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
2020年8月,周旭离开奋斗了7年的百度。
按规定,她必须在3个月内处理掉手里的百度股票。这些互联网公司用于激励员工的限制性股票,是她在此兢兢业业工作7年的最好见证。因此,直到3个月时限的最后关头,她才依依不舍地将其卖出。2个月后,百度股价冲上270余元。周旭无奈地发现,这让她间接损失了近百万元。
但现在看来,周旭又成功避开了随后一年的中概股暴跌,成功“逃顶”。如今,大厂被裁员、降薪、股价暴跌等消息缠身,被裁员的忙着维权、寻找出路;留下的员工也绝口不提“躺平”“反内卷”,战战兢兢地把握住手里的工作;局外人则调侃着大厂“恭喜毕业”的言论。这一切,让周旭这些见证过互联网大厂“黄金年代”的人备感唏嘘。
时代的波澜壮阔,投射到每个人身上,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象。不久之前,年轻一代还掀起过“晒大厂工牌”的风潮。胸前的工牌,骄傲地称量着一个人的收入、社会地位和职业前景。而现在,随着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整个行业蔓延,这些曾经光鲜的奋斗者,变成随时可能被抛弃的成员。昔日笼罩在大厂上的光环,终究黯淡了下来。
大家开始相信,你再怎么兢兢业业、忠诚优秀,都是可被替代的,就像一只只蜂鸟,振翅悬停于空中。在这个不确定的、动荡变化的世界中,个体被连根拔起,“悬浮”起来,稍有松懈,薪资、生活、阶层、都将坠落山谷。
崔微静的书房里,摆了一排老东家滴滴出行发的玩偶,军功章一般,见证着她在公司燃烧的青春。
她过往9年的互联网生涯中,似乎每一次选择,都踩中了时代的节奏。2010年,互联网还处在PC时代,她果断从顶级会计师事务所跳槽到优酷,担任审计部高级经理。在共享出行大战最激烈的2015年,她又顺势加入滴滴,升至审计部负责人。这份工作,让她的能力、收入、视野都有了空前的飞跃。
职场的风光,没有降低生活上的失控感。家人生病需要照顾时,精力捉襟见肘的她,请个假都需要做很长时间心理建设。团队伙伴加班时,她连按时下班都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
2019年3月,不愿再自我拉扯的崔微静辞掉大厂工作,加入明亚保险经纪(下称“明亚”),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这次转型,她称之为“自己扳了一下人生的火车道”。
获得“新人王”称号、入职第一季成为明亚资深合伙人、第一年达成COT、第三年达成TOT……崔微静扳过车道后,她的业绩如坐上“磁悬浮”般增长。而保险经纪人的弹性工作时间,也让她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发展爱好。
如今,爱上脱口秀的她会不定期到酒吧说“开放麦”。站在几十个观众面前,她会把自己生活里的小事写成段子,用幽默表达她对人生和职业的思考。
产品运营经理,是互联网企业的关键岗位,郭家旗原来也是其中一分子。1990年出生的她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连手机号尾数都特意选了标志性的“1024”——计算机系统的存储进制单位。从校招进阿里,再跳槽到平安科技、字节跳动,郭家旗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大厂信仰”,目标明确、方向清晰。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行业,每天都是战斗状态,对速度的追求深入骨髓。员工就像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链条上的一颗颗螺丝钉,必须保持极度高效能的工作状态。那几年,夜里12点下班是郭家旗的常态,“大小周”制度也常常让人来不及恢复元气。朋友想约她吃个饭,即便“有幸”没被放鸽子,也要忍受她拿着手机,随时回复群消息的场景。甚至,她还会打开笔记本,在餐厅里旁若无人地敲起键盘。
“互联网追求效率,却也缩短了职场人到达瓶颈的时间”,郭家旗说,刚毕业那会儿好像有无穷的劲头,“通个宵”没什么影响。可随着年龄增长,她清晰感知到“拼不动了”。
2018年,她被送进医院动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手术。躺在病床上,她被一条公众号的留言击中:我们每天这么忙,到底在跟谁赛跑?在没完没了的加班中,很多人绝望地发现,互联网人不是干得越久越值钱。那条升值贬值的分界线,隐约间被划在35岁左右。年龄焦虑,成為弥漫全行业的集体症候。
郭家旗觉得,自己掉进了“工作洞”里——这是人类学家项飚提出的比喻:人们发疯般工作,就像跳进一个洞里,咬牙期待着数年后从洞里爬出去。他们坚信,幸福将在爬出洞穴那一刻到来。
幸运的是,她的手术很顺利,还有医疗险全额理赔。郭家旗突然意识到,保险这个有意义、有自由的行业,能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爬出“工作洞”的梯子?
