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飞,雷洪德
(1.浙江农林大学 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1300;2.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是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的重要标志[1]。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2]。至此,高等教育学获得了学科的合法性地位。到1990年,全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缓慢增至6个,之后进入加速增长阶段。截至2021年,高等教育学已经拥有91个硕士点布点,成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布点最多的二级学科(见图1)。
图1 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各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专业库
从设置教育学科的高校类型来看,我国已形成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共同发展教育学科的二元格局。在师范大学的学科系统中,教育学科是学校的重点学科,经过长期发展,历史根基深厚,因得到学校的重视而在各方面拥有好的发展条件[3]。高等教育学在师范类高校中属于庞大教育学系统的一个分支,虽有坚实宽广的学科根基,但大多不是重点发展的对象,而综合性大学中的教育学科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其中的高等教育学常常面临着学科建设的合法性危机。1978年,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了“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4]的问题。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和第四轮学科评估开展之际,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先后裁撤调整了以高等教育研究为主的教育类学科,引发教育学界广泛关注与讨论。在此背景下,众多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倍感学科建设的压力。高等教育学在各大高校一般处于非重点、非特色、非优势的学科序列中,通过裁撤关停来确保优势学科排名提高的做法对高等教育学而言意味着生存空间被挤压,失去所在高校支持而面临危机[5]。
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面临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自身内部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而研究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近些年来硕士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加之高等教育学作为文科相对冷门专业的现状影响,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此外,我国学历贬值现象日益严重,大多数高校录用人才的基本门槛设定在博士学历,将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拒之高校门外。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方向,直接影响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满意度,反过来成为影响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既与高校招聘岗位的需求存在学历和技能上的错位,又满足不了中小学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从而出现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既不“学术”,也不“应用”;高校去不了,中小学也不能去;高不成、低就也不成的尴尬境地[6]。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其中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合理设置起着重要作用。纵观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涉及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局、硕士学位论文主题及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导师群体特征的研究较多。而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研究深入到研究方向的很少,可以查阅到的专题研究成果仅有一篇硕士生发表的论文[7]。基于目前相关研究的缺乏,本文将通过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优化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有三个:一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公布的2021年硕士专业目录,二是高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2021年硕士招生目录,三是高校高等教育学学位点所属院系公布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研究首先选择以研招网为检索依据来获取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研招网公布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它是全国研究生报考学校和选择专业的平台,也是各个高校发布招生信息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数据资料。二是研招网公布的数据具有时效性。通过检索获得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信息是2021年最新的数据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的现状。但是,由于研招网的数据存在不完整性,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将以高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2021年硕士招生目录和高等教育学学位点所属院系公布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补充资料。
通过研招网检索硕士专业库发现全国有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高校一共有91所,而其中有17所高校未能找到高等教育学甚至是教育学的招生情况。由于目前无法获得这17所高校相关的准确数据,因此将这17所高校剔除,将其余74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经统计,74所高校一共设置了89个不同名称的研究方向,所有研究方向出现的总频数为236,平均每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在所有研究方向中设置院校数量排名前五的分别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比较、院校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见表1),总占比超过了40%。由此可见,这五个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学重点研究方向,是学者们高度关注的领域,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较为集中的领域,可见其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表1 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设置数量排名前五的研究方向
目前,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并没有一套适用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分类的图式。在尝试借鉴别敦荣教授[8]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15种分类后发现无法将所有的研究方向进行合理归类,因此笔者在咨询雷洪德教授后将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分为16类(见表2)。其中将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和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分为第一梯队(占比在10%以上);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大类培养、学生发展、院校研究、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分为第二梯队(占比在5%-10%);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大学课程与教学、区域与行业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等分为第三梯队(占比在5%以下)。从表2可以看出,每类研究方向设置的院校数量的极值为47,表明各类研究方向在设置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呈现发展的极不均衡性。尤其是位列第一梯队的两类研究方向占比较高(比例为39.83%),位于第二梯队的6类研究方向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比例为39.83%),而属于第三梯队的8类研究方向只占了20.34%,平均占比仅为2.54%。
