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人才沃土 激活发展动能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人才与科技工作侧记

2022-05-10 08:25潘正伟
南方自然资源 2022年4期
关键词:广西卫星人才

潘正伟

2022年4 月13 日,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明确了高层次人才认定相关政策、范围、条件、程序,让敢于求新、勇于求变、善于求质的人才脱颖而出,让一流的人才享受一流的待遇。这是人才建设的福音,也是事业发展的推动器。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投资于人,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持续增强人才效能,稳步增强人才比较优势,锻造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加快转型升级、高质发展注入关键力量。

柔性引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是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广西数据与应用中心、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单位,2020年获批广西自治区级新型研发机构,列入落实“广西科改33条”“百千万”行动实施名单。

2017 年,该院进行了一次机构调整,确定以创新驱动事业发展的转型之路。2019 年,自治区机构改革把该院纳入自然资源厅直属单位序列,明确提出由生产型单位转型为研究应用型事业单位。转型后的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设立了研发中心、监测中心等7 个服务机构,主要从事遥感数据获取、处理、研发、应用业务,为服务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如何实现单位事业转型发展?人才是关键。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紧紧围绕“两支撑、一提升”工作定位,支撑全面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让人才“第一资源”更好地激活“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第一要务”。

据该院人事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已经形成了人才工作“三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原则按政策按规矩按程序办事,任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为单位发展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二是坚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公信度,“一把手”抓人才工作,使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位;三是坚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人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2018 年7 月,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到武汉开展人才招聘工作,通过协议模式引进1 名优秀实景三维平台研发人才,主要负责广西实景三维平台研发应用。得益于多个创新平台和良好的研发环境,应用研究分院技术骨干陈家兴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先后参与多项软件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3 项发明专利。2019 年,该院通过合同的方式引进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陆挺,现任空间信息分院分院长。陆挺负责的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小龙村规划试点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75 个优秀案例。目前他主要承担国土空间规划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以及30 多个村庄规划编制项目。“给人才足够的发展空间,才能增强单位发展活力。”陆挺说。

<<<广西卫星中心工作人员利用系统模拟运行轨道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供图

体制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2021年,该院通过柔性引进机制,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为首席顾问。引进博士后1 人,高等院校人才20 多名,与2 名博士研究生及18 名本科、硕士研究生签订三方协议。全年20 人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88 人调整晋升岗位。选拔任用13 名正、副科级干部,选派17 名优秀技术人才到有关单位挂职、跟班学习,培养20 名“90后”成为单位技术精英。该院通过完善人才认定、引进、评聘机制,充分挖掘内部人才资源,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建设高端人才智库、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等多渠道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营造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氛围。

完善平台,成就事业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聚焦主责主业,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围绕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广西数据与应用中心、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等6 大平台建设工作,打造吸引人才、造就人才、成就人才的平台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2021 年,该院充分发挥平台集聚效应、遥感应用技术优势和科技人才效能,开展多项重点工作得到国务院、自然资源部、自治区、广西自然资源厅的肯定。全区重点河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表扬;承担的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试点、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获得广西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肯定。

据不完全统计,该院2021 年新增国家发明专利2 项、自然资源部科技成果登记1 项、软件著作权10 项、广西科技成果登记9 项、科技成果转化5 项,新增提交发明专利申请2 项,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 项等。其中,立体空间产权登记关键技术与应用创新、超大规模特色自然资源智能化数据共享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分别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八桂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GXRS多源遥感智能监测平台获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产品认定。

该院自主研发的“译快查”平台实现了全区范围优于2 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图斑动态提取、实时交办。2021 年该院利用该项技术发现变化图斑8 万多个,识别疑似问题图斑3.3万个,面积9.45 万公顷,为执法监管、重大项目推进、建设用地批后实施、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该院将围绕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1+1+4+3+N”目标任务体系,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完善平台建设,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一是扎实推进卫星遥感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业务化和工程化应用,初步构建“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二是实现卫星中心市级分中心全覆盖,升级改造广西遥感综合服务平台,支撑市级分中心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提升高分卫星中心数据保障应用能力和东盟地区卫星影像获取能力,打造广西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示范基地和卫星遥感应用创新基地;四是加快推进产业化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高新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平台品牌效应。

依托科技人才,突破三大关键技术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遥感应用、基础测绘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打通产业链,初步形成“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一体化的科创链条,2021 年该院生产服务总值达2.22 亿元,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院2022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聚焦地理国情监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卫片执法、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依托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构建卫星遥感综合服务技术体系,突破影像快速处理、智能识别、实景三维三大关键技术,提升单位遥感应用支撑能力,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达亿元产值。

提升遥感影像快速处理技术。该院先后构建了广西和东盟多尺度参考影像基准,研发了基于参考基准的快速处理技术、面向东盟的卫星遥感无控高精度测图技术,开展了多源遥感融合处理技术等影像快速处理技术攻关研究,初步建立遥感综合服务平台框架。

强化遥感智能识别技术。该院开展卫星遥感立体监测技术研究,探索利用高光谱、SAR等新型遥感数据辅助开展自然资源监测,提升耕地“非粮化”监测能力,以及综合监测智能识别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

突破数字孪生实景三维技术。该院围绕新一代三维引擎开展数字孪生三维平台研发,构建了室内外、地上下、陆水一体化建模技术和高逼真环境仿真模拟技术,加大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园区、疫情防控等专题性三维可视化系统研发的建设力度,形成通用性强、应用性广、实用性高、可复制的基础平台,可为自然资源、数字广西、军民融合、跨界应用和公众服务提供系列应用解决方案。

2022 年,基于广西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与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的需求,该院将充分运用AI 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形成天基遥感即时观测感知体系,确保基础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快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智能模式”,为全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围绕智慧园区建设中新基建支撑需求,利用数字孪生三维重建、时空大数据融合、智能化分析等技术手段,提炼智慧园区新型信息化建设范式,搭建通用基础服务平台。同时,该院针对自治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做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通过航天航空遥感快速建模、三维可视化、时空统计分析,构建时空大数据疫情防控指挥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人才成就事业,事业造就人才。未来,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将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在思路上再明确、措施上再精准、路径上再细化,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以更加出色、出彩、出众的强劲步伐,全面转型成科创有品牌、服务有亮点、平台有成效、人才有力量的研发应用型单位。

猜你喜欢
广西卫星人才
广西贵港
人才云
miniSAR遥感卫星
静止卫星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