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研精华 名医名方泽后世
——川渝著名中医学家胡光慈小传

2022-05-14 03:04李勇华
前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重庆教材

李勇华

胡光慈(1910—1975),湖北江陵县人,曾任重庆中医学校校长、重庆中医学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重庆市委会常委、四川省政协委员等职。胡光慈从医40 余年,学验俱丰,为一代著名的中医药理论家、教育家和临床家。

杏林几度沉浮,致力中医学革新

胡光慈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聪慧,6 岁启蒙,1922 年—1928 年,先后在武汉、上海读中学。1929 年—1930 年,他曾任银行练习生、小学教师等职,后因生母早逝,加之自身幼时体弱多病,遂萌发学医之念。1933 年,胡光慈拜湖北中医冷再兴为师,开启中医生涯。他学习勤奋、刻苦钻研,历时三载,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为求深造,胡光慈于1936 年离乡,就读于南京中央国医馆中医特别研究班。他医道、医术愈精,学成后返汉,悬壶应诊,医名渐起。

1945 年,胡光慈与高德明先生共同创办中医学术刊物《新中华医药月刊》

1938 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武汉沦陷。胡光慈举家移川,居重庆中营街,自设诊所行医,声名又起。是年,他受聘为中国医学教育社理事、教育部中医专门委员会委员,参与促成当时教育部于1939 年5 月正式公布的《中医专科学校暂行课目表》,这标志着中医学校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1943 年,胡光慈受聘为陪都中医院儿科主任。两年后被聘为副院长。该院为民国期间第一所公立中医院。1945 年,胡光慈与高德明先生共同创办了中医学术刊物《新中华医药月刊》,任主编,共出刊24 期。该刊以“弘扬中华医学,开展新中华医药运动,完成中医学术革新”为主旨,汇集中医界诸如李重人、沈仲圭、沈炎南等名家,交流研究心得,探讨中西医学理论与临床,在当时中医药界影响很大。

1946 年5 月,胡光慈移居四德村,再度开业,边临床、边写作,年底撰写并出版了《实用中国小儿科学》,销行甚广,颇受医林推许。1947 年,他整理出版了《中国医学精华》一、二、三集,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名医冉雪峰甚为赞赏并为之作序。该著作读者甚众,颇受推崇。

投身医学教育事业,再创新高

新中国成立后,胡光慈的中医生命更加焕发出光彩。1950 年,他被推选为重庆市医务工作者协会学术部中医药研究组组长。1951 年3 月,胡光慈参加筹办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重庆中医进修学校,9 月受聘为该校副校长,协助首任校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鲁之俊工作。1956年,他接任赴京工作的第二任校长冉雪峰,担任该校校长。在任职期间,胡光慈艰苦创业、忠于职守,一边抓全面工作,一边主持并参与本校的教材编写,创编了进修和函授教材各一套,共计20 余种,奠定了全国中医教材之基础,为中医教育事业和教材建设工作作出了贡献。

1956 年,胡光慈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期间,为学员颁发的结业证书

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重庆中医学校支部于1956 年成立。胡光慈担任第一届支部主委,时任教务长,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任副主委。胡光慈亲自担任教学工作、培养教学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无论是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还是参加政协、农工党等社会活动,尽管异常繁忙,他都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在胡光慈的努力下,该校凝聚了诸多著名中医药学家,如任应秋、吴棹仙、沈仲圭等在校执教和任职,为学校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被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誉为“中医黄埔”。胡光慈一贯忠于中医事业,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于1960 年6 月22 日在参加政协会议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胡光慈编写并出版的著作《使用中医药理学》《中医科杂病证治新义》

胡光慈一生精研中医经典古籍,对中医理论有精深的研究,尤长于中医内科、儿科。他早年受“中医科学化”的影响,对现代医学有较深的修养,主张务实求用、持论平正、中西汇通。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学校工作,能包容英萃。为贯彻“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中医学术方针,他与任应秋、沈仲圭等名家共同研讨、交流切磋。他们一致认为,只有认真地、全面地传承精华,中医才有可能发扬光大。1954 年—1958 年,胡光慈陆续编写并出版了《伤寒论讲义》《内经讲义》《实用中医药理学》《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中药与方剂》等多种著述,他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

化裁时方,自创“天麻钩藤饮”

胡光慈临床经验丰富,既精于运用经方,又善于化裁使用时方。据学生反映,其选创诸方,用之多效。尤为突出的是,他在《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中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所选用的自拟方“天麻钩藤饮”。自从该方问世起,中医临床就以大量的实践反复证明,天麻钩藤饮对于高血压确有良效,已成为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的一张常用主方。该方现已成为高等学校中医教材《方剂学》中所收录的极个别现代验方之一。

胡光慈执教严肃认真,讲论授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又不以大医自居,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为人作风正派、胸怀坦荡、顾全大局,办事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而又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川渝地区的杏林学子,受其培养、得其帮助,成名成家者甚众。胡光慈不愧为一代名医!

猜你喜欢
中医药重庆教材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重庆客APP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教材精读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