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杜鹃》钢琴奏鸣曲作品浅析

2022-05-12 02:26樊晓
大众文艺 2022年8期

樊晓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概述

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是世界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评论家,他的一生深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动荡不安,创作了许多符合自己个性的,并与时代相结合的作品。他与海顿、莫扎特同属于古典主义“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被称为“古典三杰”。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具有一定的自传性色彩,是贝多芬音乐作品中耗时最长的一个系列,贯穿了他的一生,长达三十余年。这每一首钢琴奏鸣曲都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们或短小精简,或规模宏伟,音乐语言生动形象。贝多芬的其他作品还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协奏曲五部、歌剧一部及其他弥撒和室内乐等。从1792年创作的第一首Op.2No.1(f小调)到1822年晚期创作的第三十二首Op.111(c小调),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从古典主义时期过渡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通过这一长期的创作,贝多芬不断地添加新的音乐语汇,这大大提高了钢琴表现力,增强了钢琴奏鸣曲交响性和戏剧性的音乐效果,贝多芬将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情感深度上都具有完美高度的统一,超越了在此之前的所有的奏鸣曲,后人将贝多芬的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称为“新约全书”,与巴赫的“旧约全书”《平均律钢琴曲集》相齐名。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所奠定的古典奏鸣曲式,并且在三乐章奏鸣曲式(快-慢-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发展为用小步舞曲或者是诙谐曲作为第三乐章的四个乐章的体裁形式,使其在规格上更接近于交响曲,通过曲式结构上的改革,更加强烈的力度对比,在不同音域上的创新式的演奏,都大大扩展了钢琴奏鸣曲的内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般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作品创作于1800年以前,共创作了八首钢琴奏鸣曲。此时的贝多芬受到了巴赫、海顿、莫扎特的影响,作品大多带有习作性质的模仿。作品有:Op.2No.1(f小调),No.2(A大调)、No.3(C大调),Op.7(降E大调),Op.10No.1(c小调)、No.2(F大调)、No.3(D大调),Op.13(c小调“悲怆”)。

中期作品创作于1801-1815年,共创作了19首钢琴奏鸣曲。这十四年间的奏鸣曲不论是在曲式结构还是在音乐风格上都日渐成熟,同时也是贝多芬的创作旺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有:Op.14No.1(E大调)、No.2(G大调),Op.22(降B大调),Op.26(降a“葬送”),Op.27No.1(降E大调“幻想曲风”)、No.2(升c小调“月光”),Op.28(D大调“田园”),Op.31No.1(G大调)、No.2(d小调“暴风雨”)、No.3(降E大调),Op.49No.1(g小调)、No.2(G大调),Op.53(C大调“黎明”),Op.54(F大调),Op.57(f小调“热情”),Op.78(升F大调),Op.81(降E大调“告别”),Op.90(e小调)。

晚期作品创作于1816-1825年,共5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全失聪,音乐是他的精神支柱。贝多芬的晚期创作表现出了具哲理性的沉思,与早期和中期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作品更加接近浪漫派,注重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贝多芬对天、地、人的哲学性思考。这最后的五首作品分别是:Op.101(A大调),Op.106(降B大调),Op.109(E大调),Op.110(降A大调),Op.111(c小调)。

二、《G大调钢琴奏鸣曲》Op.79音乐分析

贝多芬的Op.79(G大调)是他创作的第二十五首钢琴奏鸣曲,由于可以在乐曲中听到类似杜鹃叫声的旋律,因此也被称为《杜鹃》奏鸣曲。这部作品是贝多芬自完成《热情奏鸣曲》五年后再度提笔创作的作品,作于1809年,与第二十四首Op.78(升F大调)同年创作,作品内容表现出贝多芬对于自由世界、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表达“爱”。在创作这首钢琴奏鸣曲前一年,贝多芬创作了同样以自然为题材的《田园》交响曲。这两部相同题材的作品相继出现,不难反映出贝多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不论天气是阳光明媚,还是狂风暴雨,贝多芬都很坦然的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是贝多芬的多年好友,他们之间不仅是朋友,同时康德也是贝多芬的精神导师,他的大自然的泛神论的上帝观与贝多芬颇为相似。这都能从贝多芬在作品中着力表现人与自然的语境中感受到。贝多芬也许是想要抛开世俗,回归本心,想要寻找创作间隙的安宁,于是在1808-1809年间创作了与大自然相关的作品,表达他心中对自由、对爱的呼唤,并希望自己能在大自然中获得慰藉。

全曲共有三个乐章,每个乐章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对比,又具有各自本身独特的语言。第一乐章为典型的奏鸣曲式,语言简洁朴素,结构紧凑;第二乐章为三段式结构,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式,音乐风格天真活泼,诙谐幽默。

