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辉 范从华
关键词:甲强龙冲击;急性百草枯中毒;效果
【中图分类号】R1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百草枯为常用除草剂,主要成分为双吡啶盐酸,具有强效腐蚀性,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中毒类型;受人们认知水平影响,在使用百草枯时,若不慎接触皮肤或吸入,均会导致急性百草枯中毒,具有较高死亡率,救治有效性与其救治时机具有高度关联性[1]。临床观察可知[2],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危重,可在1至3天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多数患者死于呼吸窘迫综合症,预后不佳,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临床潜在危害性较大,探究有效急救治疗对策尤为重要。现研究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中引入甲强龙冲击治疗,以常规治疗为参照,分析临床可行性,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急诊科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接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数据比对,总计58例,依据急诊科收诊时间分组,常规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区间21-60岁,均龄(43.62±2.55)岁,中毒至入院时间24-77min,均时(47.82±1.44)min;观察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区间22-61岁,均龄(43.59±2.49)岁,中毒至入院时间22-75min,均时(47.79±1.51)min;统计2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组资料(P>0.05),可比对。
研究开展征求伦理委员会认可。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收诊后安排患者洗胃,20%甘露醇导泻,取奧美拉唑、血必净、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加强抗感染、营养心肌治疗,确保患者机体营养均衡。给予患者血液灌流,持续时间1-3h,合理控制血液灌流时间。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甲强龙冲击治疗,取500mg甲强龙混合生理盐水行静脉滴注,每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7天;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总用药时间不超过14天。
1.3评价标准
(1)依据患者中毒体征、胸片检查结果及呼吸状况评估疗效,若患者中毒体征基本消失,经胸片检查无异常,患者呼吸平稳,无并发症,疗效评估为治愈或显效;若患者中毒体征改善,经胸片检查可见肺部伴有纤维化病灶,但面积不足肺部1/3,患者伴有轻度呼吸困难症状,疗效判定为好转;若不满足上述指征,或患者死亡,疗效判定为不佳,计算总有效率[3]。
(2)观察两组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校验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将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
2结果
2.1 两组救治效果比对
观察组救治效果不佳人次1例,低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比对,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预后MODS情况统计
观察组预后MODS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百草枯中毒为临床常见急性中毒,因百草枯药物毒性较强,可经由皮肤接触、口腔粘膜、呼吸道等,导致中毒情况,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干预,毒性加重会导致肺间质水肿,出现器官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基于我国农药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人们安全防范意识较低,急性百草枯中毒事件频法,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针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开展有效抢救对策,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尤为重要[4]。
传统救治急性百草枯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进行液体补充,安排患者洗胃、血液灌洗,及时排除毒素;但于临床应用显示,因百草枯毒性较强,抢救时机延误,导致不可逆性损伤。为提高救治有效性,本研究特联合甲强龙冲击治疗,作为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效果,经由静脉滴注药物分布较快,可与机体内各种蛋白酶相结合,以发挥细胞膜保护、抗炎作用;同时可通过扩张血管,有效预防出血等,保障患者救治过程中血管完整性,有效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抢救过程中有害物质侵扰,提高患者机体耐受度,有效改善病情,避免预后不良情况发生,整体疗效显著。研究观察数据显示,观察组救治效果不佳人次1例,低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比对,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预后MODS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联合甲强龙冲击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急性百草枯中毒抢救中使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可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效果,可作为急性百草枯救治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子飞,宋大庆.甲强龙冲击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7):64-66,155.
[2]高洪,刘丽茹,鲜亚斌,等.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3):91-93.
[3]陈南成,黄安恒,黄伟光.强化血液灌流联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在百草枯中毒血液净化疗法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6):7-8,11.
[4]李俊稷,刘明华.强化血液灌流联合激素冲击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清除及肺纤维化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1):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