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蓝光治疗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及每日进奶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加快血清胆红素下降,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引言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临床普遍发生的常见疾病,是指新生儿出现胆红素代谢紊乱,新生儿代谢能力已经不能正常将身体内的额胆红素代谢掉,从而引发胆红素指标上升,新生儿会出现皮肤以及脏器出现黄染现象。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为此,该研究现针对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男33例,女27例;胎龄37~42周,平均(39.3±1.6)周;日龄3~15d,平均(7.2±2.4)d。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胎龄37~42周,平均(39.4±1.5)周;日龄3~13d,平均(6.8±2.1)d。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新生儿黄疸,且足月分娩,血清胆红素>205μmol/L,需行蓝光照射,患儿体重>2.5kg,出生后5minAgpar评分≥8分,肝功能正常;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有光疗照射禁忌证、早产儿、出生时发生新生儿窒息等。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确诊为黄疸后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即给予遵医嘱给药,向患儿家长告知黄疸发生原因与治疗方法,获得患儿家长的配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实施方法:根据患儿黄疸疾病的特点,针对性、科学制定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等基础护理服务,新生儿出生4d时进行黄疸指数皮册,并于出生12h后给予2.5%葡萄糖溶液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连续给药3d。每日给予新生儿全身抚触护理,抚触时间为15~20min,加速患儿将胎粪排出;新生儿要给予纯母乳喂养,同时在出生后1d开始进行游泳锻炼,每次游泳时间控制在20~30min左右,每日1次。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蓝光治疗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每日进奶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4,P<0.05)。
2.3两组新生儿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7,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生理性黄疸,另一种为病理性黄疸。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变现为患儿皮肤变黄,实验室诊断标准为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前者不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慢慢退去。后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速度快等特点,黄疸遍布范围大,甚至全身皮肤变黄,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对患者的智力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干预,效果明显,但由于患儿属于新生儿,配合能力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配合有效地护理干预意义重大。精细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向比较,更全面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是临床新型护理干预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儿提供健康知识宣讲、心理疏导、协助用药、环境护理等较为精细的护理服务,让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说明精细化护理能够从更多层面给予患儿和家属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护患和谐具有积极意义;新生儿黄疸极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中主要以患儿皮肤发黄为主要表现,经实验室生化检验血清胆红素水平超出正常范圍作为诊断标准,精细化护理模式可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利于患儿康复。精细化护理可针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皮肤等方面问题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通过卫生护理,可避免新生儿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抚触护理是精细化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儿进行全身按摩使皮肤的感觉系接收外界刺激,并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使新生儿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增加患儿机体胃泌素的释放,利于胎粪顺利排出。患儿在接受蓝光治疗时,可通过遮挡眼镜、会阴、肛门等部位,防止治疗过程中对新生儿产生影响,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患儿的退疸时间明显较短,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小莉.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27):147.
[2]程青,麦瑞林,陆映昭.精细化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35-137.
[3]闵彩芬,史丽峰,花娟.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4):108-110.
[4]金玉梅.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体重、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1(14):2230-2233.
[5]李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