表2 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分类汇总
1.不同省域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点及其研究方向的设置存在不平衡性。图2显示,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数量处于峰谷的有江苏省(27)、湖北省(26)、上海市(24)、北京市(20),而处于峰底的内蒙古、海南、西藏、青海和宁夏五个地区均为零。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数量与所在地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点数量存在一致性。从图中可以看到,全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点最多的地区仍然是江苏省(8个)、湖北省(8个)、北京市(7个)、上海市(5个),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集聚发展优势。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点及其研究方向的设置都与当地经济发达水平、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及其高校数量和高校层次有关。位于高峰的四个省市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且是高等教育发展重地,拥有众多高层次、高水平院校,相对来说,高等教育学所处的外部环境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资源和发展空间。而位于低谷的几个地区大多位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高等教育学缺乏必要的条件支持,尚未受到重视。西部实力较强的高校应该联合众多分散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其力量,针对特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形成研究成果,打造西部高等教育研究的制高点,以特色打造优势,逐渐走向强势。
图2 不同省域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及其研究方向的数量(港澳台除外)
2.不同类型高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存在较大差异,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程度不一。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在研究方向设置上更为突出特色,多样化更明显。本文研究的高校共分为五种类型: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外语类、农林类(见图3)。74所高校中有师范类院校30所,非师范类院校44所。按照每所高校所设置研究方向的数量进行排名,位列前30的高校分别为(见图4):综合类高校16所(占比为53%),理工类高校5所(占比为17%)、师范类高校8所(占比为27%),农林类高校1所(占比为3%)。从这些数据来看,综合类高校所设置的研究方向数量更多,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相对来说更为系统和完善。与其相比,师范类高校占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发展历史悠久且已经成熟,其下的二级学科将研究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领域,致力于培养基础教育发展所需的人才,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而往往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下的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领域具体问题的研究相对来说不够突出。此外,通过对比每类高校所设置研究方向的名称,发现综合性和理工类高校比较注重结合自身特色对高等教育领域具体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如大多数此类高校设置了高等工程教育方向、云南大学设置了民族高等教育方向等。
图3 74所高等教育学硕士布点高校类型分布
图4 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数量排名前30的高校类型分布
3.不同层次高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存在数量上的差异,“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方向设置更为多元化,涉及领域更为广泛。74所高校中共有“双一流”建设高校39所,其中含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所;“双非”高校35所。总的来说,“双一流”高校占比较高。表3数据显示,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数量超过5个的高校中,除曲阜师范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2所普通本科高校外,其余均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院校层次越高,学科类型越丰富,学科之间更易形成交叉研究,研究方向设置更为灵活多元。此外,“双一流”高校在科研经费、师资、生源、平台建设等方面优势突出,可以通过整合利用学校优势资源,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表3 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数量超过5个的高校
4.与1990年相比,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整体发展较快,一方面呈现发展的延续性,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据统计,1990年全国硕士专业目录中高等教育学硕士点有6个,设置的研究方向为15个,出现的总频数为22(见表4)。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及研究方向的数量在四十余年内呈现快速增长。从纵向历史发展来看,它们之间呈现发展的连续性,即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相关研究方向始终排名靠前,成为高校青睐的重点研究方向,而且逐渐趋于成熟、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和延续性。从横向研究范围来看,更为注重对教育主体的研究,体现在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研究方向的设置大幅增多;更为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研究,体现在院校研究、区域与行业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向的设置,尤其是院校研究成为高等教育学日趋重要的研究方向。
表4 1990年全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更加强调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贯通。除最初将高等教育与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近的人文社科结合起来设置研究方向,逐渐与法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类型形成交叉研究,其中高等工程教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方向。这种多学科研究有利于打破严格的学科疆界,在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上看到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观点的不足,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理解与合作[9]。从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有扩大交叉范围、向其他更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这也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经之路。
5.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与博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通过研招网检索博士专业库发现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高校一共有15所,其中按照学校类型划分,师范类高校7所,综合类高校8所;按照学校层次划分,“双一流”建设高校13所,“双非”高校2所。经统计,15所高校一共设置了34个不同名称的研究方向,所有研究方向出现的总频数为59,平均每个高等教育学博士点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博士点所有研究方向可以归纳为14类(见表5),其中,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位于第一梯队(占比10%以上);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大学课程与教学位于第二梯队(占比5%-10%);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院校研究、高等教育史等位于第三梯队(占比5%以下)。
