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传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括传统媒体时代下生产机制的变革、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内容的优化等。5G时代为媒介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便利,以河南突发特大暴雨事件为例,各大媒体对于产品的生产加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然而技术的变革对于用户也有负面作用,如技术发展背后的内容缺失、大数据下的隐私安全泄露等。本文以技术发展的利弊对用户使用媒介影响展开分析,对媒介融合应该未来发展路径中如何扬长避短提出意见。
【关键词】媒介融合;内容生产;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5.020
1. 融媒体时代下的内容生产与传播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被首次提出,定义为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如今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怎样消除边界真正融合在一起?关于新媒体的概念今天还没有准确明晰的定义,从百度百科上搜索到的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无法定义,新的技术永远处在变化动态中,只是不同的技术支撑时间长短不同,但是可以利用“旧”作对比,对当下的媒介形态进行具体描述。
1.1 生产机制的变革
在内容生产上,传统媒体多以PGC(专业生产内容)生产模式为主。生产者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通过专门的平台发布,用户通过适当的渠道获取信息。传播路径呈现单向性。这个过程中用户和信息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是弱态化的,互动也因为渠道的限制不流畅,所以内容变得十分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出现改变了传播格局。它最显著的生产特点就是门槛低,人人都是生产者、传播者。这样的生产机制打开了以内容吸引用户的生态闭环,但普通用户在专业上的不足以及把关人的缺失会导致生产内容参差不齐。从关系角度来看,这种模式下用户和信息生产之间的连接关系更进一步。生产机制的变革改变了用户在媒介环境中接受者的角色,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而言,这样的变革也是挑战的开始,不仅要产得出,还要产得好,传播也变得极其重要。
1.2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关于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彭兰指出,在内容传播渠道的延展中,互联网的基本单元也从过去承载内容的网页演变成连接关系的“个体”。将用户与用户之间强连接的关系放到当下新媒体环境中分析,可以发现,在不同类型的媒体中,因为传播渠道方式的不同,传播效果也远远不同,以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为例。
自媒体(We-Media)概念是由IT专栏作家丹.吉尔于2002年提出。他坚信自媒体是未来的主流媒體,互联网给了受众对于事物讨论参与的通道,加上科技的吸引,受众已经成为过程中的主体。吉尔莫的预测并非没有依据,除了技术的支撑外,用户的在信息传播中的心理特征也是形成自媒体热的重要因素。自媒体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其形式也不拘于文图,视频音频的冲击力更强。比如靠短视屏火起来野生网红们会尝试不同类型的段子吸引粉丝,对于吸粉量多的视频主题,博主们大都会出合集来满足观众的胃口,传播度高的内容风格甚至还会形成一种独特的传播符号。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则是人们彼此间用来分享意见观点等的工具平台,内容由用户选择编辑,生产分众化,其服务功能更先进多元。它承载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功能性、传播途径和利益方面它都与自媒体有很大的区别从功能性看,社交媒体更加强化于“公用性”。人们有社交需要,这些媒介提供了平台。自媒体是具体内容生产者与读者(受众)之间的媒介;从传播途径看,社交媒体中的具体用户社交指向性明确,用户之间信息反馈交流迅速。从追求利益的角度看,社交媒体中具体用户生产内容多样,并没有以利益为主要目标,而自媒体则的利益目标显而易见。
2. 技术使用的改变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5G技术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从1G时代到5G时代人们的生活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5G的高速度、短时延、宽带宽为媒体进行新闻采集、制作与分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媒体发展提供了机遇。在这次的河南特大暴雨事件中,各大媒体通过超高清直播、3D演示短视屏、图文报道的方式让全国民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实时动态。
2.1 用户体验感增强
从7月17日开始河南遭遇强降雨天气,随着降雨量不断加大,事件引发全国关注。全国各地媒体都在对暴雨陆续报道。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中青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直播报道。央视网与中国电信一起打造的视频云网慢直播24小时专题直播降雨及救灾情况,让全国民众能通过移动端随时了解到灾情的最新境况。关于暴雨突袭的原因以及降雨量的变化过程,新京报动新闻、小央视频(央视网原创短视频)利用3D动画解析。这些技术的支撑让用户能以第一视角的角色沉浸到新闻现场,让现实距离遥远的新闻变得更加立体,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描述普及,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大于图文报道。各个社交媒体都在不断建设新技术,以此吸引用户。对于用户而言,只需要掏出手机就能在各个渠道上获得“动态”信息,这是一个极大的跨度变化,既节约了时间成本,也节约了空间成本。
2.2 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就本次央视网视频云网慢直播来说,中国电信(河南公司)在防汛重要地区建立的摄像头,央视利用“视频云+网+平台+终端”的技术将摄像头转为直播流,并通过云资源共享调动技术让慢直播可在电脑、手机、电视多终端播放。媒介资源的有效融合减少了生产成本,可以看到技术变革让万物互联成为现实,当互联网+遇上融媒体后,不仅打破了媒体自身领域发展的瓶颈,成果更是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多方面。媒体融合后可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分发的生产机制,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根据各个传播渠道的特点,针对性地对内容进行编辑,完成精准分发。实现高效传播。转型后,媒介的竞争实质变成了是否能第一时间把真实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推送到大众视野,他们接收后的效果又影响了二次传播,技术始终贯穿在整个传播环中。
