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泳欣 陈冰清 邓英 黄婉怡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追求及其与中医的文化同源、理念共通,指出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对天地阴阳、社会人伦、个体心性与气血的协调安和,剖析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致中尚和、修德养生、阴阳调和)和医学思想,及其与中医共同的哲学追求;进一步探讨传统音乐展现的养生保健思路(以情治情、因人施乐、动静结合),为中国传统音乐融入中医养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音乐治疗,中医养生,中医哲学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2
Based on the cultural thought and philosophical pursu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mon philosophical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music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omoting harmony,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health preservation,and the harmony of yin and Yang,and analyzes the health care ideas contained in traditional music:treating emotion with emotion,giving pleasure to people,and combining dynamic and static,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to TCM health care.
Music therapy,TCM health preservation,Philosophy of TCM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有8000年以上。在春秋战国这个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天人一体”、“阴阳五行”哲学思想,重视整体关联性、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深刻融入音乐领域。中医理论体系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医的文化同源,决定着两者具有共通的精神内核和思维方式,这正是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医养生治病深度融合的立足点。
1. 中国传统文化对音乐作用的理解
就自然万物而言,音乐遵循天地自然之道,能协调天地之气,使阴阳调和、群生安定,是万物生长、民众康健所需。“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吕氏春秋》)。
就社会人群而言,音乐可以引导的国家礼仪、社会伦理和文化风俗。如“故乐者,圣人之所以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者也”(《汉书·礼乐志》),“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吕氏春秋·适音》),“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我国现存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是西汉时期《礼记》的第十九篇),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书中指出,“乐者,通伦理者也”,“致礼乐之道,举而措之,天下无难矣”。孔子指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音乐对世风民俗的教化作用,已上升到国家治乱盛衰的高度。
就精神层面,音乐能塑造个人的德行心性、人格修养。《乐记》指出“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者乐也,琴瑟乐心;感物后动,审乐修德”;诚如欧阳修所言,“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欧阳文忠全集》卷七五《国学试策三道》),音乐具有节制情志、调和心性的作用,进而使人脏腑安和,气血调畅。
在躯体层面,音乐本身就能使阳气通达、气血和畅,“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吕氏春秋》)。同时,古人深刻认识到,音乐对人的养生保健效果要通过人伦和睦、心性修养来实现。脏腑气血、形体官窍功能正常,是以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为基础,即《乐记》所谓“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
从社会到个人,从精神到形体,如果从今天“生物-心理-社會医学模式”的角度来看,中华先贤对音乐医学功能的理解是超前的,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完善与生命价值的追求。
2. 中国音乐与医学的共同哲学追求
2.1致中尚和
“和”字除了有和谐和睦之意,还可以指乐器[1]。在《说文解字》中,“和”,异体为“龢”,“龠”是一种管乐器。“龠”中有三“口”,“三”为众,意为多个出气发声之口;“冊”意指很多乐管依次排列。因此“龢”指多人一同吹奏乐器,节奏一致,旋律和谐。后来该字才被引申有代表社会和谐,身心调和的意思。
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嵇康《声无哀乐论》所谓“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可以感于心,欢欣恻怆可以察于声”,将音乐之“和”与天地之“和”并举,与儒家对艺术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致中尚和理念相一致。孔子爱好音乐,“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2],其在《孔子家语·辨乐》总结:“先王之制音也,以中声为节……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
古代中医医和治疗晋平公曾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怊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医和以乐律告诫晋侯,“淫声”(过度宣泄感情的音乐)使人失去平和本性,甚至产生疾病。《汉书》也指出,“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古代音乐讲究“平和”“有节”,与中医养生思想不谋而合,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云,“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中正平和的音乐,能节制人心,能引导人们摒弃杂念,清心寡欲。因此,音乐养生也宜遵循中和之法,使心境平和安定、气血平和畅达,以至健康长寿。
2.2修德养生
“仁者寿”、“德者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德养生思想,《礼记·中庸》有云“故大德……必得其寿”,这也是音乐修德养生的理论依据。《吕氏春秋》[3]提出音乐能体现社会风气,塑造人的道德修养,“故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乐和而民乡方矣”,“世浊则礼烦而乐淫荡”则概括了这一思想。《乐记·魏文侯篇》[4]指出:“淫于色而害于德”,过激的音乐是不利于心身健康、心性修养的。
中医经典《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也正是強度“修德”对“修身”的关键作用。可见,中医与中国传统音乐都强调了修德养生的重要性。人们能运用音乐陶冶情操、修德养性,实现专一正直的精神追求,达到“形神兼备”“身心同调”的健康境界。
2.3阴阳五行调和
自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兴起后,阴阳五行也成为了乐律基本理论,古人把律吕配于阴阳,把五声配于五行,将音乐与天地自然、社会万物以及人的气血形神联系为统一的整体。如东汉时期《太平经》记载了道教较早期的音乐理论,并强调音乐中的阴阳五行之道,“乐声正天地阴阳五行之语音也,听其音,知天地情,四时五行之气和,以不知尽矣”,“古者圣贤调乐,所以感物类,和阴阳,定四时五行,阴阳调则其声易听,阴阳不和,乖逆错乱,声音难听”。
