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英
摘要:初中语文古诗赏析教学中,要精心设置导入,激发学生赏析兴趣;做好资源的筛选和归纳,引导深度赏析古诗;反复吟诵和探究,赏析古诗词意境美,采用切实有效古诗赏析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体悟古诗词的情感,提高语文古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古诗教学;赏析;意境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丰富而美好的情感,使得经典古诗深入人心。随着“新课改”教育方针的不断推行,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也日益凸显。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感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切实有效古诗赏析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体悟古诗词的情感,提高语文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精心设置导入,激发学生赏析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导入的环节,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明确设计导入的思路。有了方向才能實施课堂导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创作年代久远,远离现實生活,加上意境本就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导入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自觉参与古诗词意境赏析活动。作为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朴实、真实、扎实已成语文界的共识。在古诗课堂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让课堂导入一下子“挠”在学生的“痒处”,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在学生够不着的地方给予及时的帮助,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时候退居幕后,以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最大化。这样的要求对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适用。
如,《墨梅》是由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而王冕也是吴敬梓笔下的“名流”。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小学有一篇文章叫作《少年王冕》,通过回忆这篇文章,了解王冕出身寒微,依靠给人放牛维持生活,但通过努力自学成才,成为大家知晓的诗人、画家。晚年独自隐居山中,住草屋,种梅花。在课堂开始导入诗歌时,教师就先围绕王冕爱梅、画梅、咏梅的经历做了简单介绍,这不仅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为何王冕爱梅?对梅有特殊的感情?王冕对梅的情怀是否和别人一样?在产生一定的好奇后,学生将会更集中地投入诗歌的意境中。相应地到了教学的最后,学生最初的疑惑也会得到解答,所形成的答案也深深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教师在用歌曲《墨梅》导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古典乐器相结合的伴奏形式,让学生充分描写了梅花的特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赋予了作品更加深刻的含义。
二、做好资源的筛选和归纳,引导深度赏析古诗
初中生初次接触某古诗词作品会有强烈的陌生感,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知之甚少。古诗词所牵涉到的文学知识是尤为多元的,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不仅表达着特定的情感,同时也结合了手法与技巧,牵涉到作者的自身经历和人生境遇,而诗歌本身的对仗,韵律以及词牌都是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出更为完整的鉴赏,体会到诗人所表达出来的情趣。那么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近作者,顺利进入古诗词的意境。深度化赏析实际上追求的是思维的深度,思维来自学生对古诗的具体加工,基于古诗本身,将学生探究的视野拓宽到作者的身世经历、作者创作的背景等,深度化解读的过程就能够真实发生,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在深度化解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观沧海》这一首古诗时,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去搜集一些大海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欣赏,为学生构建一个直观的情境,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大海的雄伟壮阔;其次,让学生网络查找“乐府诗”这个概念,搜集一些曹操的个人信息,进而向学生充分的介绍作者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第三,从民歌民谣中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课后收集本地的民歌民谣,并用自己的话谈谈对某一民歌民谣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反复吟诵和探究,赏析古诗词意境美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彰显读的重要性,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了解背景,更应通过反复吟诵感受其意境美。在吟诵中,学生的大脑受到声音的刺激,更容易领略古诗词优美的意境,这就是因声入境。古诗词文本中往往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可以有感情、有节奏地范读,配合古典名画和音乐,把古诗词描绘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动态的情境教学展示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欣赏画面,从中体会优美的意境。同时,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在体验古诗词情感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去体验古诗词的抒情美,并激发其探索精神,帮助他们获取体验古诗词情感的方式,主动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情感。教师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情境教学,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热情。
如,比如《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时,给学生听婉转清新的古筝曲《空山鸟语》。这首古筝曲将诗词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学生可以借此体会寂静山寺中那种鸟鸣钟响的空灵氛围,与诗人一起感受这悠闲美景;讲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给学生播放由何占豪先生谱曲的《别亦难》。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七言绝句时可以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歌曲用古琴伴奏,更加深刻的诠释了诗词的韵味,学生可以迅速调动起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体悟诗词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后反复诵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学生不仅在读中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同时深刻领悟到:这劝酒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再如,在《水调歌头》的教学中,教师可使用有关于明月的图片和音乐《明月几时有》,并出示李白、王建、张九龄等诗人写的明月类诗句,让学生思考:人们看到明月会有无限的感慨,看到中秋节的明月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呢?《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引导,学生立即醒悟过来:作者面对这壮丽无比而被各军阀分裂的祖国河山,希望能够重整山河,结束战争。教学《钱塘湖春行》中,向学生提问:“古诗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初春的西湖?”找出诗中其他的字:“初、低、早、争、暖、春、渐”等,这些都表达出了一种惟妙惟肖的效果,这几个字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成为古诗中的关键字眼,再经过学生细读和讨论之后总结出有:“春水、春树、春花、春草。”既调动了学生探究诗词情感的积极性,激发了探究意识;又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领悟。
参考文献:
[1]王志冰.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27):P.206-206.
[2]陈桂华.古诗词中的意境创造解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5-17.
[3]朱天放.古诗词的景色美、情感美、意境美[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0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