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用数字观念做好烟草企业对标分析

2022-05-15 16:17:02刘藕莲
成功营销 2022年3期
关键词:对标短板指标

摘要:对标分析是基于对标指标开展的分析,由于对标指标来源于企业相关职能部门,而相关职能部门通常会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标分析在企业的存在感很低。对标指标虽然来源于业务指标,但经过关联性整合、动态化管理后,已经自成体系,能够较全面反映企业整体运行态势。本文通过观察、整理烟草行业近年来对标分析工作的现状,发现对标分析需要全方面运用数字观念,通过挖掘数字背后的原因,直指问题末端因素,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数字观念;对标分析

引言:对标指标按结果进行排名,按排名进行奖惩,也就是和票子、面子、位子挂钩。但三子落地只是对标分析的显性结果,真正重要的是指标背后的隐形结果,这就是对标分析。

2009年烟草行业正式启动对标管理工作,落脚点放在降本上,借用的是对标的标杆作用,实行的是杠杆管理,希望通过抓关键指标,带动全行业降本增效工作。为此,企业管理部门从狠抓基础管理入手,梳理出对标指标体系,以人工成本、包装成本、物流费用等成本费用类指标为重点,全面铺开对标管理工作。

上级定期公布对标指标,总结推广先进企业的典型经验;各直属单位根据对标指标尤其从成本费用方面查找差距,深入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和实施进度计划。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烟草特色的企业对标管理,在挖掘企业潜力、激活队伍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为推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对标力量。对标分析作为对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和意义远非指标本身所能定义,值得深入探讨并积极实践。

1 对标分析的意义

站在对标视角,有些时候长板决定高度,但有些时候短板更能制约发展。对标分析要解决的就是帮助发现短板、改善短板的问题,使企业向上延展的后续动力更足、对外竞争的整体实力更强。因此对标分析是不断保持企业危机感,做好提前量的过程。

烟草行业目前对标管理的动点在对标指标,对标指标运行的落脚点在奖惩应用,也就是按照指标的数值进行排名,于是积分制应运而生。按时下流行的三种应用方式,不外乎票子、面子和位子。但三子落地后,一套对标指标的运行效果不能到此止步。如果排名是显性的结果,带来这个结果背后的原因就是隐性的结果,这个隐性的结果某种程度比显性结果更重要,更值得探讨,这就是对标分析。

分析是指通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过程。对标分析是分析的一个分支,主要针对对标指标开展专项分析。对标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将对标数据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数据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使数据所反映的问题清晰化,以此找到解决之策或应对之道。相对于其他分析,对标分析是站在对标角度剖析企业运行状况。从字面理解对标分析立足在对标这个点,但由于对标管理具有综合管理的性质,因此,这个点实质上具有全局视野。

2 对标分析的现状

对标管理在行业有主流认同,但从事对标的工作人员是非主流的,它不像其他岗位有着相对庞大的群体,往往一个公司一个人,到了县公司只有几分之一个人。正是在这种认可主流化和操作群体非主流化中,对标分析工作难以得到足够重视,经常将对标分析和工作总结、情况通报混淆,写出来的分析报告缺少数据支撑,分析质量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对标资料获取渠道少

目前烟草行业对标资料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按层级可划分为行业、省级、市级、县级数据,按种类可划分为效率、效益、成本费用类、市场类,按照职能属性可划分为营销、物流、专卖、烟叶、基础管理等。各个维度的数据都由运行线主动获取,其他各线开展的分线对标数据没有流程可确保一定传送到运行部门。

2.2 对标关注点单一

目前烟草行业对标过于关注战术层面,而忽视战略层面,过于关注财务结果,而忽视过程管理;对标指标没有很好地与已建立的目标管理体系、BSC(平衡计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管理等有效方法结合使用,导致指标单一,或缺乏连贯性和可比性等等。在对对标指标积分化管理增加了对标指标的关注度后,也带来了关注点愈加单一的现象。同比趋好或者好于平均水平的指标数据作为成绩关注,同比趋差或者低于平均水平的指标数据作为问题关注,好或者不好的划分依据过于简单。

