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留针联合镜像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2-05-12 03:02:56陈立霞李承家杨傲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镜像中风功能障碍

陈立霞,李承家,杨傲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0144)

中风又称脑卒中,患者经积极救治后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方案包括运动、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1],但多数患者依从性差,恢复效果不满意,因此寻找患者容易接受且疗效更好的综合疗法具有重要意义。镜像疗法通过运动想象提供直观视觉回馈,帮助大脑激活支配患侧运动神经元,进而促进脑功能重组,该疗法用于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中显示出明显优势[2-3]。头穴留针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有利于双向调节经络气血,协调阴阳,可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4-5]。本研究观察了头穴留针配合镜像疗法对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联合治疗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脑卒中符合《脑卒中康复指南》[6]中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确诊;②年龄41~75岁,发病时间2周~2个月;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近3个月内存在踝关节或下肢外伤史者;②存在沟通障碍者;③患有活动度或感觉神经系统类疾病者;④伴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收治且符合上述标准的100例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64.2±8.8)岁;病程(37.0±19.3)d;中风类型:脑梗死37例,脑出血13例。镜像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3.8±7.8)岁;病程(35.6±19.2)d;中风类型:脑梗死38例,脑出血12例。2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伦理会审核并通过(2016bkky-045)。

1.4干预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患肢被动活动、体位转移、不同体位平衡训练等干预,30 min/次,2次/d,每周干预5 d。在此基础上,镜像组采用镜像疗法干预。治疗前首先向患者说明并示范,帮助患者掌握具体方法及步骤。在相对安静环境下,患者正坐于治疗床边,双脚落地,与肩同宽,在双脚中间放置一面平面镜,健侧脚放在镜子前方,患侧脚放在镜子后面,根据医师口令完成踝背伸、踝外翻、足趾背伸运动,叮嘱患者观察镜子中健侧脚运动成像,并根据其尝试患侧脚做相同运动,主要通过想象患侧脚参与运动,达到双侧对称活动的作用,20 min/次,2次/d,每周干预5 d。联合组在镜像组干预基础上进行头穴留针治疗:在病灶侧的百会到太阳穴的连线上,连续透刺4针;在病灶侧顶颞前后斜线(神聪到悬厘、百会至曲鬓)连续透刺3针。具体操作:皮肤经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毫针(0.25 mm×40 mm)垂直刺入,在达帽状腱膜下针头与头皮形成15°左右夹角,快速刺入0.5寸,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10 min行针1次,1次/d,每周针刺5 d。2组干预时间均为2个月。

1.5观察指标

1.5.1临床疗效 干预2个月后,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相在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得到缓解,甚至恶化。

1.5.2下肢肌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 干预前后采用Lovett分级法评估下肢肌力,以相当于正常肌力的百分比表示,占比越高表示肌力越强;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总分56分),采用简洁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下肢运动功能(总分34分),二者得分越高表示下肢平衡及运动功能越好。

1.5.3步行能力、步态功能、肌张力 干预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估步行能力,分为0~5级,分级越高表示步行能力越好;参考文献[7],采用10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法评估患者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采用Tinetti步态评测表评估步态,总分12分,评分越高表示步态越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肢体痉挛情况,评分越高表示肢体痉挛越重。

1.5.4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8]。

2 结 果

2.12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镜像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干预2个月后疗效比较 例(%)

2.22组干预前后Lovett分级法肌力百分比、BBS评分、FMA评分比较 干预2个月后,2组患者Lovett分级法评分、BBS评分、FM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镜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干预前后Lovett分级法肌力百分比、BBS评分、FMA评分比较

2.32组干预前后步行、步态功能比较 干预2个月后,2组患者FAC分级≥3级比例、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步频、Tinetti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镜像组(P均<0.05);2组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镜像组(P<0.05)。见表3。

表3 2组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干预前后步行、步态功能比较

组别例数步频/(步/min)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MAS评分/分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Tinetti评分/分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联合组5065.38±20.02119.88±38.33①3.36±0.261.23±0.19①4.21±0.2010.41±0.22①镜像组5066.21±18.1780.31±21.33①3.33±0.211.31±0.23①4.26±0.168.72±0.18①2/t0.2176.3781.89625.3881.38042.040P0.828<0.0010.060<0.0010.171<0.001

2.42组干预前后MBI评分比较 干预2个月后,2组患者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镜像组(P<0.05)。见表4。

表4 2组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恢复主要依靠踏车、反馈运动训练系统进行环形运动练习、健侧带动患侧运动等康复训练手段进行干预。杨佼佼[9]研究发现,双侧肢体功能训练较单纯患侧肢体功能训练可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示训练非瘫痪侧肌力在康复训练中同等重要。李岩[10]研究也证实,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但是目前的康复训练方法仍不完善,患者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故临床一直在探索更为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康复干预手段。

镜像疗法也称镜像视觉回馈疗法,在20世纪末被提出,该疗法操作简单,早期主要用于截肢后减轻疼痛,后来逐渐运用于中风后运动障碍功能训练。杜深星等[11]研究发现,与单纯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联合镜像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彭娟[12]研究了镜像疗法早期介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早期介入镜像疗法干预可明显加快患者偏瘫上肢及手功能康复,对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也有一定改善作用,但起效较慢;未显示出改善肢体痉挛的优势。镜像疗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研究多显示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13],用于下肢功能障碍的干预研究较少,且国内外对镜像疗法的时间、强度、流程、方法等具体操作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将该疗法用于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的干预,并探讨了与中医疗法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

中医认为中风患者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气血逆乱,清窍失养,而头为诸阳之汇,头穴治疗可恢复脑主神明功能,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史红丽[14]报道,头穴久留针结合分期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陈基民[15]研究认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降低患侧下肢肌张力。针刺作为一种被动治疗,单纯用于康复治疗效果有限,科学完整的康复方案应将被动治疗及主动治疗相结合,故中西医结合干预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

本研究联合组采用头穴透刺法联合镜像疗法治疗,其中镜像疗法可增强患侧肢体肌电信号,有助于重建正确的大脑运动模式,且患者可根据视觉反馈调整双下肢用力的对称性,为后期步行训练奠定基础。头穴透刺法中百会穴位于巅顶,是手足三阳督脉及足厥阴汇聚会穴,统领一身阳气,内系于脑;曲鬓为足太阳、少阳间会穴,也是足少阳、阳维间会穴;神聪穴能清利头目,醒脑开窍;悬厘穴为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明间会穴。针刺该穴区能够统率全身阳气,醒神开窍,宁神定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受阻,其病在阳,阳主动,因此透刺百会至太阳,可促进头部经气运至全身经络,调畅气血,加速肢体运动障碍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镜像组;治疗后2组患者Lovett分级法评分、BBS评分、FMA评分、FAC分级≥3级比例、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步频、Tinetti得分、M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镜像组;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镜像组。说明镜像疗法和头穴留针配合镜像疗法治疗均可改善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镜像中风功能障碍
镜像
当代党员(2020年20期)2020-11-06 04:17:52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镜像
小康(2018年23期)2018-08-23 06:18:52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镜像
小康(2015年4期)2015-03-31 14:57:40
镜像
小康(2015年6期)2015-03-26 14: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