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晴
开展心理普查、对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既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评估高校学生适应水平的一种必要措施。普查旨在全面了解郑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排查新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让大学生以最好的心态和风貌度过大学生活;同时,通过普查使新生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寻求社会支持能力,为高校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完善符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心理指导方案提供参考。
本次普查的对象是郑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全体新生,共计5,776人。应测人数为5,776人,实测人数为5,580人,普查率为96.61%。
本次普查采用网上测验的方式进行,所得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普查量表选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总得分在90~450之间。分数越高,代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表1 2020级男生与女生SCL—90各因子筛查比例
(一)2020级男生与女生SCL-90各因子筛查比例比较。表1表明,参加普查的2020级新生中男生有3,179名,女生有2,401名。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的异常检出率都较高。需要注意的是男生的精神病性和焦虑排序较高,列第5、6位,而女生的焦虑和恐怖排序较高,列第5、6位。
(二)2020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对量表的九个因子和总分进行性别差异T检验。表2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躯体化(F=3.974,P=0.019)方面差异显著(P<0.05),在强迫症状(F=0.533,P=0.000)、人际关系(F=0.903,P=0.009)、抑郁(F=16.898,P=0.000)、焦虑(F=11.725,P=0.000)、恐怖(F=124.334,P=0.000)及总分方面差异非常显著(P<0.01)。
表2 各因子项在性别上的均值差异t检验
其中,通过对比表1中男女生的平均值可知,女生在躯体化(M=1.22)、强迫症状(M=1.61)、人际关系(M=1.45)、抑郁(M=1.36)、焦虑(M=1.34)、恐怖(M=1.36)等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偏执因子上的得分稍高。就总体情况而言,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女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更突出,心理健康水平较男生更低。
(三)2020级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而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整体而言,本次调查中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
表3 2020级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一)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普查结果显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新生中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筛查率为13.67%,这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心理普查18%左右的比例[2]。本次调查结果发现,郑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新生心理异常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等方面;存在强迫症状和人际交往障碍的新生占比均达到2%以上。同时,郑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新生除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常模。此次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得分较高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3~4]。这说明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
(二)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相对略低于男生,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5~6]。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反映出男生多表现为对外(偏执)方面有高分,而女生在内部体验(抑郁、焦虑、恐惧等)方面得分较高,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3,7]。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节点,是人格塑造和自我完善的关键时期。在信息多元化时代,大学生来自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扰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塑造完善人格,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这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心理普查结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专业、家庭条件等因素,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8],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培养阳光心态,创建和谐校园。
(一)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面向本校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并开设覆盖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开发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课程,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定期安排专家学者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培训和指导学生团辅活动。
(二)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组织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结合学校实际,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征文比赛、心理素质室外拓展训练、心理健康中心参观活动、心灵诗朗诵、心理知识讲座等,推动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强化心理咨询服务。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设立齐全的功能室;建立心理咨询值班、预约、访谈、回访、保密等制度;设立咨询信箱、咨询电话、在线咨询等平台,开通24小时心理问题求助热线;咨询过程有完整的咨询记录,有重点对象的访谈和跟踪记录。通过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对学生开展定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要组织进行逐一约谈。需要进一步诊断的,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结合筛查结果进行咨询或转诊。对极个别特殊学生,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家校联盟,同时组织学生干部、寝室长等朋辈力量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关心和爱护,使其快乐健康成长。同时,应规范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机制,有计划展开重点案例督导和研讨,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