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长沙 410000)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是指在汛期积累雨水,通过规划、设计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其作为可利用的水源。它不但可以补充城市水资源,缓解供需矛盾,而且可以有效调节城市雨水径流高峰,错流排放雨水,保障城市免受洪涝灾害。20世纪末以来,全球范围内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多个国家开展了相关研究。当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促进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且水资源利用率很低,导致很多地区水资源与生产力严重不匹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1-3]。
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 万亿m3,位居世界第六,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2 630 m3,约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水资源量居世界第121 位[1-3]。
我国降水年分布很不均衡,大部分地区连续4 个月(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换言之,中国大约三分之二的水资源是洪水径流。此外,年降水量变化很大。南方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 ~4 倍,北方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 ~8 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过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况[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江河和海洋,形成江海有机污染,造成江河和海洋富营养化,加重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总体环境下,雨水资源利用既对城市增收节支,也是改善城市水环境、形成城市健康循环的有效措施。我国应采取多种形式,多范围开发利用雨水资源[1-3]。
随着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20世纪后期,一些国家开始了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目前已进入标准化和产业化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其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水资源利用体系[4-5]。
2.1.1 德国
自1989年制定屋顶雨水利用设施相关标准以来,德国经历了三大变革:进入工业化、标准化阶段,逐步向一体化发展。主要雨水利用系统包括屋面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雨水截渗系统和生态社区综合利用系统。屋面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作家庭、市政和工业领域的非饮用水,而道路雨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或用于涵养地下水。此外,德国以法律等形式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5]。
2.1.2 日本
日本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为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做出诸多努力,以确保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日本实施雨水利用补贴制度,根据雨水利用设施的规模和类型提供补贴,以促进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4-5]。
2.1.3 美国
美国强调非工程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由屋顶蓄水池、原位渗水池、渗井、生态草沟和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补给系统,并作为土地规划的一部分应用在新的开发区。此外,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通过税收总量控制、补贴、贷款和发行强制性债券等经济手段,鼓励雨水的合理处理和利用[4-5]。
20世纪末,上海、北京、大连和哈尔滨等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雨水资源化利用进程正在加快。但总体来看,技术还相对落后,基本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更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完善的管理体系[4-5]。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多目标、综合复杂的研究项目,其实施过程大体分为雨水收集、贮留、处理和回用四个阶段。具体实现途径包括雨水渗透和雨水收集利用两个方面。
雨水渗透是一种间接的雨水利用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补充和积蓄地下水资源。主要技术包括加强地表渗透、建设地下蓄排水系统、雨水径流主动补给等,这种利用方式适用于水资源匮乏地区。
3.1.1 透水性路面
透水性路面是指用一定渗透系数和保水率的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等透水性材料代替传统的普通混凝土、沥青、花岗岩地砖等,铺设道路、广场等。透水性路面可以快速地将地面雨水渗透至道路基层以下,甚至到达地下含水层,而不会造成地表积水。
3.1.2 渗透管(沟)
在一些地下水位低、雨水水质较好的地区,可以将传统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管、雨水口等)改为渗透管(沟)。收集的雨水通过埋设于砾石层内的渗透管(沟)进一步渗入周围土壤。渗透管(沟)一次性投资少、质量小、机械强度高且方便施工,但对水质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对雨水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其悬浮物浓度。
3.1.3 下凹绿地+雨水花园
目前,市政道路设计常采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组合技术。下凹绿地用于衔接雨水花园,其将雨水收集、输送至雨水花园,同时具有一定的渗透、调蓄、净化功能。雨水花园主要负责收集和处理沿线相邻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的径流雨水,通过入渗进行水质处理;超出下渗能力的雨水在持水区持续蓄积,随着蓄水高度进一步增大,通过溢流口直接溢流至雨水系统中。该技术具有投资少、雨水收集高效等特点,还能对雨水中的悬浮物起到过滤、净化作用。
3.1.4 植被浅沟
植被浅沟是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植植被,是一种工程措施。它一般建于城市公园内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大面积绿地内等,可以同渗透渠或雨水管网联合运行,在完成输送排放功能的同时实现雨水净化。
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雨水经过各种收集及处理设施,达到相关水质标准后,作为城市用水的补充资源。其主要用于绿化喷灌、市政道路浇洒、消防、建筑施工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近年来城市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3.2.1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
屋面雨水因人为影响程度小,径流量大且相对清洁,因此作为雨水收集的主要对象。屋面雨水水质主要受大气质量、屋面材料、降雨量和降雨间隔等因素的影响。屋面雨水通过雨水斗等雨水收集装置,经过雨落水管接入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可以是设置在建筑密集区或小区内的集中利用系统,也可以是设置在单体建筑内的分散利用系统。处理后,雨水主要作为城市自来水的补充水源,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3.2.2 路面雨水收集利用
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常将市政道路、广场等作为集雨面,其雨水水质受车流量、路面卫生、路面材料、降雨量和降雨间隔等因素的影响。路面雨水水质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相比屋面雨水水质,总体较差。因机动车道交通量较大,路面雨水受有机污染严重,建议优先收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范围的雨水。近年来,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常常与初雨截流系统联合运用,将初雨中泥沙、路面有机污染物等截流至污水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水质。
3.2.3 绿地雨水收集利用
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仅可以收集及输送雨水,还可以拦截雨水中悬浮物。在输送过程中,其可以对收集雨水中的悬浮物等进行截留,并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收集的雨水水质较好。雨水输送时,部分下渗到土壤中,大大补充了地下水,但同时会导致雨水收集量减少。因此,应结合降雨量、土壤性质等因素,合理选用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文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特点和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探讨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途径。结果表明,雨水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补充城市水资源,缓解供需矛盾,还可以有效调节城市雨水径流高峰,错流排放雨水,保障城市免受洪涝灾害,是改善城市水环境、形成城市健康循环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