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2-05-16 04:48卢凯
锦绣·上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分析核心素养

卢凯

摘要: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一种先进思想,它能够指导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与核心素养的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多重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分析

引言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种关键的教学理念,它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起到了绝无仅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思想理念也成为必然选择。

一、引入国情时事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新闻和国家发展进程的了解

政治认同指的是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情感和理智上存在的认同与归属,它是学生开展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拥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学生才能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做出努力,并不断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单纯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所以学生很难从学习中获得对祖国和社会的热爱之情,对民族发展历史也不甚了解,也就是说他们的政治认同没有得到明显的增强和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促使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产生共鸣,并能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演变成具体的行动,教师可以引入国情时事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时事,增强他们对社会新闻和国家发展进程的了解。具体来说:首先,从教材出发引入国情时事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涉及的具体内容,合理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从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增强他们政治认同感的目的;其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国情时事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自主解读时事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引导他们广泛关注国情时事,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

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仍然较弱,所以在这一群体中也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的情况,不利于整个初中生群体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法治意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促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法治意识渗透在具体的案例中,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例子中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从而成长为遵守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律的人,为国家和社会的有序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具体而言,教师在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教学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个策略:第一,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符合的教学案例。在选取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解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为教学目的,使得选取的案例既能够反映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目标,还能促进他们关注生活中的法治事件。所以教师可以综合运用静态的文字图片和动态视频等多样化的案例素材,利用戏剧化表演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案例能够不断增强生动性和感染性,从而为学生传达正确的法治观念,促使其形成法治意识;第二,教师可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体验式功能,促使学生在浸入式体验中逐渐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深入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积极引入生活案例,通过合理设置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生活案例中蕴含的法律知识和观念,并能够通过自主解读和合作探究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升法治意识的教学目的。

三、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增强学生的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为了促使学生成长为有独立思想和理智的良好公民,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辨别是非、坚守原则和底线,并能够与不良行为和违法现象做斗争。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他们的理性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逐渐领会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提取出其中的理性精神内容,从而使学生具备强烈的理性精神。详细地说,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绘制为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导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明确道德与法治知识和案例中不同选择所造成的不同影响,从而使他们形成理性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次,引导学生树立問题意识,鼓励他们进行质疑和提问,让他们运用自主思考能力深入理解学科教学中蕴含的理性精神,从而通过自主探究形成和发展理性精神。

四、构建多样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公共参与是核心素养中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深化他们对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了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认同意识。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己的公共参与意识,提升他们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的主动性。具体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活动。首先,在校内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取教材中适合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内容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在演讲、制作手抄报等多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和校园公共事务中;其次,在校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社区服务、公共设施维护等活动,让学生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并进一步演化为公共参与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教育工作者纷纷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探索出更加高效化和创新化的教学途径。本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姜树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0(34):107-108.

[2]顾伟.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2020(45):166.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分析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