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者日语促音的发音难点与特征

2022-05-13 12:27加藤靖代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音

加藤靖代

摘    要:文章以母语为中国北方方言的日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了日语促音的发音情况,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学习者发某些促音词时存在困难。从辅音的角度来看,/kk/的错误率最高;从促音前元音的角度来看,错误率由高元音(/i/,/u/)向中母音(/e/,/o/),再向低母音(/a/)递减。相比单独发音的促音词,文章中促音词的错误率更高,注意程度会影响促音发音的正确率。

关键词:促音;发音;促音前元音;促音后元音;中国北方方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49-03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日语学习者(以下简称为“中国学习者”)来说,促音是日语发音的难点之一。很多中国学习者即使进入高级日语学习阶段,仍然无法完全正确地掌握促音。作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执教过程中发现,中国学习者在发促音时,存在促音时长过短甚至忽略促音的现象。但是,对中国学习者而言,不同的促音呈现出不同的难易程度,中国学习者发某些促音时存在困难,而对于某些促音,却可以准确发出。

文章以母语为中国北方方言的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着重探讨如下两大问题:第一,对于中国学习者,是否存在普遍的较难发音的促音词,如果存在,这些难以发音的促音词存在哪些特征。第二,中国学习者在发促音时,其个人注意程度是否会对发音产生影响。作者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探讨中国学习者的日语促音发音问题,以期为今后对中国学习者的促音发音指导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调查

调查中,每位被试者接受两次发音测试。第一次测试的内容是无含义且包含促音的独立词;第二次測试的内容是有含义且包含促音的词,且这些词被放入文章之中以考察促音在语篇中的发音情况。

(一)被试者

被试者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日语专业在读学生,母语为中国北方方言,日语学习时间为2年,共计15名。

(二)评价人

评价人负责评价学生的促音发音情况,母语为日语者,共计3名(现居日本,年龄在20~30岁之间)。

(三) 调查一

1.调查方法。(1)调查词。调查选取了100个包含促音但不含实际含义的词,在此基础上穿插100个不含促音的词,共计200词。添加干扰词的目的是避免被试者推测到调查用意而刻意发出促音,以此来确保调查结果相对客观准确。在促音前元音(/a//i//u//e//o/)、辅音(/pp//tt//ss//kk/)和促音后元音(/a//i//u//e//o/)中各选取一个音构成调查词。例如,「あっぱ」,「いっぱ」,「うっぱ」。另外,例如「バッハ」等以/hh/构成的辅音,只出现在少数外来语中,因此不计入本次调查词中。

(2)调查步骤。首先,被试者将调查词插入“これは~です”中的“~”部分,连读3次,进行录音。然后,评价人根据录音进行促音评定并做标记,正确发音为“〇”,促音较短为“△”,未发出促音则为“×”。

(3)分析方法。对于每个调查词的3次发音,3位评价人中,如果有两位或两位以上同时将其中任意一次发音判定为“促音较短(△)”或“未发出促音(×)”,则认定该发音为错误发音。然后,记录所有发音的错误次数,并由此计算错误率。

2.调查结果。所有被试者的平均错误率为23.5%。辅音、促音前元音和促音后元音的错误率如表1所示。

从辅音的类型来看,错误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为/kk/、/ss/、/tt/、/pp/。辅音的发音位置由软腭到齿龈/齿龈硬腭再到双唇,发音位置越靠后错误率越高。从促音前元音的类型来看,错误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高元音(/u/,/i/)> 中元音(/e/,/o/)> 低元音(/a/)。由此可见,促音前元音的舌位越高,错误率越高。舌位越低,错误率越低。在促音后元音中,高元音和低元音的错误率在24.0%~27.3%之间,而中元音/e/的错误率为20.3%, /o/的错误率为19.0%,相对较低。由此可见,促音后元音舌位偏中时错误率有降低的倾向。