花了5个月学习、纠结后,一直沿着大厂轨道行进的她调转方向,全职加入明亚。在强烈的目标感和执行力的驱动下,她的保险事业迅速取得正反馈,1年达成MDRT,第2年达成COT。当前,她打造团队的底层逻辑,正是借鉴自大厂的“中台”思维。她想要搭建一个敏捷高效的支持系统,支撑不同的伙伴以个性化的方式展业。
自律、自愈、自燃,郭家旗在保险经纪行业找到了价值与光亮。
网络上一直有个争论:年轻人该去一线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发展。对此,祁一鸣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位在北京城长大的年轻人“逃离”了一线城市,把家安在成都,过上了不那么“卷”的生活。
这个决定,一如9年前她从腾讯裸辞时的果断。2013年5月,祁一鸣走出腾讯大楼,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旅行。
回国之后,不再想做开发的她,放下了7年的技术背景,同样也放下了“一行代码影响100万人”的成就感,放下了改漏洞到凌晨4点的疲惫。她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当30岁的她决定做保险时,家人非常不理解:“辛苦把你供到复旦,不是让你去卖保险的!”这句话,反而激起祁一鸣改变大众对保险认知的责任感。可在执拗之余,她也有自己的顾虑。自己内向、脸皮薄,到底能不能干好保险?
“要不把保险当副业?”纠结的半年里,她不但没怎么谈客户,还一直在找退路,一年下来,做保险的收入还不到10万元。可经历数次面试后,她终于意识到,“传统职场没有我理想的工作,只能靠我自己创造。”
认清现实的祁一鸣开始发力,每天花十几个小时查资料,把复杂的保险知识充分内化,形成自己的逻辑和方法论,再将抽象的保险理论图表化。2周后,祁一鸣打磨出了一套深入浅出的视频连载课。
当时,很多人给她泼冷水:“身边都是求着你买保险的人,谁会花钱听保险课?”但她相信这套课程的价值。课程最早以188元的价格登陆网易平台,1个月后摘得“网易金云奖·最佳人气讲师”称号。2个月后,母婴平台“年糕妈妈”看到祁一鸣的潜力,便邀请她为其定制一套课程。课程上线后,爆卖5 000余套。
靠这门精心打磨的课程,祁一鸣放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借互联网积累了第一批客户。第2年,她的收入突破百万元,是之前在互联网行业的3倍。更重要的是,她用这个过程将自己的目标、优势、不足带入保险中验证,在知行合一中完成自我身份确认。
今天的祁一鸣,已经连续3年达成COT,同时还组建了“R&F”经纪人团队,现已发展到100多位成员。“R”即Rich,意为富足,“F”即Free,代表自由。这是团队最朴实的希望:有不局限于格子间的肉身自由,有底气拒绝不喜欢的事的财务自由,更有追求精神成长的心灵自由。
祁一鸣用自己的故事证明,即便不用身边的资源、没有销售经验,只要能将自己的专长与事业相结合,一样能做好保险经纪人。
在祁一鸣的示范下,同样在腾讯任产品经理的张雨涵,也被带入保险经纪行业,成为“R&F”的联合创始人。
张雨涵转型的她源于28岁那年的迷惘。
当时,张雨涵原来的项目面临多次调整,项目组和负责人被换了几轮,项目方向3个月一变。项目组成员人人自危,都在相互争抢眼前利益,做事的人越来越少。
这种局面持续了近半年,张雨涵开始反思,“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终有一天会被淘汰出局。”她心里清楚,现在的薪酬和生活水平,随时可能降下来。
张雨涵是个有危机意识的人,遇事喜欢多想一步。有一天在她下班的路上,这位压力重重的职场人,突然想到自己并没有保障,一直在“裸奔”。她马上找前同事祁一鸣配置了保险。
出于好奇,张雨涵还跟祁一鸣去听过明亚的培训课。她发现,明亚不太像卖保险的公司,这群经纪人也不像卖保险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擅长且舒适的方式,充当专业的家庭风险顾问。
在张雨涵看来,这份用专业说话,提供靠谱服务的工作,不仅价值感强,还蕴藏着很大的机会。于是,她从大厂裸辞,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
转型的第1个月,是她最焦虑,也最充实的1个月。她每天都要自我追问:学了多少专业知识?什么时候可以靠保险养活自己?