从对比来看,二者的一致性主要是硕士点与博士点的研究方向高度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的设置数量分别位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前三甲,占据所有研究方向的半壁江山(62.71%)。二者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博士点研究方向设置数量更少、范围更窄,比硕士点少了教育与经济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两种类型的研究方向,而且每类研究方向下所包含的数量较少;二是博士点研究方向设置更为关注微观层次,集中体现在大学课程与教学所占的比重(5.08%)有所上升(见表5),从第三梯队上升到第二梯队。
表5 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研究方向分类汇总
对74所高校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整体上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第一,宏观层次的研究方向设置偏多,微观层次的研究方向设置偏少。从数据统计来看,位于第一梯队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原理)等宏观层面的研究方向占比较高,而位于第三梯队研究大学课程与教学等微观层面的布点占比较少。微观的高教研究,有赖于宏观的高教研究确定价值;而宏观的高教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微观的高教研究,才能转化为实践[10]。微观的教学过程让宏观的理论政策研究落地生根,使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大学课程与教学是高等教育微观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更与本科教育质量具有内在紧密的联系。自“双一流”总体建设方案出台后,一流本科教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2018年,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陈宝生部长在发言中也再次强调了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地位。林蕙青副部长也曾指出,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11]。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流本科教育作为中流砥柱,而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在于大学课程与教学。然而,从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来看,大学课程与教学相关研究方向较少(仅占3.81%),这从侧面反映我们对研究大学课程与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本科教育中,教学仍然是主旋律,课程是重要载体,如何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制定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都是高等教育研究需要深入的地方。在“双一流”建设和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大学课程与教学等微观层面的研究将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赵炬明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则需要培养一大批致力于大学课程和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直接在一线为教师们提供帮助和推动改革,使大学教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学科化和专业化[12]。然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生及其导师,往往关注的是大学理念、体制改革、战略规划、政策评价等;而另一个教育学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则将自己研究的边界不成文地界定为从学前到高中,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不管地界,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盲区”[13]。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学水平来助力,增加大学课程与教学相关研究方向的设置,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将为提高大学教师教学水平提供指导,从而提升大学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管理方向设置偏多,与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主体招生对象及其硕士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错位。在74个硕士点中,有49个设置了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类方向,共占到了20.76%,在16类研究方向中居于榜首,其中仅高等教育管理一个研究方向就有将近一半的高校设置;在15所博士点中,所有高校均设置了此类方向,占比达到25.42%,其中高等教育管理有8所高校设置。此类研究方向属于传统的研究方向,目前依然是各博硕士点设置研究方向时重点考虑的领域,同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领域,并且已趋于稳定、成熟。但是,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来看,管理方向设置偏多,且研究视角始终站在宏观和中观领域,与当前专业培养对象及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早在高等教育学硕博士点初设时,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旨在提高在职人员在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然而,随着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学硕士招生对象和培养主体绝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他们缺乏教育管理的相关经验,无法很好地将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的脱节,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从高校行政管理岗位招聘来看,面向高等教育学的对口岗位,如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部门进入门槛大多设定在博士学历,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的辅导员岗位也面向博士招聘。而学习管理方向的硕士毕业生既缺乏实践管理经验,又达不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大多数毕业生不能够进入高校的对口部门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的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不相搭配。如此的窘境使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偏离高校就业市场,陷入就业困境。此外,有的高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仅仅设置了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原理两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设置面过窄,就业方向受限制,毕业生找工作扎堆现象严重,造成严重的趋同而不利于就业的分流。高等教育管理方向是高等教育学老牌研究方向,需要向纵向发展,深入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微观领域。与此同时,研究方向的设置更要关注到培养对象的多样性和个性发展需求。
第三,学生发展方向设置偏少,不利于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个体个性差异化、社会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个性化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鼓励个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观念[14]。关注学生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指导理念,更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赵炬明教授提出我们的教学要从“老三中心”向“新三中心”转变,这里的“新三中心”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15]。而教学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范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范式转变,离不开高等教育研究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和深入思考。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发展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心,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旨趣所在。与国外相比,目前我们在学生发展研究方面主要还存在两方面的不足:第一,观念上尚未将其上升到重要层面。虽然近些年来,有学者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开展相关研究,一些高校基于学生发展理论开展了学情调查,但是总体上尚未实现观念的转变。第二,学者们在学生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学生发展理论大多是借鉴学习国外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但缺乏结合本土实践进行的理论创新。这就需要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重视对学生发展的研究。从底层建设来看,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也要重视设置学生发展相关的研究方向,从研究生的培养开始加强对学生发展的研究,使我们的研究从关注高等教育外部事物到更加关注高等教育主体对象的人。
