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鹤翔九天 志在千里

2022-05-13 12:50:36陈诗蔓
海峡姐妹 2022年5期

文/陈诗蔓

人物名片

于新

1984年生,福建罗源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擅长于圆雕、浮雕等技法,花鸟、花篮、雅玩、印章等题材。2020年被评为“福州寿山石雕刻新锐人物”,在福州晋安区第三届寿山石雕刻大赛中荣获十大新秀。

鹤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公认的“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在传说中,鹤是神仙的坐骑,有着忠贞不二的情感,翔于九天之上;在生活中,鹤是隐士的象征,远离纷争、遗世独立,仰天鸣叫却能振动四野;在文化中,鹤又是长寿健康的代表,常与松树相伴。

在寿山石的众多题材中,对于鹤的具象刻画并不多。古人在雕塑艺术上更加钟爱人物及古兽题材,延续至今。但在寿山石界却有一人,自从艺起便坚定地选择花鸟题材,全身心地在吉鸟与花卉的意境中摸索探求。“我大概是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跟着舅舅学艺,从最基本的磨刀、修光、打坯开始,慢慢地与寿山石培养起默契。”

题材方面,于新选择花鸟为主要创作内容,刚开始或许是受到舅舅启蒙的影响,但是随着越来越了解,创作越来越深入,也就越来越喜爱这个题材。

富贵吉祥 (寿山鸡母窝石)

“我更喜欢雕鹤,是因为有一回在动物园中看到它振翅飞舞的模样,那种欲乘风归去的超脱姿态,我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便想用刻刀来记录。”故而他创作的鹤或是展羽待翔,或是闲庭漫步,自有一种潇洒气度流露而出。

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但雕刻花鸟的大家众多,少有以鹤雕出名者,其身形多出现于绘画艺术之中。初学时于新难以掌握鹤的比例,便观摩冯久和大师的作品创作,后拜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门下,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他对前辈心存感激。

但要想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名师的指导只是其中的助力,还需依赖于自身的体悟与创作。书画是很多艺术家汲取养分的渠道,也是于新灵感的来源。众多古人作品中,宋徽宗的《瑞鹤图》表现了那个时代恒瑞祥和、海晏河清的审美,最能引起他的共鸣。

锦上添花 (寿山杜林石)

贺寿千秋 (寿山坑头石。获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瑞鹤图》采用的是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在构图上打破了常规花鸟画的模式,与风景相结合,营造出诗意的境界。于新在创作中也极为注重对于场景的刻画与搭配,尽管只是简单的巨石,或是陡峭的山峰,或是遒劲的松枝,便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将爱好当作事业是一件美妙的事。当被问询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新表示将继续于寿山石的花鸟世界中深耕,提升雕刻技艺,拓宽创作领域。

长路漫漫,未来可期。锲而不舍,相信终有回报。(本文配图均为于新寿山石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