展,对学生后续数学学科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的教师虽然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由于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性,和不能对教学方法加以灵活应用,这一弊端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了空谈。

总的来说,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工作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地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加以科学化、针对化、多样化应用,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使小学阶段数学高效课堂得以构建、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切实拓展、使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得到真实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融入微课构建预习教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产物也被应用到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新新事物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教室可以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加以应用,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引入“微课”教育资源。同时微课具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和极为丰富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教室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挑选出最适宜的微课视频,进而使学生们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加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探究中。

如教师在讲授“用计算器计算”的这一课时时,在教授计算器的用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微课视频,视频的风格可以是幽默詼谐的、也可以是充满童趣的,甚至还可以将计算器和音乐乐符相结合的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的吸引下,学生会对计算机的相关内容和用法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同时微课也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和简单符号的代表意义,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可谓是一种双赢。

(二)融入探究式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深度学习习惯

数学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探究,对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并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多样化的探究互动,使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和地位得以突显,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呈现出独立性思考和探究性思考,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对数学知识奥妙的探寻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培养深度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师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们产生“数形结合”、“举一反三”、“正向推理”、“反向推理”的相关能力,使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得到切实的增强。

(三)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

数学知识和人们的生活存在着莫大的联系,可谓是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也是课堂教学得以持续发展和扎实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加强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性,在数学课堂为学生们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并对数学课堂有着一种“沉浸式”体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加入学习和探究中,借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四)融入实践性活动,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数学这一基础性的知识学科,具有较强的生活实用性和实践性,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存在紧密的关系。无论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还是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灵活应用和应用数学技能、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都是值得教师加以重视的教学任务。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的核心加以掌握,并增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性,使学生们思维能够突破书本与课堂的限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借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数学知识、思维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厘米和米”这一课时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们利用长度测量工具对家里物体的长、款、高进行测量,要求测量物体有小物件也有大物件,进而使学生在测量中掌握两种长度单位的换算和对两种长度单位的具象化认知。

三、结语

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需要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数学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组织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进而确保学生的高效学习和数学堂教学效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宦玉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深度学习探究[J].成才之路·基础与成才研究,2020.

[2]陈和添.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师道·教研,2021.

[3]吴春丽.对核心素养发展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J].学周刊,2019.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