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设置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意义

2022-05-10 21:43张奉珍
天津教育·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段落设置文本

张奉珍

通过进行情境设置,学生能借助丰富的画面与具体的事物对文本内容进行具体的理解、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文本艺术进行深度鉴赏、对语文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让语文教学高度真实化、优美化、情感化、思想化。因此,教师要将情境教学与语文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紧密的联系,不断拓展情境设置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观察能力、想象力等多种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情境设置是近年来十分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能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与视频等资源,对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展现,让学生生动理解文本,深入探究疑难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生活情境、自然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能力,能对语文知识生动理解与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從多个方面进行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情境设置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按照段落设置情境,具体理解文本内容

小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在阅读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不良习惯,难以对文本内容形成具体认识。因此,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可以按照段落依次设置情境,让学生对多媒体中的图片与视频进行具体观赏,对照文本中的相应内容描述画面情境,以此帮助学生具体梳理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例如,在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以按照段落设置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在阅读第一段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众人祭奠鲁迅先生的图片。学生能对第一段中“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等内容获得具体理解。又如,在阅读第二段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封面图片。学生能结合相应的文字,总结出本段主要讲述的是鲁迅先生辅导自己阅读《水浒传》的经历。同样,教师还可以播放出一个人用鼻子触碰墙壁、受伤的人获得救助等图片。学生能对其他段落的内容进行具体总结。另外,在学生阅读完文本后,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上同时展现出与各个段落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叙述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更为明确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按照文本段落依次设置情境,让学生将文字内容与画面内容进行具体联系,感受语文阅读的生动性,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段落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转折突出渲染的作用和影响,就小学生本身的学龄特点来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为欠缺,想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对阅读素材展开分析和研究往往是较为困难的。而如果将文本素材划分成不同的段落,让学生从不同段落的背景出发,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考量,是较为符合小学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的,能减少学生在段落分析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素材的分析更加仔细、更加深入,通过段落分析强化文本整体感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素材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而通过段落情境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段落的分析和研究,让学生对阅读文本素材的剖析更加深入,收获和成长更多。

二、在提问中设置情境,深入探究疑难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多样。学生由于知识修养的不足,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的疑难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重要事物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进行具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的流畅性,强化学生的阅读信心。

例如,在阅读《伯牙鼓琴》时,教师可以在提问中设置情境,丰富学生的知识修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由提出问题。比如,一些学生会对文本中的古琴与现代钢琴的概念产生疑惑。对此,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与古琴有关的文化节目,学生能在视频情境中观赏古琴的构造特点和演奏效果,并能感受到古琴具有音韵悠远、高雅宁静的特点,从而对文本中人物的品质和思想追求进行侧面理解。又如,一些学生会对“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中的“巍巍”和“汤汤”等形容词的含义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泰山巍峨耸立、长江浩荡奔流的视频,学生借助这些景象能对这些词汇的含义更具体地理解,有效丰富语言积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借助情境的设置具体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探究动力。

学会质疑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并且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提问中设置情境,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在问题解决探索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加强对文本素材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强化对文本素材的感悟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作出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的疑问,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指路人的角色,并不是知识的给予者和答案的馈赠者,教师需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分析得出问题的结论,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探讨和分析,自身的思维得到有效成长,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阅读也可以起到较好的帮助和影响,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

三、在鉴赏中设置情境,深度体会文本艺术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要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度感受。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文本意境进行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资源和自然环境对文本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的独到之处进行深度鉴赏,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情怀。