那时,她每天5点钟起床听课,入行第一个月,就超前完成了前3个月的所有课程培训,还在业余时间考了RFP(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证书。此外,张雨涵采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将学过的内容充分理解,并通过公众号等平台持续输出。
她明白,内向的她很难像传统意义的销售一样,主动约别人吃饭、逛街聊天,再抓住一切机会强推保险产品。她“剑走偏锋”,用网络科普的方式,获得了她的第一批客户,他们95%以上都是陌生客户。
产品经理工作培养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让她能“穿过”网线,精确捕捉这些没见过面的客户的需求。而张雨涵展现出来的专业能力,也获得了客户的充分信任。就这样,0资源、不擅社交的她,连续3年达成COT,做到了“Rich和Free”。
保险经纪人事业,是她们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人生不只是线性单向度地前行,而是不断重塑自己的过程。必要时,给自己一个新支点,增加一个新杠杆,撬动自己的能力边界,就能在突破职业瓶颈的同时,练就快速转身的本领,获得应对不确定的底气。人生,将以不同的姿态展开。
在成为明亚保险经纪人之前,周旭在百度基础架构部(原系统部)担任了7年项目经理,负责百度服务器产品的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质量管理和数据平台搭建。这期间,有数家大厂抛来橄榄枝,甚至开出涨薪60%的条件,她都不为所动。直到遇到明亚,她才义无反顾地走出曾工作7年的地方,从一个管理供应商资源的“超级甲方”变成一名代表客户利益的保险经纪人。
其实,她想去干保险的念头在心里酝酿了3年。这3年中,出于对百度的认可与忠诚,她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和百度奉行的企業文化“简单可依赖”一样,周旭豪爽又细心,在职场是个专业、靠谱、能解决问题的角色。合作链条上的伙伴,都很愿意和她合作,只要看到项目牵头人是周旭,就会把资源倾斜过来,配合她一起把项目落地。
靠着这份独当一面的能力,周旭在百度大部分时间的绩效考核都名列前茅,她也拿到了丰厚的年终奖金和可观的股权激励。这和她的专注和坚持是分不开的。
2014年,百度一批X86服务器常出现散热不畅、故障率升高问题。这批服务器采购自某国际巨头,是百度的战略级供应商。故障出现后,这家供应商数名外国专家造访百度,以咄咄逼人的态势,要求进入百度数据中心调查,以证明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
这起风波,事关一家企业的尊严和话语权。
那时,刚加入百度不久的周旭发现这件事有很多问题点,便向领导申请处理这起争端。她东拼西凑地拉出几十万条数据,并手动对质量数据展开多维统计分析。2天后,她揪出了真正的故障原因:供应商的一款硬盘出现了批次问题。
终于,在周旭严谨而翔实的分析报告面前,这家供应商低下了头,承认是其产品的质量问题,并承诺整改完成后赔付1万片硬盘。
如今,周旭将这些年的积累带到了保险经纪行业,展现出浓浓的“技术范”。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她面对每一个服务流程都和以往一样专注、细心,用高效的工作习惯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带给客户一份安心的保障。同时,她也靠自己的专业和踏实,在新赛道证明了自己的能力:2020年,作为新人的她,仅4个月便达成MDRT;2021年,她用3个季度达成COT。“这项据说全行业达成率不足0.01%的标准,我做到了。”周旭平静的话语背后,是收获的欣喜。
尽管已经离开华为,但牛亚芬在这家科技巨头锻炼出的行事风格和工作逻辑,将受用终生。从四川大学硕士毕业后,牛亚芬曾在华为总部任HR。以往的工作中,她习惯将工作的待办项合理拆分,并做好优先级排序,在关键项目表中节节达成。目标与执行管理,是很多大厂人的基本职业素养。
