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
高考改革的深入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影响很大,以前政治备考都是复习教材中的内容,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适当地给学生拓展。如今,政治备考需要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现代观念、学科素养等,这对学生带来了新挑战,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观念,树立正确的备考理念,才能在备考中脱颖而出,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备考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政治认同、民主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坚定立德树人思想,在备考过程中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激发学生备考的热情,从而产生强烈的现实认同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清晰的答题思路。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高中政治高考备考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高考备考的策略。
一、高中政治中高考备考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没有放手让学生探究
在备考阶段,高中政治教师总是占据着课堂的主体,给高中生布置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政治知识,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造成备考效率低下,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高中政治教师把问题的答案限制过度,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完全向答案靠拢,不允许学生表达新颖的思路和见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无法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性。
(二)不会处理教材与资料的关系
高中政治备考强调精学精练,重视复习的效率,在实际备考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有的高中政治教师不会处理教材与资料的关系,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复习时没有方向和目标,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政治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政治教师探讨的热点,有些教师过分关注教材,把学生的思维完全局限在教材中,认为只要把教材的知识点全面记住,考试就没有问题了,但是教师忽略了实践,造成很多学生空有理论不会实践。还有的政治教师过分关注教辅资料,认为练习做得越多越好,但是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会使学生身心疲倦。
(三)复习过程中出现焦虑不安心理问题
高考是学生面临的一次大考,他们都或多或少会紧张,在复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担心自己复习不全面,所以也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备考。有的高中生由于紧张过度,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现象,在记忆政治知识点的时候总是产生遗漏,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就会出现空档和断层。有的高中生对政治测试成绩过分看重,只要成绩不理想就会悲观失望,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的构建。
二、在“学科核心素养”下指导高中政治高考备考的策略
(一)还原主体地位,强化政治观念
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备考方案和策略,满足高中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提升高中生的备考兴趣和质量,使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高中政治教师要贯彻落实主体性教育,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必须把高中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倾听高中生关于备考的意见和想法,唤起学习需求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得以最佳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听众,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复习,让很多学生感到厌烦,不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新时期,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从台前转向幕后,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
树立“大政治”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考备考的重要方法。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上,还是课内外衔接上都存在着互补性,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备考教学时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知识点,适应高考的要求,强调运用创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培養高尚的政治素质。为了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强化文化自信,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新闻联播或中央电视台的法治类节目,不仅能学到很多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还可以拓宽高中生的知识面,形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经验。政治观念是高中生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养分,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时代楷模”“感动人物”等名人名事,一方面为高中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在学习完毕后要求学生书写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为高考做好铺垫。学校应加快校园网站政治板块的建设,融合时代精神和时政大事,优化整体学习环境。
(二)突出主干知识,掌握高频考点
高中政治备考的内容非常多,有时候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无从下手。这时政治教师就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规划,做好课堂教学计划和工作安排,突出政治主干知识,让学生有清晰的复习顺序,避免出现知识点混淆的现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复习时,政治教师可以按照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如按照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大框架进行整体复习,或按照主观题、客观题、综合题进行专题复习,让高中生不再做“信息接收器”,能及时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串联更大范围的知识。高中政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专题复习的思维导图,在每一个思维导图上都会详细标明各个知识点以及其中的联系,让高中生以清晰的头脑学习和巩固,要比传统的说教更有效。同时,政治教师可以鼓励高中生绘制单元思维导图或整本书的思维导图,一方面增强高中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会思考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强化高中生的备考学习体验,实现知识体系与学科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和考纲的研究发现,高频考点的考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有的在选择题中出现,有的在综合题中出现,体现了政治考试的指向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备考时,高中政治教师要从宏观入手,认真分析政治教学中的高频考点,并且做好指导和点拨,经济生活要抓好主线,政治生活要抓好主体,生活与哲学要抓好方法论,文化生活要抓好主干,提高高中生的解题积极性。对高频考点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且形成知识框架,这样便于更加深入地钻研知识,获取知识的本质。政治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从网络上给学生查找关于高频考点的复习方法或其他学生的复习经验等,不仅能增加高中生复习的动力,还使整个复习过程更加顺畅。高频考点包含了政治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高中生的重视,多反思,多摸索,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律,这样才能轻松面对高考。