例如,在阅读《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对日出景象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比如,在阅读“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一句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太阳从云层中射出霞光,江岸上水波荡漾的视频。以此帮助学生生动体会文本语言的优美性。又如,在阅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这一句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入自然界,对日出景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让学生思考“太阳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将太阳看作勇敢解决困难,顽强拼搏、追求理想的斗士。并能感悟到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解决各种问题。由此,学生一方面能体会到文本语言深刻的思想性,另一方面能培育自身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这样的教学,教师让学生进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度鉴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在游戏中设置情境,生动展开文本表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很多的故事性文本。这些文本普遍具有情节生动、人物形象立体的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背景的营造和角色的扮演,对故事情境进行生动表现,有效培养学生乐观活泼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生动表演。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致阅读本文的各部分故事,进行表演情境的设定。比如,对完璧归赵这一则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喜欢扮演哪个角色呢?故事发生在怎样的场所中?蔺相如和秦王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举动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首先可以播放出具有沉重緊张气息的音乐,衬托故事的惊险性,其次,可以分别做出相应的动作和神态展开表演。比如,表演蔺相如的学生可以表现出正襟危坐和坚贞不屈的神态。表演秦王的学生可以表现出高傲自满的神态。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对文本中人物的语言进行适当的修改。表达出“秦王,我是为了赵国的尊严而来的,为了和氏璧,我无所畏惧!”等话语,从而对蔺相如的形象进行更为生动的塑造。又如,对负荆请罪这一则故事,一名学生可以扮演廉颇,做出下跪请罪的动作和羞愧谦卑的神态,揭示廉颇的心理活动。一名学生可以扮演蔺相如,搀扶起表演廉颇的学生并说出“廉颇将军,我们都是赵国的大臣,让我们一同为赵国而努力吧!”等话语,生动体现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以故事表演的方式进行情境的设置,对文本内容获得更为生动的理解。

总之,游戏化教学较为契合与小学生个体兴趣和学龄特点,通过游戏的有效构建可以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五、在生活中拓展情境,灵活进行知识运用

广泛运用语文知识描述生活现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所见到的情境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联想与运用,从而让学生以生活为视角,对所学知识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拓展情境,展开相应的学习活动。比如,在进行行诗歌背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到池塘边,对池塘中的水和阳光等景象进行欣赏;还可以让学生在下雨的天气对远处的群山进行眺望。由此,学生能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诗句获得深刻的记忆。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漫步在自然环境中,并对诗歌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学生通过对自然环境进行感受,能以悠然舒缓的语气诵读诗句,并感受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从而深度体会古诗词对个人精神品质塑造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然情境将作品扩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拓展情境,进行广泛的知识运用,不断提高文本理解的深刻性。

六、在作业中设置情境,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长期以来,学生的语文作业主要以背诵和抄写的方式完成,这就造成学生的作业过程过于枯燥,语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环境进行情境的设置,对课堂知识进行生动回顾,能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不断拓展作业的展开形式,强化语文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草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作业中设置情境,提高复习的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人际交流情境进行本课知识的回顾。比如,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同进行交流,讲解一次有趣的旅游故事。学生可以将作者游览草原的过程作为素材,从而进行这样的概括和表述:“刚刚到达草原时,作者看到了草原上碧绿的草野和成群的牛羊。过了一会儿,只看到远处有很多人民在赛马,作者被这热闹的场景深深吸引。到了傍晚后,作者和草原人民一起饮用奶茶和其他食品,体会了草原独特的饮食文化。”由此,学生能在交流情境中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分回顾,提高记忆的效率。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休闲情境进行本课知识的回顾。比如,一些学生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可以选择演唱与草原有关的歌曲。从而在演唱的过程中,对作者游览草原的过程和见到的风景进行想象,增强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将情境设置作为作业的重要形式,有效减轻学习压力,强化学习趣味性。

七、在网络中搜索情境,拓展语文学习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也越来越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网络中的文化节目,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入体验情境,收获丰富的知识,产生深刻的感触,有拓展语文学习的方式,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夏日绝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索相应的情境,对诗歌进行广泛的拓展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诗歌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咏叹秦汉之际的英雄人物项羽的作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百家讲坛》中的《王力群读史记》等讲座。学生受节目中呈现的画面感染,对项羽的人生经历会有更为生动的认识。尤其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学生可以借助学者绘声绘色的讲解,对项羽乌江自刎的场景进行充分的想象,体会项羽坚强不屈的精神。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索与李清照有关的文化视频,对李清照写作诗歌的背景进行了解。学生借助视频中的画面,能沉浸在北宋与南宋交替的时代中,体会到李清照对于国家衰亡的深痛感触,从而感受李清照写作本首诗歌时的心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应的情境,展开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深度。

综上所述,情境设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承画面美、情感美、思想美的教育理念,广泛运用多媒体资源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联想力,进行多样的情境设置,让学生能具体地理解文本内容、探究文本知识、欣赏文本艺术、感悟文本思想,促进语文能力获得综合提升。

(吴淑媛)

猜你喜欢
段落设置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栏目设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