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颖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对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孕育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党史教育”进思政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将伟大抗疫精神从基础、内容和路径三重维度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有助于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
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是当前党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抗疫”和“精神”两个切入点和百年党史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中国共产党与疫病斗争并开展疫病防治的历史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内容,它以历史的客观铭刻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与疫病抗争中体现的鲜明党性和人民性。其次,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更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因此,党史教育背景下,教师一方面要从“抗疫”角度串联百年党史中党领导“抗疫”的历史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精神”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民族崇尚精神传统的发展轨迹,从而回溯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在疫病防治实践中也以关心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根本遵循。课程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中国共产党疫病防治工作的历史脉络和实践经验,将抗疫精神融入党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历史实践,有助于学生在历史和实践的对照中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认同“抗疫精神”。
20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初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疫病流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疫病防治工作开始起步。抗日战争时期,疟疾、痢疾、天花、鼠疫等疾病常有发生,造成大量军民死亡。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各根据地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倡导“中西医合作”的防疫原则。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鼠疫频发。在党中央领导下,东北解放区及时创立和发展卫生防疫机构,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鼠疫防治知识,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开展捕鼠灭蚤运动,开展防疫注射治疗并实行严格的疫区隔离和封锁。东北卫生防疫工作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防疫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在疫情防治上着重贯彻“面向工农,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1]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1988年上海暴发的“甲肝”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在“非典”之后,我国原有的公共卫生体系受到较大挑战,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这一时期,疫情防治实践主要体现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正确应对和处理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注重防范重大风险与应对挑战。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创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塑造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诸如“民贵君轻,政在养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思想智慧,为伟大抗疫精神绘出了鲜亮的民族精神底色。要把抗疫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髓结合起来,向学生阐释疫情防控战中凝练的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崇尚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积淀和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初心使命、贴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精神财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3]党的精神谱系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发展的现实之变通过探索和实践凝练的理论创新和精神力量,是熔铸了党的执政理念、价值遵循和实践品格的历史的、系统的精神集成,是中华民族“崇尚精神”传统的历史承接和时代发展。2020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历了精神淬炼。抗疫斗争承载了“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价值承诺,诠释了无私奉献,忘我付出的拼搏精神,凸显出顾全大局、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锤炼了尊重科学、求是创新的科学态度。在这场“大考”中铸炼的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面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又一次“崇尚精神”的践履。
百年党史时间跨度大,涉及党的思想理论和斗争实践的范围广,思政课教学难以做到全面覆盖。因此,在党史教育中,教师要重点向学生阐述百年党史历程中党的宗旨追求、发展理念、价值遵循和治理方略。“抗疫精神”蕴含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追求,标注了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的价值准绳,体现了党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彰显了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方略,无疑是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最具时代共鸣的思政教育素材,可以在宏大叙事背景下实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把握好四个着力点,将抗疫精神的阐释和党史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生命至上”是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宗旨的全面贯彻。抗疫的全面胜利,不仅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思想观念的统一,也依托了党在历史上多次防治重大疫病中正确研判形势、强化底线思维、尊重自然规律、依靠和联系群众的历史经验。始终坚持并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重要制胜法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打赢疫情防控战作为最为紧迫的政治任务。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面前,党和国家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从出生仅三十多个小时的婴儿到一百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4]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高效格局的全面形成,广大党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于做先锋、当表率。
在思政课中对广大青年学子开展中国共产党践行“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教育有利于他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有利于他们全面认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精髓要义,从而领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举国同心”“舍生忘死”是对中国共产党以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的有力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5]。抗疫精神号召全民参与、共渡难关,为传播价值、凝聚共识提供了精神指引。全社会积极抗“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提供了重要场域。在疫情防控战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介绍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生动载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为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的价值准则。抗疫斗争凸显了逆行者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志愿者的大局意识、担当精神,为向青年学子传播、弘扬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素材。
教师要把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使当代大学生充分明确“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义利观和生态观,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尊重科学”是对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发展理念的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是一部彰显实事求是精神、勇于探索和自我革新的改革创新发展史。它体现了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和创新的初心使命和实践品格。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关头,在面对危机和困境的重要时刻,是党通过一次次的改革创新和大胆尝试,才走出困局,走向成功。在百年历程中,党在革命时期创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发展道路;还有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胆尝试,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对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发展理念的坚守和践行。疫情防控需要依托科学技术、依靠创新创造开展预防和救治。在科学战“疫”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大数据监测平台的开发和建立、电子健康码的推行和使用、对重症患者救治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开发和施用都体现了“尊重科学”的实践品格。
在思政课中,教师要结合抗疫精神对“尊重科学”的阐发和分析,将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发展理念有机联系起来。同时,要结合疫情防控中体现的我国在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科技创新等领域涌现的鲜活案例来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精神,引导他们大胆提问,善于质疑,努力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命运与共”是对中国共产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自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生动凝练。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多次指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6]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过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靠自身的力量独自应对重大挑战。在党的有力统一领导下,我国依靠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采取最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举措,第一时间遏制住疫情的扩散蔓延,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同时,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号召世界各国汇集全球合力、携手抗疫,共同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
