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之一,2021年以來多地設立育兒假。記者調研發現,年輕父母的“休假之路”並不平坦。受訪專家認為,制定和落實以育兒假為代表的促進生育配套政策時,要注意政策與社會、家庭、個人之間的複雜聯繫,同時還應考慮到企業、家庭和個人的需要和承受能力。
第一,要儘快將假期用工成本分擔和共擔機制建立起來。要在建立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擔和共擔機制的同時,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於職工平衡工作和結婚生育關係的多種措施。
第二,要大力發展普惠型托育服務體系。目前兒童早期照顧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資源總量匱乏,主要以家庭照護為主,社會化照護力量不足,家庭面臨著兒童照顧壓力大、成本高的困境。做好托育服務工作,也可以緩解育兒假實施的壓力。
第三,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營造積極生育的社會環境。要綜合運用土地、住房、財政、金融、稅收、人才等多方面支持政策,有效解決“生不起”養不起“的問題,讓以育兒假為代表的生育配套政策真正落地見效。
策劃: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