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林
初中阶段正处于一个人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刻,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课程知识,还应该将德育看作是管理工作的中心,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今后良好成长奠定基础。对此本文就初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界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情况有比较大的关注,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个体道德品行、个人修养。初中生思维活跃,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社會外界的不良习气、错误价值观念很容易对初中生正确观念的形成造成影响。所以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要指引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更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发展状况,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促使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中做好德育是很重要的,教学的目的是以德育人。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科学的社会认知,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才能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初中德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实施道德实践,都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初中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中的关键角色,要根据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把握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要求,不断推进德育管理研究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际效果。初中生对外界有极强的好奇心理,但是初中生本身的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差,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价值观念,在初中教育中如果缺乏良好的指引,很容易造成学生错误道德观念的形成,这不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开展德育引导,同时教师借助言传身教的方式指引学生成为有品德、有德行的好青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以德育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指标。无论学生成绩多好,如果其品德败坏,就很难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人才,而这样的教育无疑也是失败的。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注重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本身因素
初中生是班级管理、德育的主要对象,学生本身因素会对班级管理及德育带来很大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他们情绪不稳定,性格比较暴躁,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对教师的说教经常会表现出不屑一顾,并且他们很热衷于和教师“对着干”。如道德宣讲、知识灌输等方法依然是班主任比较喜欢的德育管理方式,德育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体验和参与,无法使思想道德“外化于行”。针对当前德育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初中班主任应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反思德育工作过程,深入研究初中生成长特点,把握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需求,进而从多个角度探究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途径。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会对初中班级管理及德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采取常规的管理方式是很难获得好的效果的,对学生的德育也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要素的影响,特别是网络因素影响,从而出现价值观偏离的情况。
(二)家庭因素
在初中生成长中,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会在无形中对初中生带来影响。家长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又会对学生的性格、能力形成造成影响。而在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家庭的消费也逐渐增大,很多学生的家长每天都忙于生计,早出晚归,甚至有的家长会常年在外打工,缺少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时间,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社会因素
班主任在管理中更多的是强调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全、完整的人,缺乏对学生主体的重视,没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导致德育管理不仅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甚至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活动都是为学生传授积极、健康、正能量的内容,学生在这些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其思想道德水平、价值观念都会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在社会上呈现着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加上网络文化、网络思想的传播,学生在社会、网络中接触的信息却有很多负面内容,这就会对原本的学校德育造成冲击。甚至有的初中生会对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内容质疑,认为社会上、网络上的思想才是主流思想,一方面影响班级管理德育质量,另一方面又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造成不利影响。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强化德育的方法
(一)人性化管理,获取学生信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们不仅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开设了一系列关于道德与社会的课程,而且努力将道德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以更全面、更广泛、更深入地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德育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不注重生命与升华的衔接,像其他学科一样设定各种评价目标,教学违背初衷。基于此,班主任应积极挖掘德育课程内容,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确保德育管理契合课程标准,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系统、持续的教育引导。
从德育课程内容来看,班主任应深入分析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对课程中的德育主题进行研究,确保课程内容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相契合。开展初中班级管理时,教师应该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能充分信任教师,这样才可以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实践中,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学生的想法、尊严、个体差异等,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给予班干部必要的管理权利,使学生可以在班级管理中获得自我认同感,同时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也可以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在选择班干部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主投票选择,做到公开、公正,同时班干部也应该有一定的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转正”,促使班干部能更加积极地为班级同学服务。
(二)强化师生互动交流
初中生的年龄相对比较小,社会阅历不够,学生个体的情绪也不太稳定,思想不成熟,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合乎常规的行为。为了引导初中生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在平常初中教师应该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心理、情感变化,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谈心。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鼓励、指导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存在的疑惑说出来,给予学生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很多初中生心理存在一些问题,家长、教师不理解,对家长、教师的说教会很反感。对此,初中教师在发现学生情绪、心理不对时,要及时和学生互动交流,把握学生的疑惑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疏导,这样才可以更加高质量地完成德育。初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品行造成影响,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保证态度和善,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形成正确道德观念。
在平常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班级管理改革”活动,让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提出来,并且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言,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在不断沟通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打开心扉,这也契合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制定新的班级管理方案,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树立道德榜样
班级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各项活动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者,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与其他教师相比,班主任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教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想更好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还应该从教师本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要领导者,平常与学生接触时间比较多,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说脏话,那么学生在生活中无疑也会说各种脏话。反之如果初中教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生也会在教师的言行中学会如何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并且主动向教师学习。所以在实践中教师要多做功课,向品德优秀的教师学习,多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涵养,在学生心中树立道德典范,从而为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奠定基础。
(四)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渗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将学到的德育知识落实下来,规范自身言行举止,让学生能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教师在周末组织学生开展“清理街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街道环境情况,有没有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并组织学生开展垃圾清理活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清洁工人的不易。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乱扔垃圾的情况,这种行为是否正确。通过这样的活动设置,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又能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乱扔垃圾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
(五)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对初中生来说,班级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在班级中学生之间要明确分工,处理好人际关系。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形成十分有利,所以初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教师可以从班级外部环境入手,指引学生打扫卫生,并且教师也要参与进来,与学生一起动手,让学生明白教师没有什么不同。在平常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班集体整体进行考虑,一个人犯错全班都要承担责任,某个人获得荣誉,则全班光荣,促进学生集体观念形成。同时,班级管理中还可以设置互帮互助的规定,将班级中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学生看作是班级的文化榜样,引导全班学生学习其身上的优点。教师还可以定期评选班级道德榜样,给予其相應的奖励,促进学生健康道德观念形成。
(六)强化家、校、社三方合作
不管是班级管理工作,还是德育工作,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紧密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首先,在初中班级管理德育中,学校首先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引导学生家长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德育的作用,引导家长在管理教育孩子时要提高对德育的重视力度。家长在平常不仅要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平常表现、心理状态,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共同制定德育方案,从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初中生能健康的成长。
其次,要做好社会与学校结合工作。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时,应该全面打破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德育活动中如果长篇大论,无疑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工作效率。对此,初中班主任可以采取新的方式实现班级管理及德育。班主任可以根据初中生爱玩、好玩的特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社会,指引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德育熏陶。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博物馆、纪念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主流文化观念。在课堂上,初中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热点事件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形成。此外,初中班主任还可以为学生设立具有辩论性的话题,指引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化认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此外,班主任还可借助信息化方式,建立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关注公众号,定期推送一些热点事件及自己的看法,与学生开展非面对面的交流,更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四、结语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注重德育的引入、渗透,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效果,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健康思想观念形成,这对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在实践中,初中教师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现状,灵活应用多样化方式渗透德育活动,保证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