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科学高效的交流讨论方式是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想出新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进而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成绩。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工程中小组合作方式为研究对象,找出不足,提出建议,帮助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提出新的解题思路,激发新的求知欲,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应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能应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该方式也存在不能将理论很好的应用于教学过程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将理论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将如何应用于实践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前准备不充分
合作学习在准备前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小组成员无法获得学习讨论的内容和信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较为浅显,与其他成员形成不了一致建议,会严重影响合作学习的成效,这样合作学习的意义就大大的降低了,从而导致无法获得知识,也形成不了团队精神。所以为了将小组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是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在下一节课开始前,让每个小组成员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形成一定的学习目标和讨论方向,规定讨论时间,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组织小组学习的场所。在提前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进行合理划分,选出小组长负责管理整个小组,帮助教师更好地约束组员。
(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在展开小组学习课堂教学时,会有一部分学生浑水摸鱼,所以在选出选择小组长时,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建议,帮助小组推选出负责任,有能力的小组长,真正将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小组成员能够积极讨论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当小组成员不服从安排时,小组长要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要给予正确的批评教育。老师要在设置教学内容和讨论话题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真正能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成长,才能达到老师将合作学习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不健全
很多老师在组建小组过程中,评价方式较为传统。通常,老师给予学习目标,根据小组最后的统一意见,打出分数,不能对每个小组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从而无法让每个小组意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的不足,合作交流的合作学習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很多老师在评价过程中,很少给予肯定和鼓励,会让很多孩子失去合作交流的信息和积极性,这种评价方式对老师的教学过程是不利的,对孩子获得知识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是不利的。
三、解决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策略
(一)合作学习前准备要充分
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计划,是正确运用小组学习方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小组学习要设定统一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话题,允许不同成员发表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火花,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最大优势。每个小组成员要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即使是错误观点,也可能为其他人带来一些启示,也可以让其他人帮助自己纠正错误观点,在学习上获得更大的进步。例如,在合理性分配小组问题上,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具体如下:在小组分配上,我们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划分小组成员。成绩的划分可以按照平时的学习分数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假如每个小组有四个成员的话,可以按照高分数成员1名,中等分数成员2名,低分数成员1名的方式进行分配,按这个比例让大家在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低分数的成员向高分数的成员学习学习方法,高分数的成员可以向低分数的成员学习生活常识等等。
(二)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教学技能
老师在小组和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要在小组学习开展前,合理划分小组成员,给予既定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学习中。老师还可以用有趣的方式,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比如对某些故事情节进行展开,演绎,表演等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表现空间,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造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一节课为“认识分数”,老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提出问题,比如以“半块肉”为例,将其如何进行划分,带领学生进入分数的世界,引导学生主动对“半块肉”进行化划分,让他们真正能够理解“分数”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真正掌握“分数”这一知识点。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
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们来说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作用,能够让小组合作方式更受到学生的喜欢。老师对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非常重要,需要老师创新评价机制,对每个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老师不能刻板的根据固定分数进行评价,要多多给予夸赞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下一次的小组讨论中,发挥出更多的能力。因此,老师要改变这种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提出观点的不同,积极肯定孩子提出的正确观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观点,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结论
小组合作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积极性重要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等节课的印象,拓宽学生的思维等等。因此,小组学习这种方法应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被更多的推广,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学校的全力支持。本文通过研究小组学习合作方式,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更广泛的被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艳辉.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29-130.
[2]杨玉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39.
[3]李淑兰. 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 学周刊,2019(25):34.
[4]刘景标. 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06.
作者简介:陈翠花(1971.12-),女,汉,福建,大专,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德育类,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