(四)调查二

1.调查方法。(1)调查词。调查二从《日本語能力試験出題基準[改訂版]》中选取了108个日语能力测试2级难度以下的词[1]。这些词中均含有促音,且有实际含义。在促音前元音(/a//i//u//e//o/)、辅音(/pp//tt//ss//kk/)和促音后元音(/a//i//u//e//o/)中各选取一个音构成调查词。例如,「やっぱり」、「生年月日」、「カップ」、「いっぱい」。/eppi/,/eppo/,/oppe/,/uppe/,/uppu/,/assa/,/issu/,/ossi/,/ossu/,

/ussu/,/ettu/,/itto/,/otte/,/ottu/,/utti/这15种组合的词未包含在调查词之中,因为日语能力测试2级的出题大纲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另外,在文章的编写过程中,有11组含促音的词出现了多次,这些词也被纳入到调查词之中。作者利用这108个词编写了一篇1196字的文章。

(2)调查步骤。首先将含有调查词的文章发给被试者,让被试者自主练习10分钟。然后请被试者朗读该文章,并进行录音。录音全部结束后,评价人听录音,针对促音进行评价并做标记。正确发音为“〇”,促音较短为“△”,未发出促音则为“×”。

(3)分析方法。3位评价人中,如果有两位或两位以上同时将发音判定为“促音较短(△)”或“未发出促音(×)”,则认定该音为错误发音。记录所有发音的错误次数,并由此计算错误率。

2.调查结果。所有被试者的平均错误率为35.5%。辅音、促音前元音和促音后元音的错误率如表2所示。

从辅音的发音位置来看,发音位置位于最后方的软腭音/kk/的错误率最高,为43.2%,其次为齿龈/齿龈硬腭音/tt/,错误率为40.6%,双唇音/pp/的错误率为33.0%,齿龈/齿龈硬腭音/ss/的错误率为19.4%。在齿龈/齿龈硬腭音与双唇音上没有看出发音位置与错误率之间的关系。但可以看出,发音位置最靠后的软腭音前的促音发音最为困难。从促音前元音的角度来看,高元音/i/的错误率为40.9%,/u/的错误率为38.4%,中元音/o/的错误率为35.8%,/e/的错误率为33.0%,低元音/a/的错误率为31.7%。表明舌位越高,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越大。对于促音后元音,低元音/a/的错误率为42.7%,后舌中元音/o/的错误率为41.3%,前舌高元音/i/的错误率为29.5%,后舌高元音/u/的错误率为28.9%,前舌中元音/e/的错误率为28.0%。在促音后元音方面,本调查在舌位前后,舌位高低与促音难易度的关系上尚未得出比较明确的倾向。

(五)不同调查对象的错误率

调查一的平均错误率为23.5%,而调查二的平均错误率达到了35.5%。从整体上看,调查二比调查一的错误率高了12个百分点。

在15名被试者中,有11名被试者在调查二中的错误率更高,错误率上升幅度为0.1%~45.5%。另外,有4名被试者的调查二的错误率低于调查一。错误率的下降幅度为4.3%~15.8%。另外,在调查一中错误率为10%以下的5名被试者在调查二中的错误率都有所上升。

二、讨论

(一)语言习惯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调查一的平均错误率在23.5%,而调查二的错误率达到了35.5%。从被试者两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有73%的被试者在调查二中的错误率更高。对比两个调查的不同点,调查一侧重考察促音在单独词中的发音,调查二侧重考察促音在文章中的发音。从两个调查结果的差异上看,作者认为这离不开说话者语言习惯本身的影响。小熊利江在关于英语母语者对日语长音发音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习者对长音的注意力下降时,往往准确率更低[2]。而此次调查的结果也从侧面验证了小熊的观点,尽管长音和促音不同,汉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的发音习惯也不尽相同,但长音和促音均为日语的特殊拍,对日语学习者来说,都是日语发音的难点。当日语学习者发较难的音时,对目标词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发音的准确度。