2.3 对标发散思考少

目前烟草行业对标评价大部分采取“排名评分法”进行评价,未综合运用非此即彼法、百分比率法、区间评分法、加减分法等评价方法,激励作用有待加强。有些单位长期处于排名末端,对于传统强势对手,缺少竞争意识,在对标分析时往往强调历史因素和现实状况,强调不可比客观原因。

2.4 分析过程简单粗糙

把数据罗列当成数据分析,分析的过程只是把指标从数字转化为文字;需要用量化分析来证明分析结果,却用结论性文字取代分析过程。把对标分析业务外包,直接套用职能部门提供的资料,将对标分析当成各部门分析的文字汇总,缺少对标角度的分析视野。

比如分析得出车辆运行费高的主要原因是车辆老化严重,故障频发,需要经常维修。但分析过程罗列出车辆运行费发生的具体数据,车辆运行费同比情况,车辆运行费排名情况,没有任何数据支撑车辆老化。如果要得出分析结论,在整理数据时,需要对车辆的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对车辆的维修次数进行统计,同时还需要对同车龄汽车的运行费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不能是凭感觉、大概可能的印象,必须要用數据说话。

3 用数字观念做对标分析

对标分析的意义在于能看到除了排名以外的事实。虽说将来的社会是一个智能的社会,大数据分析、移动数字平台都应运而生,但所有智能分析,建立的前提是有人给算法和场景,说到底还是对数据分析。因此在做对标分析时,数字观念尤其重要。

3.1 把数据用活懂得加工03B48D5C-9543-43F3-92C4-751F32EE000E

对标数据采用定期发布的方式进行公布,采用的形式一般是表格。任何层级发布的任何类型的对标数据,都是以汇总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不能局限于表格的固有形式,要对数据和表格进行整理编辑。

3.1.1 数据拆分

当汇总表不能直接为分析提供依据时,需要对数据进一步细分,具体来说,可以按照属性、区域、水平值、类别等进行细分。比如,单个指标均不突出,整体排位却比较靠前,找原因时可以依照平均值按指标类别进行拆分。

以某市公司2020年对标指标积分排名表为例。某市33个对标指标,各个单项指标排名并不高,但总体排名却位居前三。为了分析原因,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拆分。首先按指标类别统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单位数,得出单位数最多的指标类别和单位数最少的指标类别,再结合排名和平均值分析,总结出某市公司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一是超过平均水平单位数最多的指标,权重最大,差距不大,某市公司高于平均分,确保不掉队;二是超过平均水平单位数最少的指标,权重大、差距大、某市公司最长板,得分较多;三是某市的短板指标,权重小、差距大,失分不多。

3.1.2 数据汇总

当单张表不能直接为分析提供依据时,需要对数据进一步汇总,这里的汇总不仅仅是简单相加,而是按照实际需求,对数据进行有机整合,使数据在范围扩大后显示出自身规律。

以行业某年指标改善情况一览表为例。某省公司对标指标提升率60%。60%是个什么水平,单从绝对值很难直接判断。此时可以采用汇总方式,将相对值再来一次相对计算。行业33家省级单位年度共进行647次评价,把每个省公司的同比提升指标汇总后得到436个,计算出行业指标提升率的平均值为67%。用指标提升率的平均水平与某省公司的指標提升率做比较,可以判断,该省公司60%的水平不算高,说明该省公司优势指标被追赶的外力在加大。

3.1.3 拆分汇总同步

拆分和汇总作为数据整理的两种方式,一般是交叉配合使用,在拆分的基础上按照新的类别重新汇总,也可以在汇总后进一步拆分,直至通过数据找到背后的原因。

分层分类对标中,由于打破了行政区划,每个小组内参与对标的公司分属不同的市或省。此时组的概念是一个临时性单元,只是为了增加对标的可对性。要想了解作为市或省一级公司的整体实力,就需要再次打破组内界别,按行政区划重新对各公司进行指标汇总。