3. 技术迅猛发展背后忽略的问题
3.1 内容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工作的重心都在产品内容上,为了真实还原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人们可以耗时几个月打磨出一篇深度报道。虽然文字篇幅长,但在内容质量上却是精品。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决策为何连连失误》获得通讯奖二等奖。此篇报道中心是淮北领导干部盲目下决策斥巨资造高尔夫球场,抹黑城市形象。人民日报驻安徽站记者历时两个月,采访了近150人,多角度收集资料才写出了这篇2000字的报道。当一股新兴技术引入到生产中时,在欢喜改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容,技术的诞生是为了更好的产出内容,不应该让内容来配合技术。传播既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如果形式创新,内容滞后,这样的传播没有任何意义价值。在传统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无论媒介以什么形态出现,都应该以内容为重。媒体不能为了品牌建设忽略内容,如果越过内容一味地追求技术发展,就会出现畸形的生产机制。影响传播效果,降低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
3.2 大数据隐私下的安全泄露
网络安全是大数据时代下重要守护阵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4日发布通告,滴滴出行APP因为存在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而被下架。全国5.5亿人都在使用的打车软件背后拥有的不仅是有用户出行的个人数据,还有我国发展结构的数据。可以看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并不占据主导权,甚至对自己的隐私数据没有保护防御机制。技术发展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盗取用户信息提供便利。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意识高的用户们在使用社交软件时,会选择关闭所有暴露信息的选项,比如在浏览网页时选择无痕浏览,刷短视频时会隐藏自己喜欢的内容。
3.3 信息茧房
开放的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形成的社群往往是以共同的内容目的索取或是相同的情趣、爱好、价值观聚集。社会关系网就是自己获取信息的基础资源,这样的做法可以节约成本,比如微信朋友圈就是获取信息的便捷途径,利用相关好友的动态分享来获取需要的信息,不用花费成本,但是需要构建社交网络,也就是你在添加的时候选择哪一类型的人,并且成为好友互相开放朋友圈。从个体的朋友圈动态来看,即便不是和自己属性相同的人,也会因为朋友圈长时间的态度观点分享趋于认同,前提条件是花费了时间去阅读。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处于社交网络之中。
高质量的社交网络在行为上确实为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但是在内容上,大家出于相同的观点看法而聚集在一起,在资源互换上很难拓宽到其他领域,时间累积就形成了信息茧房。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个体的自身特质等原因,比如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不同,或是所处的社交网络并不能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从而自发地向其它渠道寻找信息。
4. 技术发展问题的弊端对策
4.1 媒体内部的运营机制的自查
媒体应该正确使用技术,以内容为主技术为辅。产出对用户有价值、对社会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技术的使用,从业人员应该有精准的把控,他们充当着把关人的身份。不恰当的技术运用会打击用户媒体应用好感度,媒体内部对运营机制的自查能减少错误导向的发生,亦有益于公众的认知构建。根据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环境直接影响用户的认知构建,每个用户的认知构建都决定了他们在信息上的选择消费,信息消费对媒体的内容生产有刺激作用,它们之间的功能机制是双向的。
4.2 加大安全使用普及
数据和技术一样,以迅猛之势蓬勃发展。数据资源是社会向前推进的调动库,公众需要它。看似遥远的大数据其实每天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数据乘着快车向前奔进,公众的数据安全意识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这种发展鸿沟给了谋利者可乘之机。除了网监部门的监督以外,公众的安全知识应该普及,从技术角度出发打造一套更高级别的可供公众使用的数据泄露预判机制,安全问题就能得到改进。各媒体可以定期为用户分发安全使用科普,这样减小用户使用危险的概率,又在用户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4.3 提高媒介素养
面对海量的信息选择,用户在互联网的需求不同,个体的价值观也有差异。媒体根据用户画像等特点进行信息甄选,其核心价值在于内容的精准分发,用户对于内容的洞悉反馈为画像打下基础,同时强化和引导意识形态。为了避免信息茧房,用户和媒体从业人员都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技术与媒介环境、用户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用户作为关系的中心,内容和技术都是为用户提供服务,技术显然不应该凌驾于内容之上,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提高内容生产。没有内容的技术对整体的媒介形态来说是不符合主流的,只是一种加速分裂的工具。于生产者而言,如何运用技术、把控技术是一个挑战。在媒介环境中,用户的媒介素养、认知构建都影响着信息消费情况,技术是一种助推器,它的发展应该符合当下的传播态势。合理运用技术是为了促进构建高效优化的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
[1]廖佩伊.UGC、PGC的社交媒体内容生产方式比较[J].新闻研究导刊,2018.
[2]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张晨雨.探析5G时代媒介融合面臨的挑战与机遇[J].传媒论坛,2020
[4][丹]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黄兰,1998,女,汉族,贵州贵阳,硕士(研究生)在读,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新闻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