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你是否也有过这种体验:遇见一件事时,心理会出现两个打架的小人,他们观点不同、想法不同,相互“吵”的不可开交。一个可能是认可自己的,而另一个像是专门“挑毛病”的,所以你开始恐慌,自己能否胜任,做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时间长了,会感觉特别累,可能不只是身体上的倦怠,而是进入了“精神内耗”带来的负担。
“精神内耗”会让人疲惫
什么是精神内耗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付尧说: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
“精神内耗”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能影响每个人。比如在某个时间段即使工作量不那么大,休息时间也不少,但你还是会感觉到特别的累,疲惫感无法释放,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耗”尽活力,引发多种疾病
现在“内卷”这个词特别流行,但其实内耗比“内卷”更可怕,毕竟“内卷”是与别人的竞争,而内耗更像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争着争着能量就消耗殆尽了。
什么样的表现可能提醒你进入“自我内耗”状态了?付尧说:一般精神内耗的外在表现会是,感觉疲惫、行动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内在感觉紧张、焦虑、自卑等等。精神内耗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的,它影响情绪状态,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生活节律的紊乱,恶性循环导致心理失衡……长期的精神内耗会让人失去活力,持续性情绪低落,让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積累多了,会引发多种常见的身心疾病,例如失眠、头疼、经常做噩梦,一定要引起重视。
内向的人更易产生“内耗”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精神内耗”盯上?付尧表示,在以往接触的“精神内耗”人群中,一般来说内向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精神内耗,而外向的人,其精神内耗则相对较少。当然这只是个相对的比例。
(1)自卑、敏感的人容易是“精神内耗”的“易感人群”
当我们内在自卑、敏感时,就更容易在日常交往中不自觉的去收集他人对自己的负向信息,或者将他人不经意的动作言语归为对自己的负向评价,因外在反馈对自我产生怀疑,这样内心矛盾纠结会耗费大量的心理能量。
(2)“讨好型”的人容易进入“精神内耗”的状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老好人”,有一部分就有“讨好型”人格,这类人习惯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来成就与他人的关系,个人的价值感与情感体验支点放在他人的情绪变化上,自己内在长时间处于矛盾与压抑之中。
(3)完美主义者也容易“精神内耗”
想法多,要求高,在自己内心总是形成无形的压力,感觉自己怎么做都不足以达到要求,不断在高要求的压力和不够完美的否定中纠结,从而消耗大量的心力。
如何终止“精神内耗”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过这种没来由的“累”,面对“精神内耗”的“疯狂进攻”,如何去改变这种状态呢?付尧给出了4种方法:
方法1:学会正面的自我接纳,减少负面的自我评判
想要停止这种精神内耗,第一步就是认识自我,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从多角度看待自己,解开自我否定的“自动思维”,学会接纳自己,悦纳自我。
方法2:树立自己的准则,避免讨好
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交关系,停止讨好,树立自己的标准。不必因为想要保持某种关系,在刻意迎合他人看法的过程中为难自己;也不必因为过分关注他人看法,而使自己束手束脚。
方法3:抛开绝对完美主义,接纳真实的世界
当我们习惯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做事力争达到完美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完美的存在毕竟是少数,学会接受不完美,就不会强迫自己过多幻想不存在的困难,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事。不对自己要求过高,也是善待自我的方式。
方法4:行动起来,拒绝拖延
陷入情绪内耗的我们会用大量时间“做准备”,反复纠结是否该做、该如何做、会遇到多少困难和问题,这些漫无目的的思考和幻想导致我们不敢行动,或错过最佳行动时间。如此一来,因为在思考和纠结上花费大量时间,只能在完成事情上压缩时间,结果并不能如意。正确的做法是,思考后立即行动,避免无序思考带来的困扰,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生活。
付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完形心理治疗执行师,国家首批家长团训指导师,沙盘游戏指导师,辽海讲坛父母道大讲堂特聘讲师,沈阳市铁西区妇联特聘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