在张雨涵看来,产品经理每天研究的是用户的痛点、爽点与痒点,保险亦需要找到用户的需求,解决他们的担忧,两种工作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现在,她的保险方案讲解保留着“腾讯风”,沟通干净利落、深入浅出,追求精准还原事实,给客户可预期的结果,很少出现传统的销售“技法”——一些可有可无的寒暄,一些真真假假的赞美,一些不知所谓的话术。
崔微静在新媒体平台上都自称“味精”。如今,像她这样从大厂转型而来的经纪人,正如味精这样的提味剂,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不一样的滋味。
崔微静在滴滴工作时,尤其注意将经验系统化。她曾和同事一起,探索审计自动化、风险监控指标线上化系统,让滴滴在这个议题上走在了当时互联网行业的前列。如今,她带着这份思考进入保险经纪行业,将结构化思考、系统化做事的逻辑复制到保险行业。
成立“冷静保研究所”团队之后,崔微静发现,新人加入团队之初,需要向前辈请教很多问题,这很容易让管理者“信息超载”。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经常重复出现,那能否用智能化的方式,将其变为一个自动问答系统呢?
2021年,崔微静找到一位前同事,请他给团队设计一个智能程序。当新组员遇到问题,可在微信中提问,一些共性的、知识性的问题随时都能得到解答。崔微静和这位程序员给这个系统设定了一个狗的形象,取名“望望”。“望望”的编写并不复杂,但要花大量时间整理知识库,将日常工作的经验系统化,并适应新人学习和培训的场景。这些工作,让崔微静觉得保险经纪行业有很强的延展性,有太多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尝试,能够让她一直保持新鲜感。
有了这个小而美的系统,团队内训的效率大大提高。组员们对“望望”的使用频率越高,“望望”的功能也会不断迭代优化。未来,待“望望”的功能足够完善和稳定之后,在开放包容的明亚,崔微靜还可能把“望望”推广到更广的范围。
这就是崔微静的方法论。做事前,她常问自己一次:这件事能不能形成模板,能不能分解,能不能用软件工具更快处理完?这种在大厂长期训练中固化下来的思维,背后考验的是人对复杂事件深度分析、拆解能力。如此,才能提炼出共同的方法论——做事的逻辑。
如此,身为团队长的她虽事务缠身,却依旧能够头脑清醒、轻松自如地控制和处理一切。
在明亚的引领下,保险经纪人正在变成一个时尚的职业。这是个兼容性很强的职业,它不会将不同背景的人切割成登高等宽的“工业品”,而是让其他行业的成员进入后,依然发挥自己的专长,并用较高学习能力补足知识上的短板,让自己变成“一超多强”的存在。这就像一个企业上市的过程,个体能力经由保险杠杆被空前放大。
戴雪华正是这一效应的代言人。2021年10月,她入职明亚之后,用两个月时间达成COT,1个月时间开出15张百万元级保单,见证了明亚经纪人的“火箭速度”。
2003年,戴雪华来到上海闯荡,进入服贸行业,参与一家海外公司中国供应链基地的建设。后来,戴雪华看到服贸行业的局限性,希望借知识之力谋求转型。
戴雪华坚持了3年,才考进香港大学—复旦大学IMBA项目。在这个课堂,她接触到太多有能力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他们彼此点醒,互相启发,“我的格局和视野一下就打开了,甚至着装和气质都变了!”聊起那段时间的成长,她依然很兴奋。戴雪华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但她清楚,这种性格会让自己受限,必须做出改变。
于是,戴雪华抓住每个机会上台发表观点,勇敢与人沟通、碰撞思想,还当上了项目大使团副主席,活跃在各个社团。在这些刻意练习中,她勇敢走出舒适区,迅速成长。
自律、积极、热心的她,在复旦校园里收获了很多朋友,也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学习结束后,她受邀成为上海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执行副总裁,又在2014年底,加入天弘基金大树财富上海中心任财富经理,正式跨界到金融行业。
加入天弘基金后,戴雪华更显自律、勤奋。她开始疯狂拜访客户、出席行业活动、研究各项产品,每年都能拿到“Top Sale”荣誉。2017年,公司因戴雪华业绩突出,破格提拔其担任天弘基金上海三中心总经理。她终于在金融行业崭露头角,绽放光芒。