(一)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曲式结构为标准的奏鸣曲式,并带有尾声。音乐语言简洁朴素,结构紧凑,和声简练,材料纯朴,规模较小。乐章为急板,以兰德勒舞曲风格表现音乐形象。兰德勒舞曲是一种双人表演的乡村舞蹈,四三拍。十八世纪末流行于奥地利、德国南部和瑞士德语区。整个乐章节奏语言简洁朴素,多为八分、四分、二分等常见的固定形式。呈示部主部调性建立在G大调上,富有动力性,副部转入属调D大调陈述,情绪较为抒情,充分展现出奏鸣曲式中的对比性原则。展开部调性持续性展开,是矛盾冲突与分裂发展的中心段落,在调性上逐渐偏离主调G大调,增强了离心倾向与不稳定感,最后在再现部回归G大调,统一了调性。使得主部、副部在调性上取得了一致,体现出奏鸣曲式对比、发展和统一的三部性结构原则。

1.呈示部

呈示部主部在G大调上进行陈述,主部主题“杜鹃叫声”建立在G大调主和弦上,以主和弦八度齐奏基础上的根音、三音的三度辅助式的小跳和上行五度属音大跳构成,左手呈半分解式和和弦织体。随后多次出现旋律的波浪式跑动进行。在基本乐思之后,出现了以下行级进和上行三度小跳构成的动机发展,并伴随有下七度远关系的进一步模进展开。旋律多以主和弦、属和弦的分解式琶音进行。连续性的旋律波浪进行,体现了杜鹃鸣叫时的欢快盎然之意,嬉戏追逐游戏的场景浮现眼前。在主部主题陈述过程中,主和弦的根音持续性进行,好似支撑杜鹃的树干一样,巍然屹立。连接部分多次运用模进、重复等表现手法,如以第8小节为动机进行的连续两次的上二度模进音组;第12小节中,以D大调主和弦(re fa la)为琶音分解音型,按照主和弦三度关系的顺序排列的四个音一组的动机,并同样以主和弦的音程性质上行作出的模进音组(12-16小节),直到小字三组的f音上达到高潮下行回归主音d。重复手法的运用如同样(12-16小节)的严格重复和在A大调上的变化重复。和声方面多为半分解式和弦,突出强调主-属的功能进行。在调性布局方面,同样表现出了主属的调性色彩转换,第8小节升c的出现表明调性此时转入属调陈述;在第20小节处升g的出现,使得调性再次转入属调;第26小节处还原sol让调性在进入副部后回到了G大调的属调(D大调)上,以便表达新的乐思。力度方面,在表现杜鹃嬉戏追逐的乐思片段—即副部主题中,cresc,dim,渐强渐弱以及p,sf的力度对比鲜明,在演奏过程中要控制好力度,制造出声音的流动效果,以渲染欢快的气氛。终止式方面,呈示部主部以D7-T的进行结束乐思,副部则以K46-D7-T的完满全终止结束乐思,体现出乐曲结构的严谨性。

本乐章音乐语汇简练朴素,用较大的篇幅体现了“杜鹃叫声”这一趣味性的乐思,吸引了听众们的注意力,仿佛使人置身于大自然中,洗去了生活中被俗事所牵扰的疲惫,音乐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展开部

展开部通过对已有材料乐思“杜鹃叫声”做进一步的发展,没有固定格式,极具戏剧性。主题乐思“杜鹃叫声”分别在E大调和C大调上进行陈述,好似鸟儿们在不同枝干上进行的对话,或嬉戏,或歌唱。在转入C大调后力度为p。延音踏板等演奏手法的加入,增强了节拍的韵律。音乐首先以E大调奏出第一主题,接着展开第一主题开始的动机,左手由半分解和弦转为更具舞曲风格的四分音符。第75小节至第82小节,还原f的出现,调性转入C大调,在音乐素材上使用了呈示部中连接部分的材料在C大调上奏出。第99小节至第110小节连接部分的音乐材料再次出现,分别在降E大调和g小调上依次陈述,高声部和低声部音区的变化,旋律音阶的跑动,又好似一问一答,又好似一追一赶,最终两者同归于一个声音之中。

3.再现部

再现部主题回归到G大调上进行严格再现,副部主题也在G大调上回归进行陈述。这种在不同调性上的呈示、展开,相同调性上的再现即为奏鸣曲式的根本性原则,是奏鸣曲式区别于其他曲式结构的重要标志。

