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娜
摘要: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新媒体、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咨询,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而通过在思政课中渗透“四个自信”教育,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民族感、自豪感,激发其爱国热情,避免其思想发展受影响。基于此,本文立足立德树人视域,分析“四个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课融合的意义,探索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四个自信
伴随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在挡墙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职院校学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发挥“四个自信”教育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方面,实施“四个自信”教育体现了时代和国家的要求。面对日益驳杂的信息来源和渠道,学生容易受外来思想的影响。而通过渗透“四个自信”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其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实施“四个自信”体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需求。经历长期发展和实践,我国凝聚提炼出了“四个自信”的智慧结晶,能够引领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使其通过实现个人价值展现社会价值,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和谐统一。
一、提升思政教师素质,发挥教育示范作用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课是必修课程,发挥着宣传正确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观念、党的先进政策和思想等内容。而教师则是结合这些知识开展教育宣传工作。作为学生学业发展、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师应坚守精业、敬业的阵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教师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其道德素质、人格修养、法律素质。只有思政教师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才能灵活选取现代教学手段,带着激情去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信服并接受。与此同时,思政教师应重视言传身教,不仅要在教学中解释知识,还应在生活中树立良好典范,运用言行、举动、思想去影响学生。为此,思政教师应在大局、原则、大是大非上坚定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态度和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理论和人格魅力教育人、影响人。
二、立足“四个自信”教育,合理优化教育内容
在“四个自信”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科学构建课程结构、课程知识,打造先进性的育人内容。首先,要明确思想自信的教育主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方针,提升其政治认同感。其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融入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例如,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社会风气、诚信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提升个人修养;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教师可引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进度,引导学生关注战略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此外,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如茶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等,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三、利用多元育人平台,拓展思政教育路径
当前,多种网络技术平台已经出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成为学生获取资讯、了解时政的重要渠道。根据高职学生喜爱浏览朋友圈、微博的习惯,教师在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时,可打造网络四个自信教育专题,通过发挥公众号、微博、校园论坛的宣传优势,宣传“四个自信”相关思想、知识、内容。也可及时围绕国家热点动态设置话题,如冬奥会,引导学生参与线上讨论和学习,深入理解“四个自信”。其次,充分利用大型纪念日或节日,开展思政育人实践活动,如我爱唱红歌、爱国主义主题演讲竞赛、学党史知识竞赛,引导高职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和精神,勇于担当青春使命,成为明礼诚信、礼让守法的时代新人,使其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身体力行。此外,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将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其认识到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思想政治课与“四个自信”教育的融合,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动观念。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高职院校和教师应重视“四個自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而言,要通过提升思政教师素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实践路径等方式,组织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使其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在多元化教学活动中接受政治认同教育的熏陶,促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自信心,成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负、有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峰.“四个自信”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以“概论课”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40-42.
[2]魏秀兰.当代大学生“四个自信”认同教育的意义和路径选择——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39(3):95-97.
【本论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校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年6月立项课题“2021XJ0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