如某年某省公司分层分类对标结果公布后,某市公司没有分公司上榜前十名单,但打破组与组之间的界别,将某市公司下属的所有分公司汇总,发现该市公司整体水平完全在很多有上榜单位的水平之上。有分公司进入前十不代表市公司整体水平一定很高,同样没有分公司进入前十也不代表市公司整体水平很低。分析后得出结论,该市公司所有分公司排名都在上游,只要稍加注意显性短板指标,第二年进前十的几率相当大。第二年的数据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从侧面印证了好的对标分析对于对标指标的走向是有指导价值的。

3.2 把数据用好善于借力

对标分析是两个的矛盾统一,第一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第二是激发动力和传导压力的辩证统一。做好分析就要借数据之力做好两个辩证统一。

3.2.1 主观客观的统一

对标分析的主体是对标工作人员,对标分析的客体是对标数据。具有主观性的人去分析相对客观的数据时,既要有通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也要有个性突出的分析风格和感情。

如某市公司当年对标指标整体排名第三,十分鼓舞士气,但看到成绩的同时一定要查找问题。继续深入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把全省所有市公司分成两个部分,超过平均水平的和低于平均水平的。列表后发现低于平均分的单位只有4家,低于80分的单位只有2家,大部分单位都高于平均水平且高于80分。再绘制一个柱状图,通过图像更加立体的显示出各单位之间水平接近。得出分析结论,这套指标评价体系下,各单位之间差距不大,相互追赶力度很大。传达出不能沾沾自喜,否则不进则退的思想。

3.2.2 动力压力的统一

写分析得出分析结论,某种程度是一种策略。需要在百废待举时给人以希望,也要在形势大好时让人感受到危机。比如单位指标总体情况排名靠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一定要查找问题,整体情况好不好,靠前的优势大不大,被追赶的可能性有多少等。

如某年某省公司烟叶收购量增幅巨大,使得当年度烟叶对标指标有了长足进步。但取得成绩的背后一定有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分析与该省增量相近的另一省的数据后,发现该省人均劳动效率排名倒数第二。和从业人员挂钩的指标排名落后,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可能是从业人员规模的问题。继续找参照,将该省的人均劳效和行业平均水平、行业标杆水平、体量接近单位平均水平进行三个维度的比较,得出结论指标需要改善的建议。

引入对标管理,实施对标管理,领导层是希望员工看到标杆进行自主改善,但很多时候,员工找的是与标杆的不同,有历史的因素,有现实的状况,总之有不可与标杆进行比较的各种客观原因,用来规避主观的畏难。所以借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借的这份力要恰当、适宜,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

3.2.3 把数据用尽查找短板

做对标分析最终目的是帮助提升企业运行质量,所以查找短板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查找短板容易陷入单项思维的误区,也就是一般按排名来筛选,仅对排在末位的指标进行改善。这样的短板筛选很容易使潜在的短板质变成真的短板,也很容易使已经在改善的短板受到打击,失去继续改善的动力。所以查找短板就要把数据用尽,要多维度构建短板筛查机制,以查找出真正需要改善的短板。

如某市公司筛选短板指标,首先从全市同比水平筛选,得到一批指标;接着从全省平均水平筛选,再得到一批指标,接着按照排名进行筛选,最后得到一批指标。从三批指标中找出共性指标,作为最后确定的年度改善短板。有些被筛掉的指标排名很靠后,为什么没有入围年度短板改善指标,主要是看到了这些指标的进步,它们已经在改善的路上,坚持既定的改善方案有成效,如果此时把它们纳入短板库,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结果反而适得其反。03B48D5C-9543-43F3-92C4-751F32EE000E

