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2022-05-14 16:11刘文亮赵爽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城镇化

刘文亮 赵爽

摘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何使得二者协调发展成为关键,值得关注,学者们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不同区域展开研究。文章通过对国内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别从理论研究、协调发展测度、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以省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且多为二者测度研究,但较少运用规范化理论或模式对县域及二者协调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创造更多空间。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因而通过文献整理,针对已有研究成果为此领域发展与创新性研究贡献一份力量,提出未来继续挖掘的方向。

截至2020年11月,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作为主题,于中国知网以“北大核心”作为来源类别共检索到90篇文献,以“CSSCI”作为来源类别共检索到49篇文献,剔除重复性文献共保留100篇文献。经整理,5篇文献不符本研究领域,给予剔除。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县域、市域、省域及城市群,县域研究仅7.53%,相关文献最早发刊于2005年,随后文献发表数量呈上涨趋势。

一、主要研究成果

(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从基于理论构建二者协调模型逐渐发展到对二者协调程度、影响因素、政策规划等多角度研究且多为定性研究。刘耀彬(2005)、乔标(2005)等人基于协同演进构建二者协调模型以铺垫并应用于实际区域研究,之后,孙慧宗(2013)、黄冬梅(2020)等人在相关领域其他理论基础上,展开多角度研究。如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分析二者协调程度;基于产权理论研究视角得到产权制度对二者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两种多中心模式便于未来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等。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研究

以定量研究为主,较少地运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方式。研究的一般模式为先构建二者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赋权,再用测度方法对具体研究内容展开分析后得到研究结论。

1. 指标体系构建

在80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文献中,65篇文献基于PESS模型与PSR模型构建并具体分析。赵倩楠(2015)、周燕华(2019)、胡祥福(2020)等人在其基础上加入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如消费、产业结构、城乡协调等;巩芳(2014)、薛晴(2015)、任梅(2016)等人基于原指标体系删除某指标展开分析。

2. 指标赋权方法

多数学者应用客观赋权法且主要集中于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型赋权法出现且应用。

3. 测度方法

较多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其存在一定演化趋势,2015年前较多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2016年开始基本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但不乏学者基于研究特点采用其他测度模型。

4. 测度结果分析

基于定量测度对研究区域展开分析,主要集中于根据测度结果判断协调类型、展示关系变化、揭示时空差异等三方面。部分学者基于前者并辅助其他研究工具展开研究,如ArcGIS等定量研究方法;情景模拟等定性研究方法。

(1)根据测度结果判断协调类型。根据测度方法和协调等级以揭示研究区域研究期内协调类型。巩芳(2014)、薛晴(2015)、赵倩楠(2015)等人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不同省市协调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发现大都处于中低度协调发展水平;赵安周(2012)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西安市基本处于中高度协调水平;王淑佳(2018)、周正柱(2018)等人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不同城市群研究发现大都处于中度或低度协调类型。不难发现,二者协调发展过程存在摩擦,因此可根据协调类型进行未来规划。

经对不同研究的协调类型等级划分统计,基本集中于划分4级、5级和10级。划分4级的研究中,大都以不协调、基本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作划分标准;划分5级的研究中,针对某区间具体划分,如不协调阶段划分为严重不协调与基本不协调;划分10级的研究中,具体化地对研究区域展开测度分析,在0到1区间以0.1等差划分。

(2)根据测度结果展示动态变化。根据测度结果发现不同区域二者存在协调与否关系。在二者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原始性协调水平较少,受外力因素介入逐到协调性水平。曾浩(2012)、曹永强(2014)等人研究发现研究期内二者间交互作用逐步走向适应与协调;卢瑜(2020)实证检验长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被确立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以来实现了二者高度协调发展。在二者非协调关系中,多地区存在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快于生态环境水平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崔木花(2015)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中原城市群内部8市城镇化水平均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刘巧婧(2018)分析杭州市2003~2016年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发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驱动下,生态环境滞后的问题凸显;王亚菲(2019)据耦合关联模型得到新疆在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城镇化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温彦平(2019)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生态环境水平质量下降。