2020年,戴雪华女儿即将参加中考,她决定自己停下来,认真陪孩子打完这场重要性不亚于高考的“战役”,也作为一位母亲因事业疏于照顾女儿的补偿。此时,有意转行的戴雪华在朋友圈中发了5 000份调查问卷,请大家给出建议,在创业、公益、保险经纪人3个选项中,她更适合哪个方向。
让她意外的是,有85%的朋友支持她做保险经纪人。一番考察后,戴雪华决定加入“更对脾气”的明亚。当时,有同行以100万元“津贴”为条件邀请戴雪华加入,都没能让她动摇。“我这个年龄,做选择必须慎重,千万不能选错。”
成为保险经纪人后,戴雪华拿出100%的热情,学习保险新知,积极开拓客户。在她心里,有对目标热切的渴望,有十足的内驱力,更有她笃信的观点:努力,就是最有效的能力和方法论。尽管转行之前她就有着良好客户资源的优势,但只在初入行时起“唤醒”作用,而要达到长期的绩优,依然要保持长期的学习、勤奋的汗水——类似那1万小时定律。
再回首,那些拼搏岁月里走过的弯路、穿越的迷雾、沾染的尘土,如今都已成为征途。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刻在每个明亚人脑子里的观念。
2019年8月,崔微静约见了一位客户。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很投机,客户也很认同崔微静给出的方案。当她们确定好投保方案,崔微静准备离开时,客户突然叫住她:“我怎么给你钱呢?”
“保费存在卡里就可以了”,崔微静微笑着回答。
“我是指我们交流这一个多小时的咨询费。”
这番对话,肯定了崔微静服务的价值,更让她备感温暖:“市场上是有很多人愿意为知识付费、为优质服务埋单的。”
2017年,牛亚芬回到成都做起了全职妈妈。在给家庭配置保险的过程中,她了解到保险经纪行业,而明亚开放包容的氛围,能够让她在家庭与事业间求得平衡,这激起了她试一试的想法。
加入明亚的那年,她就以优异的业绩荣升经理,第3年,她成为总监,创办“心至保险事务所”,开启“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从业至今,不论是她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认知眼界还是销售能力和技巧,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明亚的5年时间中,牛亚芬已经协助3位客户完成重疾险理赔,理赔金额超过150万元,理赔病种包括恶性肿瘤、恶性葡萄胎等。每一次理赔,牛亚芬都全程陪在客户左右,协助客户第一时间拿到理赔款。
看着客户经历病情折磨后,收到来自保险的一丝安慰,牛亚芬很欣慰,也很自豪。保险这项向善的事业,激发她以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在她看来,做保险不能总想着如何达成业绩,更要关注为什么选择这份事业,这种内心价值的确认,是一件更要紧的事。
在牛亚芬的经纪人生中,她也借帮他人解决“急难愁盼”的成就感,填补了日常工作的迷惘与困顿。借保险之力,丰盈自己的内心,这正是自洽人生的展开方式。
在大厂,郭家旗的成就感是产品上线、项目完成的集体荣誉感,而在保险行业,她的价值体现在真正帮助具体的人的成就感,更直接,也更加厚重。她曾为一位34岁的男士配置保险方案。在核保过程中,客户被查出有一次异常就诊记录,病例上赫然写着:患者自述出现血尿。保司查到病例后,直接给出了拒保意见。这意味着,这位男士以后的健康险都很难买到了。
事实上,这个就诊记录就是一场乌龙。那年,客户突然发现尿液变成了红色,而没有医学常识的他,并未将其和前一天吃下的大量火龙果联系在一起,便火速跑到医院就诊,留下了上述就诊记录。
但保司并不认可这些理由。可让一个34岁的健康人永远失去保障机会,郭家旗无法接受。她耐心和保司沟通,希望保司让客户复查,再给出承保意见。在她的努力下,保司同意客户体检,并采取加费承保方案。接下来,郭家旗又指导客户去医院体检,并一句句教他与医生沟通的方法……反复跟进、沟通1个半月后,保司终于同意该客户标体承保,免去加费。
这份获得感,足够支撑她未来的经纪人生。
转型,不仅仅是收入、职级上的攀登,更是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充实,一份社会认同和心灵归属。保险深处的那份善意,正是心中的价值支点,让她们有条不紊地奋斗前行,从容舒展丰富人生。
