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西
今年年初,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一篇名为《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的推文。文中列举了很多网络引发当代人焦虑的例子,然后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人需要的不只是高效率”。
正如《双城记》的开头所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放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非常契合。
互联网让信息快速传播、更迭,让社交可以跨越地域,让所有知识都能在网络上共享。然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规模与提升速度,也给个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德国学者2017年针对1557名互联网使用者的一项研究发现,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信息、互联网上多线程任务的使用负荷与人们感知到的压力呈正相关,并间接导致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但这种情况暂时又无法解决。
毕竟,信息的快速传播、知识的高效分享、社交的实时跨地域性,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我们也享受这种便利。并且,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互联网,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们在上网时会产生疲惫、焦虑乃至紧张呢?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体每天都会接受海量信息刺激。2020年龚花萍等人的调查显示,信息质量不佳、信息数量过多都会给个体带来信息焦虑。信息内容复杂,来源多;信息的准确度欠佳;部分网络媒体信息“标题党”严重,都容易引发信息获取者的担忧和焦虑。此外,部分信息焦虑也受个人的认知能力影响,例如认知能力弱、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个体,容易因为面对大量信息而产生焦虑情绪。
错失恐惧最初由美国作家斯坦梅尔2011年在《赫芬顿邮报》上提出,指个体因担心错失他人的新奇经历而产生的一种弥散性焦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应用的使用日益普遍,新奇的故事每天都在微博、微信、抖音里上演,而有限的精力决定了个体一定会错过些什么。个体可能因为担心错过这些,而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社交软件,造成自我调节水平的下降,引起社交焦虑情绪,甚至导致网络成瘾行为。
人们往往会通过比较来获得对自我的评价和认知。互联网自媒体兴起,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导致“社会比较机制”被强化。在网络上,如果个体跟他人有较大的差距,则容易引起焦虑。成功人士奋斗史、鸡汤文的流行也激活了个体对成功的焦虑。并且,网上的故事容易让个体觉得其他人获得成功是轻而易举,而自己想要获得成功却那么难——这种错觉容易造成个体出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暴自弃,并产生受到威胁的感觉。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显著效果,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认知模型认为,焦虑的核心是个体的威胁图式被激活,使个体感受到无助、脆弱、难以应对现实困境。改善的关键是调整对自己无力应对威胁的认知,以促成行为的转变。
在网络上,造成焦虑的认知中往往包含“灾难化”“任意推断”“选择性提取信息”等歪曲思维,比如新冠肺炎暴发,确诊病例增加,就认为自己也会感染,认为哪里都不安全,乃至感觉地球要毁灭了,进而产生焦虑的情绪,然而这些想法都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因而,当焦虑产生时,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感觉到的威胁是什么?
我是否夸大了这个威胁和它可能带来的后果?
即使出现问题,我真实的应对能力如何?
我是否夸大了自己的脆弱性?
还有没有哪些对我有利的信息被我忽略了,以至于我如此焦虑?
用以上举例的方式提问,及时对自己的不合理认知进行修正,以达到调整焦虑情绪的目的。
将焦虑正常化是能减少焦虑情绪的重要方法。焦虑的人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焦虑体验,以至于没有意识到他们担心的事情对其他人而言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对新冠肺炎会感染自己这一威胁的过于焦虑,事实上新冠肺炎的存在也同样影响着他人,并且数据证明在有效的预防策略下可以得到控制。
通过回忆自己过去的积极经验,也可以有效降低焦虑。例如回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遇到了某种困难,但最终通过一些方法还是能够顺利渡过难关”。
在焦虑产生时,一些人会选择与之作斗争,想把它斗赢。但实际上,有时候持续地与焦虑斗争反而会加剧焦虑的感受,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做一些行为上的调整。
首先,你要学会的是放松练习,比如练习腹式呼吸、做瑜伽、听舒缓的音乐以及正念冥想等。
其次,行动起来。面对自己的焦虑,先进行现实检验,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应对带来焦虑的困境。如果你目前还不能有效应对,那就想办法让不良情绪回到合理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