(3)根据测度结果揭示时空差异。基于测度方法并辅以ArcGIS技术等可视化方法对研究区域时空差异进行阐述。任梅(2016)运用ArcGIS技术得到山东省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格局表现为鲁东、鲁中地区优于鲁西地區;刘传哲(2017)运用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发现我国省域全局上表现出较强空间依赖性,局部上呈现出向高-高集聚模式演进趋势;王淑佳(2018)、梁龙武(2019)以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显著;邓椿(2018)运用ArcGIS技术得到山西省各地市生态环境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学者们于测度研究中从多种方法及多种角度出发探索二者协调变化,给予多种思路实证剖析,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二者的测度研究。

(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学者们对于方法的选择逐渐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其中经济因素多为学者们研究得到的共性因素。陈晓红(2009)发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在技术进步、制度与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发展;李为(2016)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揭示胁迫生态环境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赵建吉(2020)通过Tobit模型得到对黄河流域二者耦合协调度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科技投入;吕洁华(2020)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到二者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为人均GDP等二级指标。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总体而言,对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可继续深入的方向。

第一,以研究对象角度出发,县域研究较少,2020年第21期《求是》中提到,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域重点发展,国家在逐步建设全面小康过程中,注意到县域发展重要性。城镇化快速发展,应强调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县域生态环境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受到保护是现阶段面临且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对县域研究亦很有研究价值,对县域未来发展亦会提供一定的思想与实践引导。

第二,以研究方法角度出发,大都采用定量研究。虽动态且客观地展示了研究结论,但缺乏规范的理论研究作以支撑,难以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只能粗略解释问题而不能深入理解现象。现有研究过程中多以构建指标体系配合定量研究方法为主,不乏因研究者的主观臆想性、知识局限性、个人经验不足等导致研究有失水准。因此,未来学者们有必要在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模式与整体性的理论框架上进行研究。

第三,以现有研究成果角度出发,学者们对于根据测度结果展示分析的研究较多,对二者协调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从定量与实证角度展示動态变化过程,不能反映协调发展的全部内容与要求,二者协调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学者们在此研究视角展开剖析。

参考文献:

[1]刘耀彬,李仁东,张守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5):140-148.

[2]乔标,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5(11):211-217.

[3]孙慧宗.基于产权理论研究视角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3(01):40-45.

[4]黄冬梅,刘小玉,郑庆昌,刘骏.多中心格局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两大都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0(21):1-11.

[5]赵倩楠,李世平.煤炭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量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09):45-50.

[6]周燕华,施生旭.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研究——以福建省10个县(市)为例[J].林业经济,2019,41(08):95-101.

[7]胡祥福,余陈燚,蒋正云,周杰文.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研究[J].生态经济,2020,36(04):75-81.

[8]巩芳,李婷.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09):1070-1073.

[9]薛晴.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性的评价与分析——基于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J].理论导刊,2015(06):66-70.

[10]任梅,程钰,任建兰.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耦合关系判别及空间类型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05):58-68.

[11]赵安周,李英俊,卫海燕,陈晓红.西安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06):152-156.

[12]王淑佳,任亮,孔伟,唐淑慧.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经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10):61-69.

[13]周正柱.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30-41.

[14]曾浩,邓宏兵.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05):611-615.

[15]曹永强,常静,张亭亭,韩璐.辽宁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定量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4,32(02):155-158.

[16]卢瑜,向平安.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同耦合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1):1-6.

[17]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35(07):72-78.

[18]刘巧婧,王莉红.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0):4214-4222.

[19]王亚菲,瓦哈甫·哈力克,王芳,王新芸.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关系量化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41(02):1-7.

[20]温彦平,王雪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视角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3(02):263-271.

[21]刘传哲,刘娜娜,夏雨霏.时空耦合视角下我国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J].生态经济,2017,33(09):130-136+187.

[22]梁龙武,王振波,方创琳,孙湛.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时空分异及协同发展格局[J].生态学报,2019,39(04):1212-1225.

[23]邓椿.山西省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03):85-89.

[24]陈晓红,宋玉祥,满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02):153-160.

[25]李为,伍世代.绿色化与城镇化动态耦合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1-8+166.

[26]赵建吉,刘岩,朱亚坤,秦胜利,王艳华,苗长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资源科学,2020,42(01):159-171.

[27]吕洁华,孙喆,张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关键因素判别[J].生态经济,2020,36(06):83-88.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项目编号:SD2021096 )。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