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林省方志中的八景诗

2022-05-13 13:16王立洲刘美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八景吉林吉林省

王立洲 刘美华

摘要:吉林省的方志中记载了众多八景诗,这些诗歌主要记录了吉林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不仅具有文学魅力,还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吉林文化息息相关,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吉林的风土人情。通过对吉林八景诗的分析,结构吉林八景诗的景观建构,解析吉林八景诗的构景理念,可以认识吉林地区突出的自然风貌,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使人们对吉林省产生新的认识。

关键词:地方志 八景诗 八景文化 景观建构

历史学家顾颉刚有这样的论述:“惟方志中,纪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纪政治,则有户口、田赋、物产、关税;纪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寺观、祥异;纪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可见,地方志确实合乎“一方之全史”的称号。而在地方志中,八景和八景诗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其构成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其他地区相比,吉林省方志中的八景诗很少受到人们关注,学术界没有人对此展开过讨论。对于大多数吉林省的人来说,“吉林八景詩”也是相当陌生的一个词汇。为便于人们了解吉林省旧时的山水面貌,同时也是为了填补吉林八景诗研究的空白。本文兹对吉林省地方志中的八景及八景诗作初步分析,以阐释其地域属性和价值。

一、八景诗与八景文化

“八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指一个地区内,八个或八个以上能代表该地区地域文化特征的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八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遍及全国。围绕八景现象,还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八景诗就是其中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要想了解八景文化,首先要了解它的起源。“八景”一词最早是道教用语,指口、鼻、眼、耳等器官,或是指修行受仙最佳的八个时节。根据目前可考的古代文献,宋代画家宋迪“潇湘八景图”的m现,是“八景”一词第一次与道教脱离关系。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①书画家米芾为之而作的《潇湘八景诗》是最早的八景诗。此后,便有文人争相效仿。明清时期,八景文化达到顶峰。明万历年间,朝廷下令命各地定出“八景”,迅速推广了八景文化。到了清代,“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十景诗”②。修志者也特别重视“八景”,方志中记载的名胜古迹常以“八景”为装点,八景诗也被收录到艺文志内。八景诗,顾名思义,是根据地方八景所作的诗歌。八景诗因八景得以形成,同时也为地方八景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二、吉林八景诗概述

(一)吉林八景诗的地理分布

经查阅吉林各地方志,所收录的八景诗约有168首,其中东丰八景诗8首、抚松十景诗45首、海龙八景诗40首、珲春八景诗13首、辉南八景诗24首、临江八景诗16首、通化十二景诗22首。从上可以看出,吉林八景诗的地理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有八景诗的地点集中在吉林省东南部。这种现象与吉林省东南高、西北低的地貌有极大关系。以中部的大黑山为界,吉林省可分为两大地貌,东部是雄伟的长白山丘陵地,中西部是微波起伏广阔的松辽平原。而且,吉林省的水资源也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与吉林省中西部的平原相比,东南部山川密布、林木繁茂的地理条件激发了八景诗作者的创作灵感,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良好的地理空间。

(二)吉林八景诗的内容特征

1.带有浓重的北方地域特色。吉林八景诗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带有浓重的北方地域特色。首先表现在雪景的频繁出现,雪景是北方的典型景观,在吉林省各地的八景中,都有以雪景构成的景观,如东丰八景之“西崖积雪”,抚松十景之“白山积雪”,海龙八景之“梅河晴雪”,等等。吉林各地的文人不约而同地选取雪景,作为本地最具特色的“八景”之一。

这种现象是由吉林省地处北方的地理环境所致。吉林省位于我国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且寒冷,这种极端的气候也造就了南方所无法拥有的冰雪奇观。雪景是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而八景诗又是一种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学样式,因此雪景在吉林八景诗中占有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便不言而喻了。在寂寂寒冬中,皑皑白雪是最具诗意的景色,尤其是山顶积雪,更是一道独特的景观,满覆白雪的高山更显雄伟壮丽。

吉林八景诗带有浓重的北方地域特色还表现在山的比重较大,而且大多是以一种严峻巍峨的姿态出现。在吉林省各地的八景景观中,以山为主景观或是以山为构景要素的景观有二十多处。而将渡口景观都包含在内,水景也仅有十几处,并且,描写山景的八景诗大都主要突出山的高伟雄壮,体现出鲜明的北方地域特色,具有不同于南方的雄浑之美。

2.人文景观比例较高。吉林八景诗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描绘的内容较多是人文景观,像东丰八景、抚松十景、临江八景等,人文景观的数量占到一半。其中描写渡口活动的八景诗为数不少,在夕阳的照耀下,渡口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事虽至常,景则第一”。辉南八景中甚至有“紫岭行人”一景,“四达之涂行人如织,青烟紫霭之中,朝往夕来,自城上望之,宛然一帧生动图画也”。

