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2-05-15 19:26饶品样肖莹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城乡收入差距旅游发展

饶品样 肖莹超

摘 要: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虽然旅游能平衡城乡发展资源,但旅游能否切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未可知。基于2009—2018年的31个省域面板数据设定固定效应模型,对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但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线性影响过程,而是地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业效率、统筹城乡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旅游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短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0-0054-03

引言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及政府的密切关注,在现阶段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保证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收益?这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旅游业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平衡城乡发展资源、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为此,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那么,旅游业能否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逐渐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所謂城乡收入差距,顾名思义就是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方面的差距,一般采用相对差距来衡量。收入差异的理论研究起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社会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倒U形假说”客观规律,也就是社会收入差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2]。目前,学者关于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论。赵磊[3]、袁智慧[4]、李如友[5]等学者利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旅游发展能够显著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刘通[6]、刘芳[7]、王永明[8]等学者发现,旅游发展使城镇居民受益更多,从而导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王明康[9]、麻学锋[10]等学者认为,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格局。然而,相关文献并没有客观地解释旅游发展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程度如何?对哪一个影响更大?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实证研究从旅游发展的角度,通过对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影响程度,来评估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试图借用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来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发展,进而缩小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

一、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

指标选取主要参照赵磊[3]、王明康[9]等人的相关研究,并根据需要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所用变量的名称、符号以及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GAP)主要基于相对指标,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作为度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其中,二者比例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2.核心解释变量。旅游发展水平(TOU)利用旅游深度指数衡量旅游业发展,反映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即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加入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

3.控制变量。一是经济发展水平(LNR),用各省人均GDP指标来衡量;二是城镇化水平(URB),用人口城镇化率进行表征,即用城镇人口与年末各省常住人口的比值来衡量;三是金融发展水平(FIN),用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四是政府支出比重(GOV),用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五是对外开放水平(OPE),用各省实现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六是产业结构(STR),用第二、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表示,即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之和与第一产业的产值之比;七是教育发展水平(EDU),用每10万人口中的大学在校生数来表示。

(二)模型设定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可能存在的原因。本文以城乡收入差距(GAP)为被解释变量,以旅游业发展(TOU)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考虑到该模型核心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其导致模型估计有偏,故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LNR)、城镇化水平(URB)、政府支出比重(GOV)、金融发展水平(FIN)、对外开放水平(OPE)、产业结构(STR)、教育发展水平(EDU)等相关变量纳入实证模型中,最终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GAP是被解释变量,TOU是核心解释变量,CONTROL是一系列控制变量,εit是误差项。下标i代表省份,t代表时间,其中i=1,……,N;t=1,……,T。鉴于本文数据时间跨度较长,为了避免伪回归和内生性问题,模型拟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其中ηi代表各省固定效应,μt代表时间固定效应。

(三)数据来源

文章运用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港澳台地区的数据没有包括在内,数据用Stata15.0进行处理。各个地区的旅游业收入、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实际对外开放总额来自各个地区的《统计年鉴》和《旅游统计年鉴》,GDP、人均GDP、城镇人口、年末各省常住人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每10万人口中的大学在校生数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各个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补充了旅游业收入、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实际对外开放总额的缺失数据。由于旅游外汇收入和对外开放水平均以美元为单位,因此用对应年份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对应年份的汇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二、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一)相关性分析

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大值是0.632,最小值是0.074,均值是0.434,标准差是0.074,说明地区之间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差异很大。同时,各省市旅游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外开放、金融发展等也存在一定差距。由相关性分析可知,除了EDU和URB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19比较高外,其余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低于0.8,可以认为各变量之间没有共线性,也就是说各变量间有很强的独立性。

(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

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表1是各个变量的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表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水平、政府支出比例和对外开放水平也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抑制作用。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积极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未表现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显著影响。

从模型1可以发现,旅游发展变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都是负的和显著的。这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典型的抑制作用,农村居民从旅游业受益更多,乡村旅游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影响效应来看,在模型2中添加相关控制变量后,旅游发展水平的估计值为-0.916。也就是说,旅游业发展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将减少0.916个百分点。考虑到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受到旅游发展水平和控制变量水平的影响,而且可能受时间和省份的影响,因此时间和省份分别在模型3和模型4中进行控制。基于模型1至模型4的回归结果,不难发现尽管旅游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强度稍有提高,但是总的影响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见,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抑制作用,即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结语

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可以持续大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旅游产业对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还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的干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或城镇化高的地区,旅游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城镇化水平、政府支出比重以及对外开放水平同样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抑制作用,但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

实证结果与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基本一致,旅游产业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对城乡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本文提出建议:首先,政府要加大旅游政策支持,完善收入分配体制,让农民成为旅游业的主人,让旅游业成为农民真正的幸福产业。其次,深度挖掘城乡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并对此不断创新,切实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旅游业效率,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及高质量发展。最后,转变发展思路,协调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旅游资源配置,完善城乡旅游功能结构,提高城乡经济互动效率,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  周强.经济增长、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19,(2):60-68.

[2]  Kuznets 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1):1-28.

[3]  赵磊.旅游发展能否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11,(12):15-25.

[4]  袁智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3,(23):133-135.

[5]  李如友.中国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管理,2016,(9):161-172.

[6]  刘通,傅奕骁.关于“国际旅游岛战略导致海南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调查报告[J].中国外资,2013,(8):196.

[7]  刘芳.凤凰县旅游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6):12-15.

[8]  王永明,王美霞.张家界旅游发展与居民收入的互动效应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3):197-202.

[9]  王明康,刘彦平.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12):30-40.

[10]  麻学锋,孙根年.20年来张家界旅游发展的民生福利考察[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7):66-71.

[责任编辑 辰 敏]

猜你喜欢
固定效应模型城乡收入差距旅游发展
创造与替代:对外投资与本地就业关系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