3.3 把数据用通善于总结

加工数据、借力数据,最终目的是将数据打通,透过数据分析对公司真实情况进行总结。

3.3.1 要有整体性结论。每套指标体系都是管理层在不同层面核心关注点的体现,对标指标体系是涵盖公司所有业务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因此对标分析是对公司整体情况的素描,通过分析将公司立体呈现出来,这种呈现是分层分类、可观察可检验的,因此结论也要客观精准。

如某年的对标指标标杆分布,一般是按照省级区域逐个排列出来,面对罗列出来的具体数据,如果仅仅是照搬照抄,放在分析里的意义也就不大,最多成为印证本单位优势指标的个数的具体数量。但如果针对标杆分布能够做出几点结论,那么标杆的意义就会大不同。首先,分单位计算,得出标杆分布集中的结论,其次按照南北区域计算,得出南方地区好于北方地区。最后按指标分,发现卷烟指标南方区域好于北方区域,而烟叶指标北方区域好于南方区域。如果这三个结论持续多年,那么在构建对标指标体系时可以考虑多维分类,让南北区域之间有更多的点可以比较,更好地激发地方活力。或者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作为一级对标的补充。

3.3.2 提炼个性化特色

做對标分析不必太在意强弱之分,强者有弱项,弱者有强项,对标是活的,标杆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标分析需将自身特色体现出来,短板不被遮掩,长板不被忽略。有特色的长板可以改善先天短板塑造的企业固有形象。

如某县公司在年度对标指标公布后,发现通过一年努力实现了公司整体排名的飞跃发展。从去年的差生变成了今年的优等生。分析具体指标,发现去年的短板指标基础管理类指标还是很差,而且几乎在组内垫底。但该公司其他类别的指标取得了长足进步,组内排名有多个第一,由此拉高了公司的整体排名。年度对标结果出来之前,该公司很悲观,觉得身上有不可改善的短板,已经失去了冲击优秀的底气和资格。但结果出来后,该公司为之振奋,发现了长版的巨大带动作用,即便有短板,也不代表不能成为对标排行榜上的优等生。

对标分析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可以帮助厘清问题,这是解决问题非常重要的一步。注重对标分析, 将指标对标的落脚点从重排名轻分析,向既重排名更重分析转变,通过对标找出改善途径,通过改善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向自主创新要效益,真正把“对”出的差距转化为“改”出的成效,实现由传统的指标对标向全管理业务对标的转变。站在对标视角,有些时候长板决定高度,但有些时候短板更能制约发展。对标帮扶要解决的就是兼顾拉长板与补短板同步的问题,使行业向上延展的后续动力更足、对外竞争的整体实力更强。因此对标帮扶的过程既是不断化解均衡与非均衡,发展与再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保持企业必要张力,达到稍紧平衡状态的过程。

2022年烟草行业将对标管理工作聚焦点从降本增效转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修订了相关指标体系,制定了新的评价规则,新指标体系将对标工作的导向放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质队伍上。烟草行业对标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再次提升,对标分析将更加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肖静华. 企业跨体系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适应性变革[J]. 改革, 2020 (4): 37-49.

[2] 陈剑, 黄朔, 刘运辉. 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J]. 管理世界, 2020, 36(2): 117-128.

[3] 张志远. “数字烟草” 向信息化要竞争力[J]. 收藏, 2019, 1.

[4] 董天哥, 李岳, 曹义, 等. 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对标分析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 2019 (1): 77-80.

[5] 薛丽. 烟草商业企业对标管理浅析[J]. 中国市场, 2019, 28: 98-103.

[6] 王林婕. 烟草商业企业对标数据可视化管理与应用探讨[J]. 构建新体系 激发新活力——广西烟草学会 2019 年优秀论文集, 2020.

作者简介:刘藕莲,(1976.01-),女,汉,籍贯:湖南洞口,学历:本科,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03B48D5C-9543-43F3-92C4-751F32EE000E

猜你喜欢
对标短板指标
胜利海上油田在对标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石化(2022年5期)2022-06-10 06:39:12
胡春华强调:对标对表目标任务 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4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6:00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0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中国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5:00
某N1类车辆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对标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