与南方八景诗相比,吉林八景诗人文景观众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势地形的影响,吉林省山区约占总面积的33%,丘陵区约占6%,台地区约占19%,平原区约占42%;至于河流,有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五大水系。再看南方地区,以浙江省为例,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74.63%,从北到南有八个主要的水系,钱塘江、瓯江的流域面积超过了一万多平方公里,在自然山水的数量上,吉林省无法与南方省市相较。二是吉林文人对当地淳朴白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吉林省地广人稀,生存空间大,民众生活压力较小。吉林八景诗中所描述的垂钓、泛舟、耕耘等活动,正是当时吉林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当地官员和文人们饱含感情地将这些生活场景记录下来,期望吉林的生活永远都能处于这样平凡而幸福的氛围中。

三、吉林八景诗的景观建构

吉林八景诗的景观建构过程,隐含着作者对景观的诠释和寄托,认识这个过程,便可以了解当时吉林文人的思想观念。

(一)山水天成

自然景观中的山与水一直是中国传统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八景而言也不例外,山川湖泊构成了吉林八景景观的基本骨架。

1.山水与动植物的结合。山与植物的结合,让景观更有层次感,山所使人感到的坚硬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植物景观的柔和感,同时也使植物显得更有生命力。东丰八景中的“龙山红叶”、临江八景中的“猫山耸翠”都是这一类景观构成。“龙山红叶”是取青龙山秋季层林尽染的景致,层层叠叠的红叶给青龙山披上了瑰奇绚丽的光彩。而选择“龙山红叶”作为东丰代表性的八景之一,不仅只是出于其值得观赏,“青龙高卧临溪水,一任渔樵醉此中”,这一景致也隐隐展现出一种历经百炼之后的豁达。

除了植物,还有山水与动物相结合构成的景观。例如,珲春八景中的“星泡珠光”.指的是珲春河南像成串的珍珠一样串连在一起的七个水泡,水泡中多產珠蚌。《珲春县志》内有相关记载称冬夜在水泡冰下,有时候会闪出红光,能照亮半个水泡,当地的官员和文人们便在八景诗中记录了这一罕见的景象。

可以说,通过山水景观与草木动物相结合来进行描写,不仅构成了吉林八景诗主次分明、景色突出的画面,使山水植物都栩栩如生,而且也从侧面记述了该景地的物产资源。丰富的特产是表达景观地域性的重要元素,也是体现景观特色的代表性元素之一,因此,在进行构景时,吉林八景诗的作者便将对动植物的描写纳入诗歌当中。

2.山水与观赏时节的结合。吉林各地八景诗的景观命名中,常加入“春”“夏”“秋”“冬”等季节词,以突出八景观赏的季节性特征。如抚松十景中的“笔架寻秋”,海龙八景中的“杏岭早春”等。吉林省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四季分明,同一个景点在不同季节的可观赏程度可能会有很大差距。吉林八景诗作为被地方官员与文人有意打造出来的八景组诗,无论是引导当地民众闲暇之余相约游览,还是对外展示吉林最具特色的美景,都考虑到选取该景点最适宜观赏的时间来进行景观构建。

(二)气象变幻

1.天气变幻。吉林八景诗除了描绘山川草木等自然风光外,对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也有一定关注。通过对吉林八景诗的归纳分析发现,在描写天气变幻的这一类八景诗中,不少文人会选择“云”这一自然现象作为造景要素,如抚松十景中的“仙洞生云”、通化十二景中“北岭耕云”等,最独特的当属珲春八景中“仙峰云笠”一景,晴明之时也常有白云笼罩山顶,十分壮观。“云”之所以频繁出现在吉林省各地八景诗中,是因为吉林省纬度高,云距地面的高度比南方低,云又是随时作幻,或是缭绕在高山之上,或是云起峰腰,布景至奇。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对虹、雨、霜、蜃、冰、雪等独特的自然现象的描写。

2.日月变化。在吉林八景诗中,以太阳为景观的,主要是以夕阳的形态进行构建。此外,日出时,由于空气散射而形成的霞,也在这里一并进行讨论。

吉林八景诗中主要景观是霞的有两处,即辉南的“凤岭朝霞”和通化的“西山早霞”,云霞漫漫,的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只写霞与全国各地的八景相比,未免缺乏独到之处。而作者仍将“朝霞”列为八景之一,是因为日出常常让人联想到希望,吉林八景诗的作者取朝霞灿烂、豁人心胸之意,将霞光与百姓生活相联系,最终写出了“满街楼阁辉金碧,近水山林现玉容。盛世来仪曾献瑞,人民三祝拜尧封”此类的诗句。

日出时的朝霞给人以充满希望之感,但在吉林八景诗中,与之相对的日落时的夕阳,却没有人们预想中的伤感与凄凉,大概是因为吉林文人豁达和明朗的性格,他们诗中为读者构建的夕阳景象,是山水城楼等景观在夕阳的照耀之下更加迷人的模样,充满着色彩斑斓之美。《龙山夕照》诗日:“城外东山好,谯楼映夕醺。春残花似火,雨后草生云。收下牛双笠,柴迷鹿一群。莫愁白日落,明月上榆扮。”夕阳下的山峦、谯楼、花草、动物,共同构成一幅温馨的画卷。