如今,互联网大厂的裁员风暴似乎愈演愈烈。京东裁员、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等词条纷纷冲上热搜,在疫情的笼罩下更显得人心惶惶。
互联网会成为下一个传统行业吗?就像90年代的土木工程和新世纪初的外企光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以倍速快进,长得着急,忙于长个子,裤长总是追不上身高,身体长得不够结实。很多时候,会出现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版图快速扩张,业务方向不实的境况。如今,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意味着很难再回到当初那种快速而疯狂的造富状态,发展进入理性、健康的阶段,红利渐渐归于平静。
这些消失的红利,特指那些大厂中边缘化、不赚钱的业务。如果说大厂是一艘主航道上行进的邮轮,那些支线业务就是一艘艘小艇,负责多个方向探寻业务开拓的可能。这些游走的小艇,只有极少数能满载而归,其他大多数有去无回。它们遇到暗礁时,被抖落水中的大厂人需要爬到下一个有成長性的行业,“打捞”自己。
牛亚芬认为,在标准化流程、成熟体系下,大厂里相当一部分人都可以被随时替代。勇于走出来的大厂人,往往能凭借其优秀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方法,在市场上闯出另一片天,“不要被自己的优秀所困”,牛亚芬说,与其被时代推倒,不如寻求自我颠覆,一步一个脚印,在时代的潮起潮落中把稳人生之舵。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做保险经纪人”,祁一鸣说,保险行业不是逃离现实的“避难所”,而是梦想家的新天地。曾经,祁一鸣也害怕公开分享,抗拒主动约人聊天,如今的她,经常在讲台上分享,一讲就是3个小时;以往,她也认为自由职业无比轻松,后来她发现,勤奋,依旧是成功路上最有效的打法。
坦诚地说,她的团队也保持着20%左右的人力流失率。他们或没有真正认可保险的价值,或留有退路,并未尽全力。在她看来,那些目标感强、执行力高的人最适合做保险经纪人。在互联网行业大变革的背景下,会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保险经纪行业。他们一旦想清楚、下决心转变轨道,就能迅速成长,持续进步。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提出,世界上有两种游戏,有限的游戏有明确的规则和边界,如传统职场内一级级向上攀爬,终有尽头;无限的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抓住了需求的内核,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保险经纪人正是关于个体成长的无限游戏。
当下,保险是正在兴起的金融工具,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保险经纪行业,投向明亚,主动求变,将一场“淘汰赛”变成一出“进化论”。
今年初,戴雪华受邀在明亚上海分公司做了一次演讲,分享自己的转型与成长之路,会场座无虚席,互动热烈。这对并不擅长公开发言的她来说,又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心态的破冰。
从“沪漂”到保险大咖,一路走来,戴雪华就是靠这些关键抉择,实现了人生的非线性跃迁。在她看来,成长既要依赖自己的拼搏和技能积累,更有赖于大系统、全行业的红利。“选择决定命运,认知决定选择,只有梯子搭对了墙,努力攀爬才有意义。”戴雪华动情地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这些定与静、动与变的抉择中,藏着迭代人生的底层算法。
(注:MDRT、COT、TOT均为寿险行业“百万圆桌会议”入围标准,也是保险营销员能力与收入的证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