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波
在贝森老师的小学课堂上,那些拼写正确、课桌整洁或者举手答对题的学生通常都会得到一个奖励,那就是黑板上会写上这个学生的名字,然后在名字前面画上一颗大大的星。可是班里有个叫罗丝的女孩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一颗星,因为这个女孩上课的时候总是爱做白日梦,还喜欢乱涂乱画。
罗丝是如此渴望得到老师黑板上的一颗星,以至于她在课堂上总是想方设法地表现自己。数学课上,她积极跑到黑板前边写出问题的答案,可答案还没写完,贝森老师就喊:“罗丝……”原因是罗丝写出的问题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英文课上,罗丝朗读课文,但只读了一行,又被贝森老师打断了,老师说:“我想听到你洪亮的声音。”可是罗丝觉得自己已经读得够大声了。
这本由美国作家兼画家詹妮弗·K·曼创作的名为《我永远也得不到贝森老师黑板上的一颗星》的绘本,如果去掉主人公的外国名字,你肯定认为描写的是一个我们中国课堂上的教育故事。看来,用在孩子的姓名前后画星星或贴小红花的方式奖励表现好的孩子,并不是我们中国教师的专利。
怎样鼓励、激励和帮助孩子,是每一位老师的教育必修课。然而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很多老师却总是习惯性地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看不到那些学科成绩较差的孩子的其他优点。甚至长期以来,我们个别老师总是把那些热爱体育、音乐的孩子视为不务正业,对在课堂上像罗丝这样经常走神做白日梦或很少答对问题的孩子,批评的语言往往十分尖锐,眼神也像刀子一样锋利,仿佛天底下对学生来说只有考试成绩一件事最重要。当然,也有个别老师最后对这些孩子放弃了,干脆不管不问,既不详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更不去深入了解可能造成学生问题背后的家庭因素。
《泰迪的礼物》是让我每每读起来都热泪盈眶的绘本故事。故事里的泰迪是一个邋遢、上课不专心的小男孩,汤普逊老师在刚刚接手这个五年级的班时,很喜欢用粗红笔在泰迪的考卷上画大大的叉,然后在最上排写个“0分”!当老师用疏离冷漠的态度对待泰迪,其他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没多久,泰迪就成了全班最不受欢迎的学生,他知道老师不喜欢他,但他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汤普逊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
绘本是文字讲故事,图画也同时在讲故事。所以在读《泰迪的礼物》时,文字故事之外的图画也特别地打动人。比如当故事讲到泰迪不受老师、同学喜欢时,我们看到图画中校园里的学生都在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快乐玩耍,唯独那个头发散乱的男孩子孤独地坐在校园的大树下。老师们是否可以观察一下,在我们的校园里,是否也存在像泰迪这样不被老师待见,同时被同学们排斥的另类孩子呢?
让汤普逊老师无意间了解泰迪的,是某一天当她检视班里每个学生以前的学习纪录时,意外地发现了泰迪之前老师的评语。一年级老师:“泰迪是个聪明的孩子,永远面带笑容,他很有礼貌、作业很整洁,他让周遭的人很快乐!”二年级老师:“泰迪很优秀,很受同学欢迎,但他的母亲罹患了绝症,他很担心,家里生活一定不好过!”三年级老师:“母亲过世泰迪一定不好过,他很努力表现但父亲总不在意,若再没有改善,他的家庭生活将严重打击泰迪。”四年级老师:“泰迪开始退缩,对课业提不起兴趣,没有什么朋友,有时在课堂上睡觉。”
读完以前老师留下的评语,汤普逊老师才了解了泰迪的困境,但是她仍然认为,对泰迪来说,留级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直到寒假前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决定。
在放假前一天,学生们给汤普逊老师送上各种各样的礼物——礼物都用缎带及包装纸装饰得漂漂亮亮。她一一拆开礼物,大声念出卡片上的内容,大家都很开心。最后,汤普逊老师拿起一个用日用杂货店的牛皮纸包起来的礼物,上面写着:“送给汤普逊老师——泰迪敬上。”汤普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拆开泰迪的礼物,发现是一条假钻手环,上面还缺了几颗宝石,另外是一瓶只剩四分之一的香水。孩子们开始悄悄地嘲笑起来。这时,汤普逊老师惊呼礼物很漂亮,她戴上手环,在手腕上还喷了一些香水。
放学后,泰迪留下来,走到汤普逊老师身边说:“老师,你今天闻起来好像我妈妈喔!”这句话让汤普逊老师在泰迪走后整整哭了一个小时,她很惭愧以前不了解这个男孩的处境。就在那一天,汤普逊老师忽然认识到,“教书”不仅仅是教阅读、写作和数学,更重要的是“教育孩童”。于是,从新学期开始,汤普逊老师特别关注起泰迪,而泰迪的心也好像活了过来,逐渐成了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若干年后,泰迪作为医学博士毕业,汤普逊老师受邀出席了泰迪的婚礼,并坐在属于新郎“母亲”的位置。师生深情地拥抱,泰迪告诉汤普逊老师,是她让自己“觉得很重要”,“有能力去改变”;而汤普逊老师则热泪盈眶地说:“一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该怎么教书。”
《泰迪的礼物》真的是一个老师常读常新的故事,它促使每一个老师都深深思考,我们有在“教书”吗?我们是否真的会“教书”,让自己成为每个遇到的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其实作为一个老师,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一个好老师还需要有教育智慧。《我永远也得不到贝森老师黑板上的一颗星》的作者詹妮弗·K·曼还创作了另外一本绘本,叫《尼尔森老师不见了》,故事非常有趣诙谐,描写的就是尼尔森老师对孩子们很温柔,结果全班同学都不买她的账,课堂上整天乱哄哄的。有一天,尼尔森老师把自己打扮成巫婆的样子,假装顶替尼尔森老师上课,开始对全班同学认真、严厉起来,结果班上的秩序忽然好了起来……
教育之所以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因为“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读一些儿童绘本尤其是描写老师的绘本故事,一定会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学会更多科学认识儿童、理解儿童和教育儿童的方式、方法。
在《我永远得不到贝森老师黑板上的一颗星》的故事最后,我很高兴地看到了贝森老师终于发现了罗丝的艺术特长,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上了罗丝的名字,并让罗丝在自己的名字前画了一颗大大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