吉林八景诗中也经常描写月亮。抚松十景中的“莲池泛月”,是于荷花满布的池塘中放舟遨游,表达诗人采莲泛月时飘飘欲仙之感。辉南八景中的“将台夜月”,“点将台”是因清高宗乾隆登上月牙山,在月下点将而得名。在夜晚的月光下,将台景色不但清新幽静,别有韵味,更让人想起当年守土将士保卫家国的雄心壮志。以上所举的两处景观虽然都是月景,但由于构成景观的要素不同,给人带来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三)人文胜景

1.人类活动。人类活动这一类型的人文景观,是以人们的生活场景为景点来描述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是渡口活动。“晚渡”是吉林八景诗中常见的主题,以抚松“西江晚渡”为例,该景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杨柳渡头人员熙攘的繁忙景象。为什么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能被列为抚松十景之一,这个问题可以在地方志中找到答案。《抚松县志》卷四记载了当地渔猎的民俗,抚松地处松花江上游,设治前人迹罕至,由于数百年间无人居住,水产品比别处更为丰富。后来渔猎各户开始在此聚集,才逐渐开辟,所以说最初在抚松居住的都是以渔猎为生的人,这种渔猎生活也就成了抚松居民的特性。抚松的文人便是抓住了这种特性,以渡口为切人点进行描绘,用诗歌将当时抚松的独特之美永久留存了下来。

二是垂钓。比如抚松“长堤垂钓”,长堤最初是为了防止松花江泛滥而建的,此后,风静柳绿之时,常有童叟危坐持竿垂钓,这样的垂钓活动也可以看作是渔猎生活的遗存,虽然不是渔民,但在日常生活中仍保留有钓鱼的爱好,这更多的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通过垂钓来获得回归自然、与物相亲的乐趣。这样的场景在追求淡泊的文人笔下,更是呈现出了一种悠然自在的意趣。

三是登高远望。吉林八景诗的作者大多是乡宦、乡绅,抚松“镇边远眺”一景,几位作者都描写了自己登上镇边楼,观赏风景,触景生情的过程。镇边楼在抚松县城东南山巅,是为巩固防务起见而建的一座炮楼,楼上可俯瞰全城。旧时吉林由于地广人稀,政府管控难度较大,而且山高林密,便于藏匿,造成匪患严重。镇边楼地势险要,解除了抚松城的后顾之忧。身为地方官员,登临此处,看到市井千家安然无恙,不由心生感慨,从他们留下的诗句中,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流露出的爱民之心。

2.人文建筑。在吉林八景诗中,以建筑物作为主要景观的不多,典型的例子是东丰八景中的“南圃方亭”。“南圃方亭”是指南照山公园内的挹爽亭,这个公园在《东丰县志》内虽列在胜迹一类,但同时也记载了它“规模殊隘”。将这么一个小公园里的亭子充为八景,未免有凑数之嫌,但从修志者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他们的构景理念。《东丰县志》在介绍当地胜迹时,引用了《世说新语》中的一段话:“会心处不在远,翳然水木,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也。”我们的身边就有美好的景致,不必舍近求远,只要用心,随时可得乐境,那时的吉林人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心中却处处皆是山水之乐。

(四)声音景观

在吉林八景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景观,就是声音景观,声音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具有文化和社会属性,它给读者带来动态画面感的同时,也标识了该地区的文化特征。吉林八景诗的作者选择了钟声作为景观构建的核心,如抚松十景中“东山晨钟”,临江八景中“理寺晨钟”。因为佛法具有发人深省和指引的意味,而人们烧香拜佛则多是为了满足世俗的愿望,所以在吉林八景诗所构筑的景观中,一方面,晨钟是警醒众人的声响;另一方面,钟声也代表着人们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美好祝福与祈愿。

吉林八景诗较为真实地描绘了吉林当地的风景,为人们了解吉林的自然地理特征提供了一种具有趣味性的途径。同时,吉林八景诗也是地方风貌的文学性体现,其中景觀都是经过作者的感悟后,对风景进行选择、重组构建而成,是吉林省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在吉林八景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吉林省的历史发展,还可以看到吉林人珍贵的淳朴品质。这些诗歌大多反映了清代以来吉林人民面对安宁平淡生活的满足,哪怕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可以乐观地赞美周围美丽的风景和平静的生活。直到今天,吉林人民昂扬向上、知足常乐的精神仍然延续在这片土地上,为吉林省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①[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②[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21页。

参考文献:

[1]凤凰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2]李振泉.吉林省地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3]袁行霈,陈进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王卓,杨春风冻北文学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5]曹殿举.吉林方志大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八景吉林吉林省
书法作品欣赏
奔跑的小浪花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溪南八景图册
明清时期新乡八景考论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