《管子·地员》中曾形象描绘了五音的意象,“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有学者提出,五声音阶产生之初,人们首先把与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畜禽之名,作为音阶的“唱名”[5],朴素的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使古人在构筑五行学说时把对五音的感受纳入相应的五行统属之中。《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中就有从五音五行的角度论述音乐养生的思想[6],“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此处“六气”暗指自然之道,天地之气,由于天道与自然的运行发为五声,认为不适应天道运行的“淫声”是致病的因素之一,强调五节有序,才能保持个人身体健康长寿,方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
追求阴阳五行的平调与和谐,是中医和音乐共同追求的目标,是音乐疗法与中医的共同法则。《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音六律,和大自然五运六气、人体五脏六腑相关联,用来表征大自然时空变化和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可见,音乐的五行属性,并不是纯粹依据宫商角徵羽五个调式去选定音乐,可在调和阴阳的中医基本治则的指导下,将音乐运用于养生保健。
3.传统音乐中的养生治病思路
3.1以情治情
唐宋时期,音乐不仅仅只是王室贵族的专属,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音乐渐渐下移到民间,音乐对人身心的作用被更广泛地知晓。欧阳修“宫声数引以治幽忧之疾”,是我国音乐治疗史上以音乐舒解情志病的典型病例。通过音乐的调节,从“不能治也”的境地到“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的豁然开朗,欧阳修指出,“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和之。”由此可见,音乐对情志病的正向调节作用是药石所不能及的[7]
情志自古以来就被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七情,人之常性”,它既是一种本能冲动,又是一种行为;既是一类体验,又是一种反应,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复合状态。金朝四大名医之首张子和在《儒门事亲》有运用音乐治疗情志病的案例,“余又尝以巫跃妓抵,以治人之悲结者。余又尝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这是因为“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明代张景岳对情志与人体健康关系有着深刻的认知,《景岳全书·郁证》中云“以情病者,非情不解”,张景岳认识到积极地调节情志,可以对情志因素引起地脏腑病变,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认为调适情志是其治疗的关键[7]。
3.2因人施乐
古琴养生代表人物嵇康提出了乐声“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同时他对不同的乐声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其认为筝笛之声与琴瑟之音的性质不同,对人也有截然不同的影响,“平和之人听筝笛则形燥而志越,闻琴瑟之音则体静而心闲”。嵇康如此评价古琴之声:“琴之所贵,贵在中声为节,不卑不亢,大声不烈,小声不灭,清而不历,平而匪和,温润醇雅”,所以听琴“能使体静而新鲜,体静则阳气不燥,如是则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生气得养。”[8]。而弹古琴,听琴声是实现神形共养达到体气和平,形神相亲,表里俱济的养生境界一种方式。在个体进行音乐养生中,不同的开展方式也有不同的感受,白居易在《听幽兰》写道:“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这是他对聆听(接受式音乐治疗)的感受。古人在音乐养生中运用不同乐声、乐器是因人而异、因需而异,这与中医“辨证论治”基本思想相吻合。
3.3动静结合
“动-静”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重要概念,音乐养生思想也有所反映[10]。中医认为动静结合,形神共养,通过对形神的调养,则可以“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晏子春秋·晏子论和与同》指出,“声亦如味……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动静结合、动静谐和是音乐的表达形式,同时音乐能帮助人们达到“形动”和“神静”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唐代诗人白居易《好听琴》中写道“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就是音乐安定情绪、祛除烦扰的体现。“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指出舞蹈可以舒展筋骨从而通阳升气。明代龚居中所著的《红炉点雪》提出音乐养生应动静结合,“歌咏可以养性情,舞蹈可以养血脉”。以乐保生除了静坐聆听,随乐起舞亦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养生形式。早在远古时期,由于医疗落后,人类普遍信奉神秘力量的背景下,巫医在进行治疗的过程,正是体现了音乐律动的治疗思想。早期巫医利用舞蹈、神歌、敲鼓等音乐行为,引领患者起身融入歌舞之中,经由热烈的治疗气氛,提升患者的积极情绪,活动患病者的肢体,通畅其血脉,以此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运动养生也有与之相通的地方,华佗在动静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创编养生功法“五禽戏”,以“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为主要养生观念。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医易》提出“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综上,中国传统音乐的哲学追求以及其蕴含的养生治病思路,对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养生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开展中医音乐治疗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小虎.《说文解字》中的音乐文字解读——“和”字音乐学意义的演变[J].焦作大学学报,2013,27(04):4-5+8.
[2]刘晓瑞.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94-97.
[3]张锋.《吕氏春秋》中的美学思想解读[D].山东大学,2009.
[4]周月霞,吴斌.音乐与养生益寿[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2959-2960.
[5]罗小平.析五音与五脏关系的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3):27-30.
[6]王思特,张宗明.古琴养生文化视角下的中医“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7):4342-4344.
[7]李宇涛,仲卫红.张景岳对情志双重性的认识[J].江西中医药,2005(07):11-12.
[8]肖剑平.嵇康养生思想论略[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01):120-124.
[9]李今庸.灵魂不能丢优势要发扬——论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12):4-6.
[10]潘峻岭.动静观与中国传统体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113-116.
基金项目:2022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21237)
通信作者:黄婉怡(1983.5),女,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疾病及呼吸康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作者简介:廖泳欣(2000,5),女,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