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波
(作者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冲击,工业的保底性和支撑性作用愈加凸显,必须把振作工业经济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到位。振作工业经济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的地区多、行业多、领域多、企业多,要用好统筹兼顾的方法,切实加强整体设计和谋划规划,深入研究各方面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强化应对措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各项工作在目标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全局效应和整体功能。
统筹好稳增长和提质效的关系。去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既是对过去经济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基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作出的战略决策。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敢作为,而是深刻认识到稳增长是提质效的保障、提质效是稳增长的支撑,努力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稳的前提下力求关键领域有所进取。一方面,提质效是量的合理增长上的提质效。发展是硬道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保持稳定的现实需要。省委部署开展的扩需求“十大行动”,就是为了主动发力,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如果经济运行大起大落、脱离合理区间,提质效就没有稳定的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就会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稳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稳增长。我国正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继续发展壮大,否则许多矛盾和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从发展空间看,我们的产业规模已经基本实现了完全的规模经济,只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带动总量继续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统筹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这些年,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而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由此,社会上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服务业是更高级的产业形态,甚至有的人直接把工业化等同于耗能污染、产能过剩,设想用服务业来代替制造业,对此要有高度的警觉。从经济安全层面讲,制造业必须紧紧抓在自己手里。自18 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抓住前三次工业革命机遇,迅速发展起强大的制造业,并在科技创新上引领全球,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飞跃,至今仍处于世界经济的第一梯队。反观巴西、阿根廷、乌克兰等国家,虽然也曾在工业发展上取得辉煌成就,但过早过快地“去工业化”,最终搞垮了自己的经济,付出了惨痛代价。也许一个小国、一个地区搞服务业就能发展得不错,比如,欧洲的摩纳哥,总面积1.98 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 万,旅游搞好了国家就富裕了。但是对于大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大国,不搞制造业是绝对不行的。不用说高科技产品,就连我们在国际上多买点矿石、石油等资源型产品,对外依存度高了,各国就开始警惕,纷纷要限制我们。如果我们各类工业品都完全依赖进口,那更是不可能的。因此,过早过快放弃制造业,将会对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产生颠覆性影响。从产业本身层面讲,服务业必须依托制造业来发展。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大类。但生产性服务业也好,生活性服务业也好,都必须依托于发达的制造业体系。比如,生产领域的信息服务、研发设计、仓储物流、现代金融等,大都是为制造业提供保障的。目前,发达国家存在两个70%的现象,服务业约占GDP 的70%,生产性服务业约占服务业的70%。生活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是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人民基本需求得以满足后才出现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是相互借重、相互倚靠的螺旋式上升。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服务业比重更高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和趋势。但服务业占比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地位的下降。目前,美国的制造业占比只有11%左右,服务业比重超过80%,但谁也不能否认,美国仍是全球第一制造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制造业;发展服务业,绝对不是为了“去工业化”。
统筹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当前部分同志思想上存在一种认识误区,就是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人为地对立起来,把传统产业看成落后的、不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一味追逐新兴产业。一部工业史始终是不断转型升级的历史,传统产业可以转型为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同样有可能会变成传统产业甚至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绝不是污染和落后的代名词,更不是发展的累赘和包袱。比如,纺织服装产业通常被划为传统产业,但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升级,将大批量生产转型为个性化定制,就实现了向新模式的变革;同样,推动服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也会成为新兴的创意产业、时尚产业。因此,发展新兴产业是新动能,改造传统产业也是新动能,只要不断地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依然能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而新兴产业特别是技术路径尚不确定的领域,依然需要传统领域为其提供资本、技术、人才支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只有将它们有效结合起来,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择。
统筹好资源禀赋和发展取向的关系。资源禀赋是一个地区所拥有并能为生产所用的生产要素的集合,它的内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拥有什么样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向。早期的生产要素主要是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与半技术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分工的细化,生产要素的范围扩大到高素质人力资本、大学与科研机构、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高水平的管理、丰富的数据等更广泛的方面,被称为高级生产要素。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是历史形成的,特别是初级生产要素更是很难改变。因此,必须善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努力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天赋”,决不能背离实际情况,盲目无序发展。一方面,积极适应国家和省里的重大战略布局,努力在国家和全省的通盘谋划中找准定位、实现发展。比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沿黄县域就要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把工业节水降耗作为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重点,严控高耗水产能发展,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化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充分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加大培育和扶植力度,积极搭建产品展示、推广和销售平台,将特色资源转变为特色产业,将口碑转变为品牌。聚焦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努力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促进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实现产业化发展。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一是守住产业安全底线。近几年,美国不断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实施技术封锁、企业封锁,增加了“断链”“断供”风险,依赖度较高的产品和技术很容易被“卡脖子”。需要摸清楚有哪些企业存在这些隐患,指导相关企业提前做好足量储备、积极寻求其他供应链备份等措施,防止出现极端情况。二是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大量事实证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根本行不通,必须将严守生态环保底线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道门槛,严把环保审批关,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三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就是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债务率等情况。有些企业扩张过快,开始的时候热热闹闹,到了后边搞不下去,特别是民营企业借债多、担保率高等问题,需要尽可能早地发现风险、及时排解。四是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安全和效益结伴而行,事故与损失同时发生。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