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探析
——以《奇葩说》为例

2022-05-12 02:26黄媛馨
大众文艺 2022年8期

黄媛馨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一、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探究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萌发,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观看网络视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消遣、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们因为有着较易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想法活跃的特点,所以是受到网络影响最深的群体,同时大学生也有着更为充裕的课余时间、更加强烈的接触需求与更好的接受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电视节目,通过互联网萌发起来的网络自制综艺,选题众多且自由、内容环节新颖、题材贴近生活,丰富与满足了大学生的收视体验。但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和传播有利有弊,一方面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立体化思维、为其提供表达自我的平台、使得多种思想与观点在你来我往的论辩中碰撞而澄清;另一方面,节目价值导向的模糊冲击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学习与继承、“泛娱乐化”而削弱了大学生的辨别力与批判精神、过现象化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

(一)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多元立体化思维

立体化思维是指思维的延展性与纵深性的发展,表现为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是思维延展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的是从多角度思考事物,而不是只对事物进行一种单一性的、惯性的思考。另一方面是思维纵深性的发展,呈现出的是对事物的思考不再是一种浅层次的,表象化的思考。根据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现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所作出的部分尝试。我们只有把这些知识串联结合起来,梳理构成一个框架,最终才能对决策起到正向的帮助作用。

《奇葩说》节目中的辩手与导师善于抓住事物的独特视角,讨论分析辩题、阐述各自观点,从而给观众们带去“屏幕新鲜感”。在节目中,当辩手与导师分阵营进行各自发言时,观众们如果要想很好地理解辩手和导师表达的思想,就必须将注意力、逻辑思考力集中在他们所表述的具有辩证性的语言上,顺着辩手与导师的逻辑走。而立体化思维的养成,主要是在节目中辩论环节部分形成的。通过观看辩手们精心准备的发言,观众对辩题的理解已经开始向更广与深的角度延展,又通过现场“互杠”和导师发言环节进一步展开讨论,把辩题上升到更深层次,拓展了辩题的思考范围。所以辩论对于大学生主要影响之一就在于能够引导大学生辩证性地透过现象思考问题,养成多元立体性思维模式。

2.有利于为青年人搭建起表达自我的平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又存着一代人的思考、风范和使命,网络时代的新青年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网络时代新青年的“新”不仅仅是与传统划界,也不能用单一的年龄来衡量,而应突出精神之新。新青年的“新”精神如何呈现?实践。实践离不开表达,表达需要平台。青年人需要一个平台来表达、诉说与展示,这个平台的作用是双向的,既让这个社会进一步接纳自己,同时也让社会更加了解青年,跟上新青年人的步伐。

主持人马东最开始创办《奇葩说》的想法是,想要通过娱乐辩论形式的节目,帮助年轻人输出自己的主张观点,向普罗大众展示青年人的风采,并且最好能够有价值传递和有文化的沉淀。此节目中的选手、导师、嘉宾都常有精彩独到的发言。这些点睛之处在节目过后通常还会产生一些“现象级”热度,两微和网站也会汇总整理并发布节目中的点睛发言,以提升节目、辩手、导师的曝光度和影响力。这些点睛之处以辩手们的人生经历、个人感受和智慧魅力为中心,紧扣时事热点和社会难题,凝聚成兼具哲理性与幽默性的艺术语言,也将辩论范围扩展,启迪了观众。借此平台,能够以青年人的立场、经历、态度辐射影响到其他青年。

3.有利于多种思想观点的碰撞和澄清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90后、00后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更与前人不同。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的“拔节孕穗”时期,同时也是他们思想道德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与关键时期,因此要把握与发展好。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大学生在此阶段在所难免会遇到各式困惑与各种迷茫,所以容易对部分问题和迷茫思考时会出现偏差,抑或是生出极端化认识。新奇、有趣、对抗又包含思想的“新事物”能够引起90后、00后大学生的兴趣,所以通过开放式辩论来澄清认识,提高辨别力不失为一种为大学生解疑释惑的好方法。

不预设标准答案,这正是《奇葩说》充满魅力的地方。不设答案,深入浅出,各类思想、多种价值“争奇斗艳”,针锋相对,通过思辨的方式让青年人不再只会用暴戾、激愤、逃避去解决问题,而是为青年人解决了思想迷局,为他们带来真正不带戾气的解决方式的“参考式”。通过辩手和导师所进行多维度与层次地发言,现场观众观看与聆听到了他们的不同想法和观点,形成了更加综合、多元的认知与看法。尽管综艺节目娱乐性很强,但它真正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是以探索新时代年轻人内心世界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使年轻群体对自身生活有精准的把握与理解,并且在他人辩论中找到属于自己“一方天地”。在现在具有很大包容性的社会环境下,《奇葩说》节目中呈现着多元的价值观念和认知角度,在保证政治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很好地为观众认知和理解事物、事件提供了更多角度地思考与方法,使得观众群体,尤其是大学生们,能够从更加综合、理性角度出发,减少对事物、事件的偏见与歧视。

(二)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节目价值导向模糊,冲击着大学生对民族价值观念的学习与继承

能够传播正能量、引导观众积极向上是所有媒体节目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就算是有着商业属性且娱乐性偏多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也一定要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允许的范围下运行和经营,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向上的、积极的,但复杂多变的环境也给其价值观的塑造埋下隐患,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对非主流的东西较为关注等,因此,一个负面的价值导向容易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产生影响。婚姻、社会道德等一些热点社会问题一直是《奇葩说》常关注的话题,但可能因为节目属性是综艺,故而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把握和呈现略显单薄和不足,偶尔会带有“灰”色彩。就拿《奇葩说》里“同性恋要不要出柜”来说。不能只为吸引流量,枉顾我国的社会伦理道德底线,在节目里没有把握好尺度随便发声。播出触及公众底线的节目,可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博取到一部分的流量的关注,但这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想要在众多节目脱颖而出,长期争取到观众的好感与支持需要的是符合大众审美的新颖的有创新的节目创意与立意。《奇葩说》作为“现象级”网络自制综艺的“先锋”,应该秉持着借鉴传统辩论辩题的精髓,弘扬忧国忧民精神,为大学生观众呈现出含有正确价值观的精品节目。