教师在阐释抗疫精神时要把“命运与共”与中国共产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自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治理方略有机融合起来,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的生动实践。例如,中国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分享病毒研究成果,及时向世界公开诊疗方案及药物筛选结果,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的全球合作,携手各国实施联防联控,向部分国家派出医疗专家和救治队伍。以此向青年学子生动诠释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应对全球公共危机中自觉履行职责、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积极作为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大国担当。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渠道。党史教育背景下,把抗疫精神承载的历史素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注意理论性和实践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弥合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认知断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此,要以合理的方式将抗疫精神的讲解与党史教育的思想启发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是发生在主体间的活动,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教育者即教师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运用科学的教育介体来开展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即学生并非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作出独立判断和选择、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吸收内化并自主调节行为的积极个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主体间关系,反映相互尊重、理解、沟通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关系,“共同从事着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新建构并达成相互间的积极影响和理解”[7]。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交互是交往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双主体之间通过沟通、对话、理解、交往达到和谐相处。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8]。美国当代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ed)在其代表作《代沟》中提到,根据文化传递的差异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后象征文化(postfigurative)、互象征文化(cofigurative)、前象征文化(prefigurative)。“在论及年长者不得不向孩子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这种文化类型时,我就用‘前象征’这个词”[9]。这充分肯定了年轻一代拥有在新文化和新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权威。随着全球通讯、交通、互联网信息化的深刻发展,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日趋多元,他们以独特的直觉敏锐迅速地适应新时代文化,信息获取渠道多,感知速度快,迅速改变了当代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因此,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前象征文化”时代已经形成。另外,对学生主体而言,成长于新时代背景下的00后大学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乐于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见地,他们虽然生长在一个文化、价值多元多样的时代,但对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认同度较高。这为师生双主体交互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准备。
抗疫精神深刻彰显党百年奋斗史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是党史教育背景下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素材。师生双主体交互模式下,从教师主体而言,将抗疫精神的阐释与党史教育有机结合,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主体而言,学生要结合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体悟、表达等形式的学习体验,不断提升学习获得感。
1.以教师讲理论+学生讲故事模式,激活双主体教和学的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理论层面向学生阐释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它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与中国精神一脉相承,更体现了百年大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追求精神建设和精神践履的高度使命感。教师要深入阐释抗疫精神的生成背景、时代价值及其和党的百年建设之间的深刻联系,让学生从理论高度认同抗疫精神,并进一步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从而紧密团结在党旗之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阐释弥补学生理论认知的不足,只有理论讲得透彻才能把道理讲得明白,才能在价值引导中逐步释清学生的价值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消极主体,而是善于思考比较和理解内化的能动主体。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设置集教育性和趣味性的个性化“疫”情教育教学环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疫病防治和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这些人物是特定时期和特殊背景下人民群体中的先进代表,他们赓续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习总书记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0]因此,在党史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党的历史上的英雄模范人物,引导学生讲好他们的英雄故事和感人事迹,并结合所学理论由小组或个人分享表达学习感悟。例如,在思政课中可以先后开展诸如“我谈党史上的抗疫先锋”“给抗疫战士的一封信”“我看抗疫中的青春力量”等多主题的师生参与式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思政课教学体系逐步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在推动抗疫精神的有效内化中激励当代青年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2.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双主体教和学的获得感
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最主要的形式和渠道,但纯粹的课堂教学无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在党史教育背景下,传承红色精神、利用好红色根脉既要扎实开展思政课课堂教学,也要不断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凸显理论的引领性,为学生深入开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注重现实世界的参与性,可以进一步验证理论的强大魅力,两者共同致力于师生教学双主体的获得感提升。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在生动的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在现实世界的体验和体悟中获得个人成长。例如,可以在党史教育背景下探索将思政课教学纳入全校实践育人体系,并将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和网络实践三个部分,为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提供制度保障和锻炼平台。
在党史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本校、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一是要利用好抗疫中的珍贵影像资料开展视频分享、图片展等体验式教学,二是要引导学生走近革命圣地、红色纪念场馆开展红色精神体悟的沉浸式教学,三是要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丰富的线上实践教学。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近年来,学校不断拓展党史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计量博物馆、义乌望道故居、南湖纪念馆、安吉余村、淳安下姜村等八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形式上,中国计量大学不断完善“德馨杯”演讲比赛、红色历史剧展演、主题征文、参观座谈、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等传统线下实践教学形态。此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依托主题教学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青春计量”、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开展线上实践教学在师生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欢迎。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实践教学,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共同接受教育并获得成长感悟。
为充分发掘党史教育背景下“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结合绪论和六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匹配八个主题的教学设计(参见表1)。通过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课中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参与展示,课后师生回顾总结并进行下一课次的准备演练等环节,充分激发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双主体的参与感、体验感,加深双主体对“抗疫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
表1 “抗疫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为例,就“抗疫精神”主题融入师生双主体教学模式设计具体教学方案。
首先,在完成第二章教学后,教师安排两个学时的课外实践环节,请每位学生在课外撰写一份主题为致敬伟大“抗疫精神”的演讲稿,并请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参与下次课的课内演讲。其次,教师进行第三章内容的课堂讲解,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结合中国抗“疫”的生动实践,讲清楚“抗疫精神”和中国精神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把抗“疫”中的生动典型案例融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阐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地理解和感悟“抗疫精神”与中国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教师通过简要梳理和回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对抗疫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简要评价。再次,请学生代表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3~4分钟的主题演讲,随后教师和学生代表对演讲者进行综合点评。最后,教师结合演讲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回顾。
以上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将相对抽象但蕴含丰富教育价值的“抗疫精神”有机融入课程,增强党史教育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此外,通过师生双主体交互模式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