学习者对于单独的促音词与文章中的促音词的注意程度会有所不同。很明显,当促音词置于文章之中时,学习者对其注意力会相对降低。当朗读文章时,需要顾及到重音、语调和词语含义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此过程中对促音的注意力便会减小,进而导致错误发音的增多。

(二)辅音类型

在构成促音的辅音类型中,当促音存在于单独的词中时,学习者促音的错误率依次按/kk/>/ss/>/tt/>/pp/的顺序递减;当促音词出现在文章中时,其错误率的递减顺序则变为/kk/>/tt/>/pp/>/ss/。比较以上结果,两次调查中错误率最高的都是/kk/类的促音。

/s/和/t/是齿龈/齿龈硬腭音,/p/是双唇音,发音位置都相对比较靠前。但/k/属于软腭音,是发音位置位于最后的辅音。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比起靠前位置,当发音位置靠后时,促音的错误率升高,容易造成发音错误。

关于发音方法的差异,比较单独词发音中各辅音的错误率与文章中各辅音的错误率,并未发现明确的共同错误倾向。单独发音中各辅音的错误率按塞音、摩擦音、塞音/塞擦音、塞音的顺序由高到低排列。在文章中,各辅音的错误率按照塞音、塞音/塞擦音、塞音、摩擦音的顺序由高到低排列。

(三)促音前元音

从促音前元音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单独词还是在文章中,其错误率均呈现出由高元音(/i/,/u/)向中元音(/e/,/o/),再向低元音(/a/)递减的趋势。而关于舌头的前后位置,正如表1与表2所示,没有观察到明确的倾向。综合以上结果可知,舌位高低对促音的发音有影响。当促音前的元音舌位越高,开口度越小时越难发出促音;舌位越低,开口度越大时越容易发出促音。

(四)促音后元音

在促音后元音中,作者未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单独词中和文章中的共性特征。单独词中发音时,错误率按前舌高元音,低元音,后舌高元音,前舌中元音,后舌中元音的順序由高到低排列。在文章中,错误率按低元音,后舌中元音,前舌高元音,后舌高元音,前舌中元音的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由此可知,在舌位的前后和高低上未见共同的错误倾向,暗示了促音的后元音对促音发音的准确程度影响并不大。

本研究以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让中国学习者分别对包含促音的单独词与包含促音词的文章进行发音,通过比较两者的错误率,发现促音词在文章中时,学习者的错误率更高。由此可知,在练习促音发音时,学习者对促音词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发音的准确性。此结果也暗示了如果学习者对促音加以注意,促音的发音有很大可能得到改善。比起文章中的促音,学习者更容易对单独词中的促音加以注意,掌握正确的发音。由此可见,教师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适当的反馈是改善促音发音的重要方法。

另外,作者还调查了促音在单独词及文章中,辅音,促音前元音和促音后元音对促音发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构成促音的辅音中,/kk/的发音错误率最高;促音前元音中,错误率多呈现出由高元音(/i/,/u/)到中元音(/e/,/o/),再到低元音(/a/)的递减趋势;在促音后元音中,作者未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倾向。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推断促音前元音为高元音(/i/,/u/)、辅音为/kk/的情况时,中国学习者较难发出此类促音词。例如,调查二中出现的「実家、日記、じっくり、実験、引越し、復活、クッキー、ゆっくり、出血、復興」等词。发/i/,/u/时,由于舌位较高,口腔内的空间变得狭小。在这种狭小的状态下,想要将发音位置移到后方,发出软腭音/kk/,舌头的可移动范围变得越发有限。作者认为是口腔内的狭窄空间及舌头可移动范围受限导致了促音发音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独立行政法人国際交流基金,財団法人日本国際教育支援協会.日本語能力試験出題基準(改訂版)[M].東京:凡人社,2007:14-33.

[2]  小熊利江.日本語学習者による長音と短音の産出——発音に対する注意度が及ばす影響[J].拓殖大学日本語紀要,2001(11):39.

■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发音
I’m a Little Teapot
BR Sounds
中韩“济州”的“济”发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