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CET4翻译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2022-05-09 08:30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题型大学

陈 娟

(泉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CET4作为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一项全国性规范化考试,历经三十四年,不断改革和完善,考核内容涉及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其中,翻译题型所占分值比例由5%提高到15%,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涵盖经济、文化、历史、科技等多方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这一重大改革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将中国文化重要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同时,这一改革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挑战、新启示。本文结合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理论,基于CET4翻译新题型视角来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产生的积极的反拨作用。

二、理论基础

语言测试反拨作用 (Washback/ Backwash)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与学产生的影响[1]。语言测试是为了检测各学习群体语言学习效果,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教学。Alderson & Wall在其论文《Does washback exist?》中提出了15个“反拨效应假设”,其中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顺序,以及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影响等[2]。从影响程度来看,可分为积极的反拨作用和消极的反拨作用。积极的反拨作用可以通过完善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来促进教学。CET4是一项高信度规范化考试,其目的在于全面地系统地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更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CET4翻译题型改革

2013年12月CET4翻译题型经历重大改革,由5个句子翻译,用时5分钟,提高到140-160词段落翻译,限时30分钟。从句子层面考查调整为篇章组织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笔者整理了2013-2021年CET4翻译主题,如表1。

表1 2013-2021年CET4翻译主题统计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翻译新题型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如教育、经济、文化、科技、旅游及社会现象等。其中,主要涉及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如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名胜古迹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茶文化相关内容考查出现三次,南北方饮食出现两次。新题型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挑战,也指明了新方向。

四、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中西比例失衡

不难看出,CET4翻译新题型更加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凭借。根据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学生获得系统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然而,在各高校常用教材中始终以欧美文化为主,中国传统文化极少涉及。以笔者所在高校使用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为例,共4册32个单元64篇文章,涵盖内容涉及西方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科技成果等。其中,58篇文章是以英语国家文化为写作背景,所占比例高达90.6%。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几乎没有,相关的英语资料少之又少,以至于学生难以用英语来表达博大精深、富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经调查发现,只要四级翻译中涉及到文化负载词得分率就较低。何为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应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是五千余年积淀的特有的精神象征。大学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升综合文化素养。然而,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在面对一些文化负载词茫然不知所措,只好“DIY”单词,如:四世同堂被译成four families(正译:four generations under one roof),姓和名译成Xing and Ming(正译:family name and given name),改革开放译成the open of China (正译:reform and opening-up),泰山译成Tailand(正译:Mount Tai),长江译成Long river (正译:The Yangtze River),黄河译成Huang river(正译:The Yellow River),珠江译成Zhu river(正译:The Pearl River),乌镇译成Black town(正译:Wuzhen),京杭大运河译成Jinghang Big River(正译: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译成A good human, no rice, no can.(正译:One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等等。这些神翻译更进一步说明了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三)以考试为中心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实现个性化教学,部分高校推行大学英语课程免修免考政策,即学生通过CET4或CET6考试(425分及以上)可申请大学英语课程第三、四学期的免修免考。获准免修免考的大学英语课程成绩,根据四六级成绩折算。因此,不少同学目标明确,专攻四六级考试,不断刷题,不断刷分,以求取得高分。但是,在笔者看来,成绩与能力并不能成正比。有些同学擅长考试,但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将成绩有效转换为能力,尤其表现在口语表达上。其次,推行免修免考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如班级人数骤减,原本四五十人班级到第四学期可能只剩个位数。这样不仅会造成教师资源浪费,也会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翻译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基于语言测试理论,语言测试会对语言教学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反拨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效利用CET4翻译改革产生的积极反拨作用,避免消极的反拨作用,以测试促进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改革

CET4翻译新题型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不谋而合。按部就班于教材的传统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改革后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搜集更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等英文材料,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如在教授Heroes among us这篇文章时,笔者除了让学生复述文中提及的Daniel Hernandez、Ryan Russell等人的英雄事迹时,还播放双语视频中国精神之英雄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并小组讨论代表陈述:(1) What people are mentioned as heroes in the videos?(2) Why are they regarded as heroes?因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国人物,更能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有意识地输入中国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积累中国特色词汇。笔者每节课前会准备五个热词翻译,并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分组介绍中国风物,如梅兰竹菊、五岳、长城、故宫等;中国风俗,如祭祖、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中国人物,如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鲁迅等;中国成就,如四大发明、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中国艺术,如诗经、汉字、书法、绘画、唐诗宋词等;中国精神,如仁义礼智信、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多内容、多模态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4]。传统的授课方法单一,填鸭式,学生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挖掘课文特征和教学资源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主题式、合作式、启发式、任务型等,输入引导,输出驱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课堂讲授、问答、讨论、演讲、辩论、展示汇报、网上互动等,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融入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为了更好地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笔者所在高校于2017级新生起,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及学能差异设置A、B、C、D四个级别,辅之以不同模式的教学活动安排,以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强调“学”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多种语言交流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形式改革

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还需借助于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第二三课堂,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和更强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可以从China Daily(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网)、21世纪英文报、可可英语等多个优质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网易公开课、新时代大讲堂、中国大学MOOC、TED等处获得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无缝衔接,线下开展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组织学生用英语讲解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组织学生表演英语小品,英语短剧,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经典国学、诗歌、时政热词翻译大赛,还可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演讲、朗诵比赛,借此提高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培养文化自信。

六、结语

测试与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CET4作为一项全国性标准化考试,其规模与影响力巨大,必然会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当然,语言测试带来的消极的反拨作用也不能忽视,如应试教学。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大量刷题,学校为了提高过级率推行免修免考政策,这些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效利用CET4的积极反拨作用,避免消极反拨作用,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学。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题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