(三)正确使用教材,点燃思维火花
纵观历年高考政治,有很多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在答题的时候出现了基础知识的混淆,这就给高中政治教师敲响了警钟,必须引导学生合理复习教材,使掌握的政治知识达到细、准、全的目标。教材是高中生备考高考政治的基础和核心,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统揽政治教材,能理清教材中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并且指导高中生识记教材的方法,能坚定高中生复习的信心,认真对待高考政治备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正确使用教材,既不能过于依赖,也不能过于轻视,应该把握好度,提高高中生课堂听课的有效性。在第一轮的备考复习时,高中政治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教材知识点,对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做好标记,便于学生进一步的复习。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及时向教师请教,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不能有遗漏的知识。在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复习时,也不要完全脱离教材,要善于回归教材查找知识点,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
政治教辅资料是高考备考的重要元素,是课本的补充。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教辅资料越多越好,推行多讲多练,但是这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不适用如今的教学,会浪费高中生宝贵的备考时间,产生抵触情绪。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挑选优质的资料,不追求做题的数量,而是追求做题的质量,对做过的题必须明晰考查的知识点,只有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的学生家长会给学生购买教辅资料,供学生在课后复习使用,但是其中存在各种质量问题。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知道选择的资料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使高中政治备考更加科学、高效,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政治思维。
(四)提高心理素质,形成良好习惯
随着高考备考的深入,高中生需要复习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多,而且各种测试和模拟也层出不穷,学生不免产生烦躁情绪。对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他们往往就会意志消沉,把自己封闭起来,在高考中不能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此时,高中政治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通过举例子或摆事实的方式,向学生阐述“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同时,教师还要像心理医生一样,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能为学生排忧解难,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可以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政治学科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借助备考时机,多向学生渗透正能量,告诉学生偶尔没考好不要在意,只有经受住挫折,才能见到彩虹。当进入总复习后,学生可能会发现许多知识漏洞,其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就证明学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薄弱点,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高中政治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摆脱焦虑,正视高考和自己的实际水平,能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发挥高中生的真正实力。第一,运用宣泄法。帮助学生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举办文体活动、师生交流会、外出郊游等方式,让学生的情绪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得以缓解,使学生暂时放下心里的芥蒂,能尽情地参与集体活动。第二、运用意控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意念自我调节,在内心里默念“遇难不忧”“高考没什么可怕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等,这样高中生就会逐渐形成阳光的心态,在高考中发挥得十分出色。还可以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渐渐地,学生就会不惧怕考试。第三,运用睡眠法。很多高中生在考前都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或由于挤出时间复习,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这样长期下去对学生身体健康不利。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劳逸结合,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从容应考。学生还要合理饮食,有的学生因为备考紧张会食欲下降,这样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加强模拟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要想适应高考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意识,就必须加强模拟训练,做好课内外衔接,使抽象的政治理论化难为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提高高考应试能力。首先,要明确模拟训练的目的,一方面要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使复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能保证大脑在兴奋的状态下参与考试。其次,要有规律地进行限时训练,基本上高中政治备考应该确保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周模拟、每个月进行一次月模拟、期中进行期中模拟、期末进行期末模拟,让高中生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能按照高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最后,在每次模拟后,教师都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指导学生做好反思工作。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问题以后不及时纠正,从而出现更大的问题。对模拟考试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并且将其树立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而对模拟考试出现失误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批评,应该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保证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加强对解题技巧的指导,但不能完全禁锢学生的思想,要指导学生正确提取题干中隐藏的各种信息,并且能准确把握关键词,依据题目意思,确定答题范围。高考政治考试中引用材料的范围很广泛,有些问题甚至会结合其他学科的考点,这就要求高中生能抓住中心,明确重点,与所学知识挂钩,合理组织答案。“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要想在高考政治中取得高分,高中生必须灵活掌握政治知识的应用技巧,从教材中寻找解题的依据,排除思维定式的影响,进行知识的拓展,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使政治答题凸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政治能力。有些模拟题目学生可能会感觉到“似曾相识”,因此在作答的时候就会选择以前的答题思路,却得不到高分,要让学生明白,越是这类题目越要更加小心,应该重新进行审视,不能用固有的思维解答。
三、结语
未来,国家会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减少 “机械刷题”现象,增强高考试题的开放性。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高考备考的指导,让高中生能走出传统的思维,全面了解新的试题形式,提升考试成绩,培养学科能力。同时,还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备考的热情,强化高中生的政治思维,形成高效的课堂风格,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