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邵阳学院新商科“复合型”方案

2022-05-14 07:02肖功为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复合型商科协同

刘 纯 肖功为

“四新”建设启动后,一大批高校主动作为,成立了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设与国际化联盟,召开了“商学院院长工作交流会议”,开展新商科建设,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变革。教育部在西交利物浦会议上提出了“商科领域学科专业集群型智慧学习工场实验——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2020)(A)项目”,构建商科教育平台,实质性地推进传统商科进行学科交叉迭代与创新融合,对接新技术、新经济和新商业,推进复合型的商科人才培养。此时,“新商科:概念、内涵与实现路径”[1]“新商科教育模式、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2]等成为商科教育改革的焦点,引发人才培养的重大变革。

一、新商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对新商科的理解

新商科是针对因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化,主动适应商界转型升级,拥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型商业管理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范式。新商科是针对改革开放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与经济社会新形态,面向为之提供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建设新商科教育体系需立足于社会实践、工理文等多学科交叉创新、产学深度融合和新型商业形态;面向新产业和新型商业社会,着眼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与商业应用,构建新商科课程体系。培养新型商科人才需权衡数字经济下商科人才结构与功能变化,凸显行业导向所需要的多元化、交叉化、创新性、实践性、国际化等特征。架构课堂与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学习结合、小班研讨教学、线上线下跨校共生教学、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国际化联合培养等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学业导师、创新创业实践、见习实习、校际国际交流、高质量就业与高起点职业发展等学习实践选择。

(二)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对商科人才的需求,邵阳学院结合自身的商科优势,坚守“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改造传统的商科专业,灌注新理念与新模式,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拥有系统化经济管理思想和较高经济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商业服务技术技能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三)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邵阳学院构建起行业导向和综合交叉性知识学习与实践成效驱动的教育体系,采用多种形式实施了一系列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值得总结的经典性教学模式有以下六种。

第一,面向可持续竞争力养成的智能化敏捷教学模式:倡导数字化教学路径、问题源头牵引、能力培养驱动、跨界交叉融合、学做同向并行、多轮求证迭代、综合发展的智能化敏捷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第二,面向以商科、工科、理科为主干学科的专业跨界交叉融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基于学分—绩点制的商科、理科、工科、文科等多学科专业融合课程体系,支持转、跨专业学习等,构建全新商科、理科、工科、文科交叉综合的新商科教育模式。第三,面向项目驱动能力养成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协同制定与实施新商科人才培养计划、相关部门立项与行业推进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和协同育人项目的学习计划等,提高学生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与综合创新能力。第四,面向智能化驱动专业知识学习的在线开放课程跨校协同教学模式:持续不断地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强化网络化、数字化教育,推进构建基于MOOC(慕课)、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的在线开放课程跨校协同教学模式,实现新商科教学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向。第五,面向国际竞争力培养的多路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的深度合作,实施“X+2”跨国多校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知名跨国集团实习与交换学习项目,培养与提高实习生的国际化竞争力。第六,面向综合素质养成的“学院+网院”与“通识+专业”完美结合育人模式:构建人文社科与数理逻辑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网院”(网络电子书院),架构起“学院+网院”“通识+专业”跨越时空、跨越学科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商科人才综合素质。

二、新商科“复合型” 方案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商科教育应为商业社会培养多种类型的创新人才。一是“I 型”商科专业人才。聚焦“专与深”,深厚的商科专业基础和精深专业知识是根本。二是“T 型”商科精英人才。以“专与深”为基础,凸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的均衡知识结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复合型”人才。是以“T 型”为基础,具有某相关行业或领域知识与经验的创新型、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新商科专业知识与能力,还要有“博与广”“宽与泛”的商业社会相关行业的知识与能力,强调“专业+行业”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就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做好跨专业交叉融合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新时代新商科人才(见图1)。

图1 “I 型”“T 型”“复合型”人才观示意图

三、新商科建设实践

邵阳学院新商科“复合型”方案实施成效显著。围绕新商科与人才培养体系,邵阳学院在2017年开展了新商科的顶层设计和论证,提出了新商科发展路线图:经济与管理学院为新商科建设始点,法商学院为终点。2017年建设重点为教育部特色“管理科学”专业;2021年建设重点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专业;2030年全方位铺开并建成新商科。根据路线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与管理科学专业合并组建新的管理科学专业,下设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市场策划三个专业方向。学院制定新“管理科学”专业教育模式与培养方案,大类招生,接收大二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学习。2018至2019年,完善新商科教育体系及生态环境,获批14 个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020年,形成新商科培养体系及新商科“复合型”方案,2021年首届新商科毕业生毕业;到2025年,将形成先进的新商科智能化敏捷教学体系和开放式教育生态环境,拥有一系列新商科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到2030年,将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示范性商科教育体系,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起引领示范作用。

在新商科专业建设布局中,考虑到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等与相关产业、商业深度融合,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考虑到邵阳学院的商科优势,学校明确以“管理+经济+信息技术+智能化+X”专业为主,升级改造传统商科。2017年,创建了面向管理工程及产业需求,实现管理学、经济学、机械设计基础、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制图、计量学、计算机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管理科学专业。紧接着,充分利用现有14个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推进国际贸易、金融工程、旅游管理、会计学和资产评估等新商科方案改革,形成新商科专业布局。在新商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按照新商科“复合型”方案要求,强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跨学科交叉融合、国际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实践、专业通识结合、网院学院结合等为手段,实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执行过程中,按照新理念与新模式,建成了新商科教育体系与生态环境[3],架构了“牵头学院+协作学院”协同培养机制,建立了“专业+企业”共同育人、“课堂+项目”有机育人、“学院+网院”共生育人等教学组织形态,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实习实践,提高商科问题求解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校推行完全学分—绩点机制,大类招生、选专业与转专业结合机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业选择余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成才和职业发展需要。推行基于课程学习、创新创业与产学协同育人项目的学习计划,使学生一进入大一就开始课程学习项目计划,到大二、大三着手课程设计和创新创业项目,到大四就忙于毕业设计项目和企业实习项目等。学校实施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与高级管理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签约了30 多个企业合作伙伴和企业实习基地等。架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采用问题求解驱动的新型教学法,强化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数学基础与计算机基础,开设新商科数学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如概率统计、运筹学、数据科学等。通过校友捐赠、校企合作等渠道投入数千万元建设新商科专业实验室、实践基地。实施“学院+网院”“通识+专业”的跨越时空、跨越学科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教师不仅要发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教学信息化平台与智慧教室,推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小班研讨,编撰新商科数字化教材,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还要定期组织新商科教学协调会,持续开展新商科教育模式研究与培训,为跨院系、跨学科新商科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与激励政策机制。

四、体会与认识

因新兴技术而日益融合与复杂的商业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教育理念将引导新商科建设与高等教育转型;面向以行业为导向和以创新为根基的教育理念将不断优化。面向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这个中心,构建基于学科交叉与技术技能支撑驱动的“复合型”方案、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多元化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体系及实践平台。适时跟进培养模式:按照新商科建设与成才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驱动式学习、国际联合培养等,推动新商科建设,为高教改革创出一条新途径。

因为企业对于高校开展新商科建设具有重要互补与支撑作用,所以要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式教育生态体系,打造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学校要选择合适的企业伙伴,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创造成长成才发展环境与机会,培养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高校若要成功进行新商科建设,离不开组织、质量、机制与政策上强有力的保障。高校建设新商科不单是某学院或专业的事情,而是整个学校的行为。建立新商科教育体系与开放生态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学校层面进行机制改革、组织协调、条件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推动是确保新商科建设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复合型商科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新商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