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鑫,李海雄,燕婷,杨伟霞,吴丽丽
(1.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药学部,广东 佛山 528500;2.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骨科,广东 佛山 528500)
湿疹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治愈难度大,病因多种多样,为临床常见皮肤病。湿疹病状虽表现在外,但其病因复杂,多为内部因素所致,中医治疗主张采用望闻问切结合进行辨证分析患者具体病因,进而做到辨证治疗,提高治疗效果[1]。在湿疹治疗中,茵陈蒿汤合五苓散为其经典治疗处方,相关研究[2]指出其在湿热因素导致的湿疹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为进一步分析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100例采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的湿疹患者临床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的湿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为20~62岁,平均(42.27±11.08)岁,病程为3~21个月,平均(11.05±4.34)个月。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湿疹相关诊断标准[3]的患者;②同意将临床资料用于研究的患者;③年龄在18~65岁的患者;④认知正常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②治疗前有服用免疫类药物的患者;③治疗前有服药激素类药物的患者;④治疗配合度差的患者;⑤中途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⑥治疗前有服用抗组胺药物的患者。
100例患者均采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药方组成如下:茵陈以及泽泻各20g,桂枝以及栀子各5g,茯苓以及白术各10g,大黄3g。以水1000mL煎煮取汁400mL早晚温服(各200mL),每天一剂,连服五周视为一个疗程。观察100例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疗效,其中显效标准为皮肤损伤减少超过90%,瘙痒症状消失;有效标准为皮肤损伤减少超过50%,瘙痒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标准为皮肤损伤减少低于50%,瘙痒症状无变化[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之和/总例数×100%。观察10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5]评分变化,包括皮损程度、皮损面积以及瘙痒感三方面,评分范围分别为0~3分、0~5分、0~3分,以评分低者为佳。采集患者治疗期间的病理状况特征以及生理状况等资料,对可能影响其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消化系统症状、饮食、有无劳累加重、有无夜间加重、有无尿赤口渴、有无温热舌脉以及有无肢体酸痛、有无遇热加重以及有无皮损渗出等,应用强迫引入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向前逐步法进行多因素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分别为57例、24例和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00%。
如表1所示,治疗后的皮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皮损面积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瘙痒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表1 10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EASI评分比较(,分)
表1 10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EASI评分比较(,分)
以可能影响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以疗效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进行赋值,具体如表2。
表2 自变量赋值
如表3所示,性别、年龄、病程、饮食诱发或加重、劳累加重、夜间加重、尿赤口渴、遇热加重以及皮损渗出对患者疗效影响无显著相关(P>0.05),消化系统症状、温热舌脉以及肢体酸痛对患者疗效影响显著相关(P<0.05)。
表3 影响疗效的单因素分析
如表4所示,影响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消化系统症状、温热舌脉以及肢体酸痛(P<0.05),存在上述症状的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更佳。
表4 影响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湿疹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人群广泛,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所致[6]。近年来随着中医对湿疹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疗法在湿疹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7]。茵陈蒿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药方,在黄疸和湿热治疗中应用广泛,方中医茵陈作为君药,栀子作为臣药,前者主要作用为去黄利湿,后者主要作用为通利三焦,再以大黄辅佐,可以起到良好的清热利湿以及祛瘀散热作用[8]。五苓散系《伤寒论》方,由桂枝、白术、泽泻、猪苓、茯苓组成,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脾祛湿作用,而且还可以化气利水[9],钱昕妤[10]报道将其和茵陈蒿汤合用可以通阳利水、健脾益气,可以进一步提高湿疹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湿疹患者经采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1.00%,同时所有患者治疗后不仅皮损程度显著降低,而且皮损面积也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瘙痒感有明显缓解,提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在湿疹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通过对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程、饮食诱发或加重、劳累加重、夜间加重、尿赤口渴、遇热加重以及皮损渗出对患者疗效影响无显著相关(P>0.05),消化系统症状、温热舌脉以及肢体酸痛对患者疗效影响显著相关(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消化系统症状、温热舌脉以及肢体酸痛(P<0.05),存在上述症状的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更佳。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湿疹和湿存在密切关系,茵陈蒿汤可有效清除肝胆湿热,五苓散主要疗效为健脾利水,其合用后可进一步提升除湿效果[11],肢体酸痛多由脾虚所致,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健脾作用极佳,加之方中的白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体力,而桂枝以及栀子等具有良好的清热行气作用,可促进气机正常运转,因此其对伴有消化系统症状、湿热舌脉以及肢体酸痛症状的患者更为适用,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在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效果良好,其中对伴有消化系统症状、湿热舌脉以及肢体酸痛症状的患者,其疗效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