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小敏,赵明月,毕昊阳
联合国缔约国文件明确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虽然海洋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的18%,但它却蕴藏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生产力。可以说,人类的命运、世界的格局、国家的发展都与海洋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早已突破资源和空间本身,海洋已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争夺战略优势的制高点[1],国家间海洋竞争也在日益加剧。而海洋竞争是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与文化、意识、精神等“软实力”的综合国力较量,并且“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在海洋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与方式[2]。因此,提升公民“海洋意识”、促进全体公民海洋观的形成,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海洋问题:领海划界矛盾突出、岛屿主权争端频繁、海洋资源开发争夺激烈。在众多海洋争端事件的刺激下,虽然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整体上有所提高,但《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报告(2017)》显示,国民海洋意识总体上仍较为薄弱,甚至与海洋关联最为紧密的沿海地区,其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却也处于较低的水平[3]。海洋意识提升需要从教育入手,而青少年是海洋意识教育的关键。基础教育作为青少年海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由于缺乏统一的海洋课程和科学的教学依据、教育方式简单、教育观念滞后等,在教学中侧重知识的讲授,对“意识”培养关注较少[4],忽视了学生的课外实践,对我国丰富的海洋教育资源开发不足,以致于将价值塑造的过程矮化为知识记忆。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扼杀了学生对于海洋的浓厚兴趣,使得中学生海洋意识培养陷于“无趣、无行、无评”的处境之中。
海洋知识是形成海洋意识的基础,但海洋意识并非单纯的知识性教育,更重要的是体验和思维的参与。课堂肩负着中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局限于灌输式课堂的海洋意识教育,缺乏长久、持续的发展动力,学生也就难以达到观念的内化。作业作为“第二课堂”,对课堂海洋意识教育起延伸和补充作用。2021年7月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对作业的“量”和“质”做出明确规定,“减量提质”成为作业的基础要求。以往作业的焦点更多放在推进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上,较少关注对知识的可迁移理解。实践类作业是由策略、技能、概念及原理架构起来的综合结构,其超出了对海洋事实与技能的简单记忆,将学生带入现实中的海洋环境,使重复性的海洋知识学习转变为自主的问题发现与意识建构,从而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对海洋意识的概念性理解;同时,实践类作业通常超越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海洋知识,让学生海洋意识的学习变得“生动”,真正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
探索实践类作业提升海洋意识的机制与策略,对于发挥基础教育中各学科各主体在中学生海洋意识教育中的优势,推动中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整体发展,实现中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较为普遍认可的海洋意识概念是由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赵宗金提出的,“海洋意识本质上是个体、公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在长期的海洋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综合表现”[5]。从构成要素看,海洋权益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生态意识、海洋科技意识等被众多学者多次提及和强调。其中,海洋权益作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结合中学地理、历史、政治等多学科课程标准,本文认为中学生海洋意识以海洋权益意识为中心,涉及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生态意识、海洋科技意识、海洋政治意识、海洋经济意识和海洋文化意识七大主要意识。中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加强对国家海洋物质财富、海洋军事、海洋外交及海洋研究基地等的认识,同时影响着学生的海洋精神和海洋价值观念甚至未来职业的选择,能够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物质决定意识,脱离了海洋,海洋意识的培养只能沦为纸上谈兵[6]。海洋意识的核心是海洋价值观念,海洋价值观念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和提升。实践类作业作为一种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真实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能够整合中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相关人员、资源和活动,发挥海洋意识教育的合力。基于此,本文试从“分层进阶”的活动、“课内外”衔接、“家校社”资源协作三个方面提出实践类作业赋能中学生海洋意识提升的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如图1所示。
“双减”政策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因此,实践类作业的设计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通过不同层级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实现从事实性海洋知识走向海洋意识的概念性理解。
1.基础性实践作业赋能海洋认知力
基础性实践作业由参观、调查、实验等活动构成,此类作业以专题形式开展,具体可依据海洋意识的主要构成要素划分为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经济和海洋政治等若干专题;或以课堂学习内容为主体形成整合专题。通过前往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主题公园等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调查,参与海洋科学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海洋学习兴趣,在专题化的实践中形成系统的海洋知识结构,具备基础的海洋认知,从而逐步加深学生的海洋意识。
2.拓展性实践作业赋能海洋探索力