4.尾声

尾声的开始时基本乐思的第一乐句分别在低声部和高声部轮流出现。在低声部出现时,高声部呈平稳的四分音符节奏,并在强拍处休止,这种头轻脚重的结构更具有美感。在第二次重复出现时带有俏皮的装饰音,右手为分解和弦,左手重复奏出主题旋律,好似杜鹃在与贝多芬进行告别,盘旋过后,渐渐远去,至此第一乐章结束。

(二)第二乐章

本乐章在曲式结构上属于三段曲式结构。富于表现力的歌唱速度,行板。与第一乐章相比较为抒情,并带有小品性质。整乐章音乐感情深邃,整篇左手节奏都采用了八分和十六分的固定音型进行烘托,体现出规整匀动的宁静,中段的旋律更为流动。本乐章建立在g小调上,与同主音G大调的第一乐章的明亮欢快的大调音响色彩相比,总体色彩较为柔和并略带伤感。A段为g小调,在多次转调后,至中段调性为远关系的降E大调,最后再现部分回到g小调。

乐章开篇提示有表现力(espressivo)的音乐术语,演奏上右手的双音要缓慢轻柔,旋律的线条富于歌唱性,绵延不绝,此时需注意左手的力度,伴奏织体要更加轻柔。旋律优雅抒情,加入了切分、附点音符,以三度音程形式出现。在和声上构成g小调的主-属-主的和声语汇,第3~6小节中出现多次出现离调,更加丰富了和声色彩。中段音乐由g小调转入bE大调上进行,大小调的交替为整段音乐色彩奠定了基础。左手的伴奏织体变为流动起伏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右手的旋律是一个单声部的独唱,体现出古典浪漫主义的风格。和声上强调了属七到主的和声进行。演奏方面加入了颤音、踏板的运用等。第20小节的第一音又弱下来,整体呈现出一强一弱,好似一近一远的遥相呼应。踏板的运用基本同于A段,使音乐更加连贯。尾声的材料由A段的旋律和B段的伴奏音型组成。从第29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左手的伴奏织体转换为B段织体,右手以八度齐奏的方式奏出本乐章的基本乐思,旋律要连贯并富有歌唱性。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的曲式结构为回旋曲式,速度为活板,介于快板和急板之间。整个乐章在G大调上进行陈述,第一插部转入关系小调e小调,第二插部则在下属调C大调上进行陈述。音乐风格天真活泼、轻松愉悦、幽默诙谐,好似精灵在跳舞,富有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贝多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主题段(A)

此段主题材料后十六分节奏音型作为框架,以辅助式的旋律走向进行填充,风趣幽默,给人以跳动感。圆音线的使用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旋律的连贯感,柔和亲切。而顺波音、小倚音跳音等手法的加入,活泼可爱油然而生,令人喜爱。开始演奏时力度要弱,左手呈三度叠置双音奏出,节奏沉稳有力,在历经连续六拍的下行级进过程中到达低点返回。第9小节处第二段材料出现,是将主题进行切割后留下一个小节,加入四分节奏的八度下行大跳,再加之拱形式的上行旋律级进,并采用跳音的演奏手法进行表达。整个乐段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都遵循着T-D功能的交替进行,和声语言简朴,诙谐幽默。第二次主题再现时,左手的伴奏音型进一步发生改变,由三连音转为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气氛也更加热烈,其中第81-88小节旋律声部以第一拍休止的三连音进行陈述,休止符的加入,弱化了节拍的强弱规律,更加自由,音乐表现得更加活泼欢快,充满着生机活力。

2.插部

第一插部的材料来自主题动机的发展。音乐情绪建立在e小调上,速度上比主题要稍快一点,力度为f,情绪上饱满热烈。在第25、27、29小节,左手强拍处休止,这4小节又好似在进行提问,在力度上也体现出了f-sf-sf逐渐加强的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第30-35小节为过度连接,其音乐材料同样来自本乐章的主部主题碎片,并在每一小节的第二拍组成了不严格的模进音组,力度处理上以渐弱过渡至第二次主部再现。第二插部音乐从C大调开始陈述,共有4个乐句,力度为f强,表现出一种坚定勇敢的音乐形象,旋律声部由十六分节奏音型和八分跳音交替进行组成,伴奏织体则采用了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给人一种英勇果敢的音乐形象。演奏时注意右手的八分音符分解和弦的断奏演奏,要富有动力感。

结语

作品Op.79号钢琴奏鸣曲创作手法简洁,虽然结构简洁,但其内容蕴含着贝多芬呼唤和歌颂“真”“善”“美”,鞭策和抗争“假”“丑”“恶”,向往自由,希望世界和平的大爱思想。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从古典派转向了浪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