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琴,郑吉顺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3%[1],临床特点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较为常见,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胃肠道手术、胆囊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尽管目前诊断方法较多,但缺少统一诊断标准,因此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十分必要。临床常用胃镜检查作为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手段,而近几年随着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不断完善,NBI技术可使医生更加仔细观察微小病灶,因此在胃肠镜诊断中应用广泛,各种早期胃肠道疾病诊断准确率也进一步提高[2]。本研究对130 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先后进行常规白光内镜及NBI 内镜检查,旨在进一步探讨NBI内镜检查与常规白光内镜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3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 例、女性68 例,年龄18—75 岁,平均年龄(41.95±15.949)岁。排除标准:高龄(大于75 岁)、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晚期胃癌、近期严重感染性疾病、近期消化道出血、过敏体质以及不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本研究得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的130 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经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后均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有NBI 功能)方法检查。进行检查前,所有患者均常规禁食8 h、禁饮4 h,若患者胃肠动力不足,则延长禁食禁饮时间,必要时给予胃肠减压;对所有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诊断前,即在检查之前需要给予患者吸氧,之后对其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建立静脉通路,以0.05 mg的地佐辛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再使用2.0 mg/kg 的丙泊酚对患者进行缓慢静脉推注。在用药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肌肉松弛程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是否平稳,待达到检查标准后再对其进行检查,并在患者的胃窦部大弯侧与幽门距离2~3 cm 处取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1.2.1 常规白光镜诊断
应用常规白光内镜检查,观察胆汁反流分布情况、程度及图像清晰度,同时观察是否合并糜烂、出血等病灶,以及浸润深度,并将观察到的局灶性病灶组织活检后送病理检查。
1.2.2 NBI内镜诊断
在常规模式进镜后,切换成NBI 模式观察,主要观察胆汁反流分布情况、颜色(NBI 模式下胆汁反流可表现为红色观)、程度及图像清晰程度,同时观察是否合并糜烂、出血等病灶,并观察病变边缘界限、微血管和腺管结构形态及分布情况,并将观察到的局灶性病灶组织活检后送病理检查。
(1)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胆汁反流图像清晰度,1 分为看不清,2分为模糊可辨,3分为较清晰,4分为非常清晰。(2)观察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NBI 内镜检查的特征。(3)记录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比较两组检查方式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数据可以看出,常规白光内镜与NBI内镜联合检查诊断检出例数为130例,常规白光内镜检查诊断检出例数为102例,2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见表1)。
表1 常规白光内镜和常规白光内镜与NBI内镜联合诊断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结果对比
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NBI 内镜和常规白光内镜检查比较结果(见表2)显示:NBI 内镜下胆汁反流呈现红色量胆汁反流分布时仍可检出其红色观,较常规白光内镜检查更易检出胆汁反流,提高了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率。
表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内镜下表现结果分析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内镜下胆汁反流图像清晰度比较统计分析得出,NBI内镜检查方法下胆汁反流图像较常规白光内镜检查更为清晰、胆汁反流辨识度更高(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内镜下胆汁反流图像清晰度比较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炎,约占慢性胃炎的22.6%[3],其主要致病机制多由胃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失调、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及胃-空肠吻合障碍等因素导致胆汁及十二指肠液等物质反流到胃部,使胃黏膜发生炎症、糜烂和出血,降低胃黏膜保护屏障,从而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病变,其反流的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可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向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进展[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因此,及时诊疗非常关键,应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等进行诊断,但诊断率不高,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诊断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研究对130 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两种内镜检查,其中,常规白光内镜诊断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为78.46%(102/130),常规白光内镜联合NBI 内镜检查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为100.00%(130/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因此,对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常规白光内镜联合NBI 内镜检查,其诊断率较高,并且NBI 内镜检查下胆汁反流图像清晰度亦高于常规白光内镜。另外,NBI内镜下胆汁反流呈现红色量胆汁反流分布时仍可检出其红色观,较常规白光内镜检查更易检出胆汁反流,提高了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率。
目前,胃镜检查是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中较为准确可靠的常用诊断方法,胃镜检查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对患者的应激性刺激比较大[5]。本研究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消除由胃镜设备刺激患者喉头所产生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以及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最终使患者能够配合胃镜检查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6]。胃镜检查可通过直观观察胃腔内黏液湖胆汁情况发现患者胆汁反流程度,从而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检出率和诊断率。
研究表明,NBI内镜检查能对早期胃癌患者黏膜及黏膜下血管纹理进行更为清晰直观地反映,改善病灶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对比度,提高表浅病灶检出率,因此应用前景广阔[7-9]。NBI 采用窄带滤光器替代传统的宽带滤光器,限定波长光的同时,仅留下红、绿、蓝三色[7-9],穿透胃内黏液及胆汁后,可明显提高胆汁反流清晰度与辨识度,因此有利于促进不同程度胆汁反流的检出,使胆汁反流性胃炎尽早发现,及时诊治。应用NBI 内镜检查可明显使胃十二指肠内反流的胆汁呈红色观,与普通白光镜下胆汁颜色(淡黄色、黄色及绿色)形成鲜明颜色对比,提高疾病辨识度,同时可发现普通白光内镜下难以辨别的轻度胆汁反流,更有利于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检出阳性率。本研究中,NBI 组130 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均在胃镜与NBI内镜联合检查下发现,其胆汁反流检出情况率高,且NBI内镜检查的胆汁反流图像清晰度明显高于常规白光内镜检查(P=0.000)。结果提示,应用NBI内镜诊断与常规白光内镜比较,可更加清晰显示胃十二指肠胆汁反流情况、程度及部位,同时发现,NBI内镜可更加清晰显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糜烂、出血等病灶时胃黏膜病变组织腺管结构、病变色泽、边缘及微血管状态,有利于为临床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
NBI 内镜检查方法能对早期胃癌患者黏膜及黏膜下血管纹理进行更为清晰直观地反映,改善病灶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对比度,提高表浅病灶检出率,因此应用前景广阔[8-10]。Yamashita 等[11]研究证实,NBI 技术应用于胃镜诊断过程中,联合放大内镜可明显增加胃黏膜表层对比度,同时增强黏膜表面细微结构清晰度,因此更加有效识别早期胃癌边界,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这些已有的研究表明,NBI检查用于胃癌诊断时,可大大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但目前几乎尚无NBI 用于检查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报道。本次研究发现,常规白光内镜检查联合NBI 内镜可明显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率,能尽早发现患者的胆汁反流程度,为患者提供合理诊治方案,大大缓解患者消化道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NBI内镜检查较常规白光内镜更有利于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可更加清晰观察胆汁反流程度,及能清楚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其他病变时胃黏膜病变情况和临床特征,有利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得到尽早发现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