拓展性实践作业由设计实验、实地考察等活动构成,与基础性层级相比,此类作业更强调实践的探究性,通过海洋研究课题的形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和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拟定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专业化指导,引导学生整合多学科海洋知识和社会资源,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完成课题研究,从而促进学生从多学科视角对海洋进行整体性认识。在实践中发挥个人潜能,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从海洋认知到科学、严谨看待海洋问题的跨越,激发学生的爱海情感和科学精神。
图1.实践类作业赋能中学生海洋意识提升的机制
3.创新性实践作业赋能海洋行动力
创新性实践作业由研学旅行、情景剧创作等活动构成,此类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问题思维。学生能够结合海洋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在“学习共同体”内自主发现问题并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独立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和海洋意识的提升[7],在现实情境中实现将海洋意识观念转化为行动力的有意义建构,具备终生践行爱海、护海的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真正将海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教师作为实践作业的引导者、共同体的参与者、实际效果的评价者,应注意“防教师化”,避免使“实践场所”变成“现场教室”,使“学生实践”变成“教师实践”。同时,通过既定目标和评估依据,对学生海洋意识的提升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反馈形成“行动——评价——改进——行动”的良性循环。
作业作为一种课外学习活动,其内容应与课程紧密联系,这是使作业与课程和教学形成合力的关键因素,是保证作业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途径,也是在当前教育情境下对学生负责的根本做法[8]。因此,基于海洋意识培养的实践类作业应以“课内外”的有效衔接为首要设计依据。
这里的衔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类作业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前作为预习完成,使学生提前了解海洋相关资源、科技和环境等基本常识,弥补学生因海洋知识欠缺造成课上学习效率低的缺陷,这种衔接的目的在于了解、普及海洋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海洋的探索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二是指实践类作业可以作为“第二课堂”,将课上无法完成的海洋意识培养延伸到课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调动各学科相关知识,实现知识、经验、思想、意识和观念的交互与整合,挖掘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潜力,更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海洋意识在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实践中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扩展。
无论是课前衔接还是课后延伸,实践类作业都为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与环境交互、主动建构、自主生成的平台,拓宽了课堂的时空范围,为学生海洋意识提升提供了实践的“支点”。
“双减”政策指出,“应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人的教育是复杂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离不开国家、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作用[9]。海洋意识不仅是中学生需要形成的价值观念,更是每个公民的必备素养,全民海洋意识提升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作业是学生与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纽带,实践类作业需要多主体协同和多方资源支持才能实现从理念设想到海洋意识培养的实践。
1.学校赋能海洋意识教育整合资源
海洋意识相关的知识散落在地理、政治、历史、化学等多学科中,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可见一斑(见表1)。日常教学中受课时、教学进度和教师素养等因素限制,海洋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学存在一定实施难度,实践性作业无疑为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提供了抓手和落脚点。学校应将海洋意识培养为目标的实践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通过学科间和跨学科的集体研讨,各学科教师合作设计跨学科的单元式、学期式、学段式等不同形式海洋实践类作业和校本课程,以此作为国家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实现海洋知识、能力、观念的学科内纵向整合和学科间横向融合,减轻学生各学科重叠内容的学习负担;另外,学校可以聘请海洋类专家和课程教学类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在理论分析与科学研究互证的基础上,保证作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表1.海洋国土与海洋资源在普通高中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2.家庭赋能海洋意识教育隐性资源
家长的海洋意识决定了学生海洋意识的基础,家长对待作业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实践类作业的实施效果,学校可以通过政策宣讲、家长讲堂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海洋意识的提升对于学生身心成长和未来职业、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实践类作业对海洋意识培养从知识到行动的重要意义,对海洋实践类作业产生正向的支持和协作意识;同时,鼓励从事海洋研究、海洋生态、海洋经济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家长,参与到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中去,为学校作业设计提供资源支持,并在家长群体中发挥引领作用。
3.社会赋能海洋意识教育补充资源
社会海洋意识教育作为补充可以大有作为。一方面,社会相关组织要加大海洋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打破常识性介绍的一般做法,上升到意识层面的渗透;另一方面,推动国家海洋局及涉海部门海洋教育资源向学校和青少年和社会开放,为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10],为学生完成实践作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
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实践类作业要实现对中学生海洋意识提升的赋能,既需要“家校社”相互独立、避免过度干涉,更需要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会协同的“家校社”关系结构,发挥各方在海洋意识实践方面的优势,形成协同育人的海洋意识培养机制。