2.节目“泛娱乐化”,削弱了大学生的辨别力与批判精神

“泛娱乐化”是指一种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最大限度的娱乐方式满足人们的享受需求,从而达到快感的文化现象。适当的娱乐可使人开心放松、舒缓精神,但将周围事物都娱乐化,势必会引起社会问题,尤其对创新求异、追逐潮流的青年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泛娱乐化”易使其错将轻松搞笑来代替严肃思考,沉溺于感官“盛宴”,忽视本质,歪曲审美,削弱其辨别力与批判力。

《奇葩说》中存在部分辩题,存在着“泛娱乐化”的影子。“你爱人‘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你更不能接受哪个?”“你发现你爱上了朋友的恋人,要不要去追?”诸如此类的带边缘和禁忌感的辩题。选择这种道德边缘话题进行辩论,目的是双方辩手引起话题冲突,以凸显娱乐性。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上述之类的话题下,有些辩手陷入了为了追求纯娱乐感进入了语言艺术创作的误区。部分辩手在节目当中,只是在向观众“抛包袱”,没有逻辑感,观众们就误认为是那是幽默,这样过于娱乐化。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既制约了节目的发展,同时也削弱了作为观众的大学生群体的辨别力与批判力。

3.“现象级”网综风靡,易导致大学生迷失自我

超高播放量、舆论热度、良好口碑是“现象级”网综的成立标准。《奇葩说》对于这三点特征,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匹配度,因此,其也被认为是一部“现象级”网络综艺节目。与传统电视综艺不同,“现象级”网综以其新颖题材、精耕内容、定制式广告和大数据平台支撑在互联网络上风靡。求新追奇、爱赶潮流的大学生群体便是首批推动者。但在此等繁荣景象之下,也伏匿着一定隐忧:其一,观众看“热闹”,节目越来越倾向于说教、“灌鸡汤”,“百家争鸣”的最初理念稍有褪色,故内容仍需打磨,提高原创力;其二,商业广告利益驱动,花式口播新奇,易使学生不顾商品质量,盲目购物;其三,节目以“污俗”博出彩,亚文化难成主流。例如,节目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三俗语言,虽然通过节目的后期制作“哔”掉了声音,但是还是可以从口型中隐约看出辩手说了什么。被“哔”掉的话是不文明的话,是语言生活化的产物,虽一些情况下能帮助人们调节情绪,但通过“脏话”侮辱对方辩手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应通过主流媒体传播给大众。随着网络语言的传播,“脏话”也得到了“新生土壤”。所以,想要保持和延长综艺节目“生命力”,就是要把握好节目中语言表达的“度”。

二、基于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我国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精彩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在节目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坚守节目初心,追求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向通俗去低俗,合理适度娱乐。当前,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大学生的渗透与影响已成事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注重在文化观念、审美能力、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利用积极因素,减少不良影响,国家、社会、学校是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的有机组合体,从国家有关部门、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几方面着手,加强管理,正面引导,提升能力,各自践履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一)国家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道:“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上,我国一直在努力,始终强调要让广播电视节目的公益性持续增加增强,始终强调注重节目质量和创新形式,始终坚持把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观赏性作为评判标准。有些资深电视人也强调,作为中国的综艺节目,就应该带有弘扬传统文化的基因与色彩,就必须能激发与保持爱国热情,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做到“百花齐放”。

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也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求电视节目的导向要正确,内容要积极健康。作为娱乐性节目,要能够让观众在欣赏节目过程中得到放松和愉悦,同时也得到有用知识、有益启示、美的享受,而不只单单追求娱乐。各节目制作和传播机构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绝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此外,职能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紧跟当前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民生时事,节目才能受到更广泛关注。

(二)学校应加强文化建设,丰沃人才培养厚土

大学是培育时代的人才基地,是由大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感性体现的。优良的校园环境有着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因此学校需对校园环境加强治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减消负面环境侵害。学校在升级物质文化的同时,更应着重强调和提升精神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中不良因素的出现,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能杜绝和完全阻止。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整,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跟上形式发挥作用,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注重启发性教育,要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大学生应自觉学习先进思想,抵御不良诱惑

在对高校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督促大学生们完成好相关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是首要的。只有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汲取养分和动力,才能理性对待不良因素。此外,大学生们的求知欲强,对周边存有着强烈好奇心,同时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激发着他们的行动力。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长期在“象牙塔”中,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难以识清社会的复杂性,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惑的影响,故而在思想、行为上“行差踏错”,更甚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途”。在面对不良诱惑时,最有效且最有力的支持,来源于自己坚定的内心,这是抵制不良诱惑的强有力的武器。这种“武器”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大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抵御的诱惑时,能够及时向社会、老师、家长、朋友求助,减小损失,明辨是非。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凭借着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创新的环节设计,在保持综艺节目娱乐性的同时将娱乐和文化理念相结合,尤其凭《奇葩说》作典型,以引起大学生们在思维逻辑、想法意识与价值观方面的共鸣。这便使得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特殊意义,帮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身的多元立体思维,有专门渠道吸收与输出自我观点,并且在其中感受思想的碰撞,享受头脑的“风暴”,得到更明确的澄清。根据辩证法,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当然也存在着两面性,但要如何更好地针对节目内容“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媒体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促进我国大众传媒发展,助力更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