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2-05-12 11:02:54刘元东
中国保健营养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颅高压氧脑出血

刘元东

蓬莱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600

脑出血是由非外伤性损伤引起的血管破裂性出血,约占脑卒中的25%[1]。研究证明,高血压、糖尿病、血管老化、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变是引发脑出血的主要因素[2]。脑出血患者多在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时突然发病,可抢救时间较短,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死亡,多数幸存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失语等症状。高压氧是指在超大气压环境下吸入纯氧,对治疗脑外伤具有重要作用[3]。临床上认为,清除过血肿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次日未出现血肿增大现象即可采取高压氧,以达到加速血肿清除、促进毛细血管再生的目的。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疗法,利用磁信号穿透颅骨、刺激大脑神经,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对比性分析了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和单纯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期明确联合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42~76岁,平均(58.1±9.4)岁,病程1~12d,平均(4.6±2.7)d,出血部位:脑叶19例,基底节区28例,丘脑6例,文化程度:小学28例,初中17例,高中及以上8例;对照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40~74岁,平均(59.4±8.7)岁,病程1~15d,平均(5.2±2.3)d,出血部位:脑叶22例,基底节区24例,丘脑7例,文化程度:小学26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出血部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②病程≤2周;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病或存在认知障碍;②患有严重的恶性肿瘤;③合并活动性内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疾病;④妊娠期妇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高压氧疗法,具体操作如下:①升压30min,使高压氧保持在250kPa左右;②吸氧30min,停顿5min后再次吸氧;③降压30min,待压力恢复后出舱。1次/d,10次/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经颅磁刺激,具体操作如下:使用NK-IC02经颅磁刺激仪,患者取平卧位,将磁线圈柄放置于平行于患者头皮的位置,刺激区域为患侧运动皮质区。20min/次,1次/d,10次/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采用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量表(ADL)评价治疗效果,免疫学测定法确定Fg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BDNF、NGF水平。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NIHSS评分降低91~100%,生活能够自理;显效——NIHSS评分降低46~90%,生活能够自理;进步——NIHSS评分降低18~45%,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或恶化——NIHSS评分降低不足18%或增加,临床症状无改善,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结果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67.92%,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5.06±2.86)分、ADL 评分为(17.29±4.01)分;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6.15±3.08)分,ADL评分为(25.69±4.26)分,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s)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 察 组 (n=53) 8.03±2.16 5.06±2.86 37.01±8.27 17.29±4.01对 照 组 (n=53) 8.15±2.35 6.15±3.08 36.84±9.13 25.69±4.26 t值 1.298 2.285 1.641 2.691 P 值 0.197 0.024 0.103 0.009组别 NIHSS评分

2.3 两组患者的BDNF、Fg、NGF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DNF、Fg、N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DNF、NGF明显升高,F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BDNF、Fg、NGF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BDNF、Fg、NGF水平比较(±s)

NGF(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 察 组 (n=53) 2.13±0.32 5.01±1.42 4.73±1.27 3.19±1.04 109.37±27.29 154.88±20.13对 照 组 (n=53) 2.25±0.36 4.27±1.08 4.86±1.32 4.08±1.13 113.68±29.14 141.65±19.27 t值 1.476 1.995 1.786 2.395 0.954 2.104 P 值 0.142 0.046 0.078 0.017 0.268 0.038组别 BDNF(ng/ml) Fg(g/L)

3 讨 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受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血管炎、血管畸形等多因素影响。患者出现饮酒、吸烟、过度劳累、情绪不稳定时易诱发出血,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头晕、头痛、偏瘫、呕吐、意识障碍、眼球活动障碍等,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4]。普通吸氧使用的氧气浓度、压力较小,患者处于意识障碍状态时无法有效呼吸,易出现脑缺氧缺血。高压氧治疗通过高浓度、高压力提高氧弥散距离和弥散率,能够促进侧支循环,修复病变脑血管[5-6]。高压氧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多数患者的脑出血症状通过高压氧治疗得到有效改善。但是,现有数据表明单纯的高压氧治疗有效率不超过70%,仍有近30%的患者无法痊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颅磁刺激技术应运而生,其在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获得了广泛认可。本文结合经颅磁刺激和高压氧技术治疗脑出血,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67.92%),提示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在治疗脑出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压氧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①增加基底区血流量,增加脑干氧分压,以达到加速患者意识恢复、降低颅内压的目的;②抑制细菌生长,避免继发性感染;③增加缺血半暗影区受损细胞供氧量,促进细胞恢复;④加强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自由基,避免再灌注损伤;⑤提高脑组织含氧量,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避免脑细胞因缺血缺氧造成的变性坏死;⑥加速血肿清除、促进胶原纤维再生,帮助出血部位细胞修复。经颅磁刺激主要利用不同刺激频率影响大脑皮质,改变神经细胞膜电位来治疗脑出血。本组病例显示,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下降,表明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技术的作用机制,我们对两组患者的多项指标进行了详细测定。BDNF主要分布与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具有重要影响,能有有效防止神经元因受损死亡,同事具有促进受损神经元再生的作用[10]。脑出血患者的BDNF含量迅速降低,导致受损神经元无法有效回复,易出现动作障碍、意识障碍等后果。Fg具有较强的凝血功能,有研究显示血浆Fg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血管突发性破裂,Fg水平应激增加,血液粘度升高,形成血栓。NGF具有促使突起生长、营养神经元的作用,能够有效调控中枢神经元的再生。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DNF、NGF明显升高,Fg水平明显降低,可见联合治疗可通过调节机体相关因子水平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技术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但是,高压氧采用纯氧吸入,过长时间的高压高氧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治疗中应严格控制吸氧时间,避免患者吸入过多纯氧。同时,临床医生应提高操作技巧,通过改变磁线圈方向和位置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经颅高压氧脑出血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7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