实践类作业赋能中学生海洋意识提升的驱动、运行和保障机制,不仅回应了“双减”背景下对作业“减量提质”“协同管理”的要求,同时有效发挥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中学生海洋意识教育中的资源合力;完善了“课内外”衔接的作业系统设计;以价值引领为支撑,关注学生差异,由浅至深地满足了不同学生需要,为中学生海洋意识的提升提供了绝佳的实践途径。
为推动实践类作业赋能中学生海洋意识提升机制的落实,需要结合海洋意识教育的特殊性和实践类作业的优势,对作业的目标、评价、内容与实施等具体环节的设计进行探讨。
中学生海洋意识提升是开展实践类作业的核心诉求,因此,作业目标设计应围绕海洋意识中蕴含的海洋价值内核,使学生在认识海洋、探索海洋的过程中学会经略海洋,实现知能情意行的和谐统一。通过分析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国家海洋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目标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第一,基础知识,以学生必备的海洋知识为核心,是提升中学生海洋意识的必要前提;第二,问题解决,以学生解决海洋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是中学生海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情感价值,以形成海洋价值观念为核心,是培养中学生海洋意识的最终归宿。
提升海洋意识的实践作业目标应涵盖基础知识、问题解决和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同时,可依据作业的性质和形式有所侧重。例如,天津某地理教师从馆校结合的视角,以坐落在天津市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依托,设计了以“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秘”为主题的单元实践活动,构建了以知识、观念、情感、能力为核心的海洋活动目标(见图2),并将学生、学校、博物馆等其他主体的目标任务纳入目标体系之中。学生在掌握所学主题的海洋知识外,还增强了海洋意识,提高了解决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等问题的实践能力,形成主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人海关系”和谐意识。
图2. “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秘”实践作业目标
传统的纸笔测验往往关注碎片化知识的记忆与再现,是表层的诊断,当直接探讨学生面对有价值的课题表现时,评价才是真实的[11]。海洋意识包含主观性、抽象性的价值判断,仅通过书面作业难以进行评价,因此,学生在实践中的真实表现,成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应保证评价方式的多样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将评价贯穿全程,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海洋意识的表现水平。
例如,以“万象海洋”为主题,“海洋之中有什么?这些事物对海洋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并完成调研报告。实施过程中,有的小组通过调查、实验,验证海水中包含水、氯化钠等可溶性无机盐;有的小组通过调研本地海产市场,了解当地主要的海洋生物,认识到海洋可以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须的食物;有的小组依据退潮后海滩上遗留的物品,推测海洋中的人造物,呼吁人类对于海洋环境进行保护。可见,学生在完成课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海洋知识的认知、解决海洋问题的能力、保护海洋的行为等都是海洋意识的集中体现。综合各组提交的实验记录、调研报告以及过程性资料和答辩情况,采取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海洋意识水平,为后续学习提供改进的方向。
海洋是一个比陆地更为广阔的复杂系统,海洋知识广博而浩瀚,不加选择地为学生提供作业内容,很容易使学生陷入重复无趣的工作之中。从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海洋资源入手,提供恰当的作业内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资源,更能为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和价值生成搭建起宏观理念与微观行动之间的桥梁,是将知识性海洋学习转变为创新性海洋实践的重要条件。
例如,重构“海洋国土”单元以高中地理必修2“环境与发展”模块的海洋知识为主,选修2“海洋地理”为辅,结合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港等区域资源,形成“‘津门之水’天津滨海实地考察的研学旅行”“海洋国土你我共同捍卫”“天津港的发展”三个课时的进阶“作业”。不仅将地理必修和选修中与“海洋国土”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还将政治、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中与“海洋国土”有关的内容进行跨学科整合,使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构建起“海洋国土”的多学科知识框架,形成正确的海洋权益观,实现单元教学的跨学科育人价值。
激发学习兴趣是实践活动的首要目标,具身环境的体验性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海洋意识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实践类作业赋能海洋意识提升的关键在于提供了由“客观”趋于“实境具身”的认知环境[12],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主动建构、自主生成,产生“沉浸式”学习。
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差异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具身认知环境,同时考虑现有的资源,让学生“能作为,想作为”。天津的教师可结合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场馆主题,如“远古海洋”“今日海洋”“未来海洋”三个主题场馆,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作业。而海洋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中西部地区,则可以尝试运用“互联网+”,结合最新的VR、AR等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虚拟的环境体验,积极引导学生产生对海洋的浓厚兴趣[10]。利用贴近学生体验的海洋教育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海洋学习的真实空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综合性“学力”。
总之,实践类作业因其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为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衔接,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提供了结合点;通过基础、拓展、创新三类活动,促使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概念理解,能够有效解决海洋意识培养中“无趣、无行、无评”的问题。在具体的作业设计层面,应聚焦目标、评价、内容与实施等环节,保证实践类作业的有效实施,发挥其对提升中学生海洋意识的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