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属于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指肿瘤病原灶组织尚未发生转移,此时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1]。内镜技术是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技术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早期胃癌治疗中效果显著,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能完全清除病灶,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青睐[3]。患者在接受ESD治疗时,临床需重点关注护理方法,并提高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于本院接受ESD治疗的113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53)。观察组年龄29~83 岁,病程2~6 个月。对照组年龄28~84 岁,病程2~6 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胃癌[4];所有患者均对研究过程认可并知晓,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精神类疾病或者痴呆者;凝血功能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全,无法参与分析和统计者;过敏体质者;全身免疫性疾病者;有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ESD治疗。术前12 h禁食禁水,患者取左侧卧位,行常规麻醉,体后壁肿物给予亚甲蓝-玻璃酸钠-0.9%氯化钠注射液多点膜下注射,沿边缘切开,逐层黏膜下剩离,完整挖除,创面热凝处理,表面残余黏膜给予金属夹完整夹闭。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观察胃癌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安抚。
观察组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成立ESD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7名专业的护理人员担任组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②术前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原理及过程,消除患者对手术和治疗的恐惧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列举临床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拉进医患关系,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③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送入病房,做好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清醒后,观察其是否出现吐血、便血、腹痛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及时处理,并开展补液、止血、胃黏膜保护等治疗措施。④饮食指导:术后24 h禁食禁水,排气后,逐渐饮用流质食物,保证营养均衡,禁食牛奶、豆浆等容易胀气的食物。⑤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进而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态;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观察,当身体或恢复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或医师,做好自我管理。⑥术后加强护理干预:给予患者药物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药物使用方法,并完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饮食和活动的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出院后的复查和门诊随访,叮嘱患者及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为3 级,即十分满意(≥80 分)、满意(60~<80分)及不满意(<60 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痛、胃出血、胃穿孔。④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5]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7 个维度及总生活质量,总分52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60 53住院时间(d)5.53±1.11 4.14±1.43 5.806 0.000住院费用(元)11 456.43±124.54 10 896.11±110.32 25.170 0.00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SF-36 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5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60)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生命活力 社会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心理健康 总生活质量护理前护理后21.52±1.03 28.12±1.35a 23.36±1.63 29.10±2.31a 23.37±1.04 29.10±1.33a 22.86±1.31 28.86±1.62a 23.91±1.01 29.11±1.10a 22.11±1.12 27.67±1.22a 21.57±1.15 28.87±1.55a 25.87±1.43 33.33±1.99a观察组(n=53)护理前护理后t值组间护理前比较P值组间护理前比较t值组间护理后比较P值组间护理后比较25.81±1.42 42.27±2.32a 0.223 0.824 22.409 0.001 21.63±1.00 36.21±2.24a 0.574 0.567 23.556 0.001 23.43±1.53 36.86±2.64a 0.234 0.815 16.666 0.001 23.41±1.08 35.97±2.74a 0.200 0.842 17.262 0.001 22.81±1.30 36.12±2.14a 0.203 0.839 20.469 0.001 23.87±1.02 36.21±2.53a 0.209 0.835 19.373 0.001 22.16±1.16 35.58±1.98a 0.233 0.816 25.886 0.001 21.66±1.12 36.66±2.05a 0.420 0.675 22.938 0.001
胃癌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该病发病年龄正趋于低龄化,且发病率逐渐上升。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6]。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方式,如ESD,不仅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且临床效果较好。该手术能完全切除患者的胃部病灶,创伤较小,临床安全性较高[7],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具有辅助和支持作用,护理效果显著[8]。
综合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比较主流的护理方法,于手术前后给予患者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和手段,可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时间。综合护理作为护理的最终目标和原则,以患者为中心,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理念的护理原则,为患者围手术期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9-10]。从生活维度、心理维度、饮食维度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于手术前后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干预手段[11-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F-36 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ESD 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少,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ESD 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少,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