基于对全国74所高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本文将收集到的89个研究方向分类汇总为16个,并对研究方向的总体设置情况进行了描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存在地区、学校类型、院校层次等多方面的差异。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尚存在不合理性,需要加以调整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学科建设需要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要处理好研究方向与学科发展的关系,要实现“向心力”与“离心力”的优化组合,使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16]。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需要优先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重视大学课程与教学等微观层次的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重心需要下移,微观研究亟待加强。微观的高等教育研究不仅要靠学者和教师的学术科研实现转变,也需要在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为关注微观层面。从1990年到现在,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始终将重点放在宏观理论与政策层面上,极少重视微观领域的研究。大学课程与教学显然是高等教育微观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关乎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因素。微观课程与教学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能够丰富本科教学相关研究,又有助于为大学教师教学提供专业化指导,提升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然而,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从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来看,大学课程与教学依然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得到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视。基于此,重视大学课程与教学等研究方向的设置,扭转高等教育研究偏重宏观的局面,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更为关注微观领域问题的解决,培养致力于开展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在导师和学生之间构建研究共同体,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互通互联,打破二者割裂的局面,构建研究互助体,以基础教育深厚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为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提供支撑。
第二,加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的应用性是高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高等教育学研究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必须研究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功能之一[17]。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以及高校建设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理论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就必须根植于实践,让实践作为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源泉。基于目前研究方向在设置上重理论层面轻实践层面,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应该丰富与高等教育实践相关的研究方向,明确高等教育学实践应用的重要性。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一方面为了满足相关领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社会现状和研究生培养,满足学生未来个人发展的需求。研究生就业状况影响着该专业发展前景,也对学科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两难困境,除固有的体制等因素外,与硕士点研究方向设置的不合理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因此,研究方向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多样性、个性发展的多元化,既满足研究生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又要立足于社会对研究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需求,从而优化研究方向的整体结构。此外,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要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研究,尤其重视培养研究生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等教育学应用性人才。
第三,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学生发展理论已经渐趋成熟且形成自己的体系。在高等教育由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教育更为关注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将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重点和热点仍在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等方面,学生发展研究相较于理论和管理研究存在很大的差距。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要增加以学生发展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方向,首先需要在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学习心理、职业生涯教育、学生发展与就业指导等传统的研究方向上加强研究,不断深化;其次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与当代学生发展特点增加新兴的研究方向,比如创新创业教育等,不断拓展学生发展研究的领域;再者要形成以广大研究生为基础、以专家、教授、学者为引领的研究群体,丰富学生发展理论,构建符合本土学生发展的理论体系,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研究方向一般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各单位的培养特色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设置的,不但体现了各培养单位的学科特色,而且能够反映导师最近的研究方向,体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热点与走向。研究方向的设置既不是随意追逐热点,也不是守着过去固定不变。我们要在尊重学科知识发展逻辑、研究生培养逻辑的基础上,适当增强研究方向设置的灵活性。一方面,在保留经典研究方向的设置下,注重这些研究方向不断向深层次发展,构建更为完善的体系;另一方面又要增强研究方向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拓展新兴研究方向,丰富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步伐,更要敏锐地观察到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对高等教育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另外,高等教育研究也要预测未来研究趋势和热点,使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更为灵活多样,将其应用到研究生的培养中,不断壮大学科队伍,丰富学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