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媒介的发展,个体所生活的场景边界不断被消解,场景边界的消解作用于个体的生活。文章以戈尔曼的“拟剧理论”和梅罗维茨“媒介情景论”两个与场景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场景融合”对个体的重要影响。文章主要运用描述性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两种方法,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典型媒介现象中场景融合所带来的影响,并得出场景融合对个体产生的四个方面的显著影响:物质地点不再局限个体身处的场景、场景边界的消失导致个体角色的模糊、场景融合进一步促进“数字赋权”、场景融合加速了网络空间的“重新部落化”现象。文章研究的主体仅仅是探究近几年新媒体环境下几个典型的文化现象,并没有涵盖所有的类别,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现象又在不断变化,场景融合所带来的影响也会随之变化。
关键词:媒介情景论;拟剧理论;场景融合;新媒体;数字赋权;重新部落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110-03
一、引言
随着媒介的发展,场景这一词的定义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的内涵,并且这一变化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不同的媒介对场景边界的消解程度不同,从印刷媒介时代到电子媒介时代,互联网一笔勾销了人类交流过程中时間和空间的障碍,使信息从时空中脱离出来,远远超过了电视媒介时代和印刷媒介时代的传播能力。新的媒介产生新的场景,新的场景中个体产生新的行为。场景融合进一步打破信息交流的壁垒,对个体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
二、场景交融理论的理论来源
埃尔温·戈尔曼曾提出“拟剧理论”,他把社会生活描述成一出多幕的戏剧,在戏剧中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根据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个体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戈夫曼还认为,个人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后区或者后台行为,前区或者前台行为。
在前台中,个体的行为有所掩饰,并且尽可能地展现比自己实际情况更好,受制于社会的公序良俗和人本身的羞耻感心理,人们被约束,在前台表演某种本真的我之外的假我。而在后台中,这是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个体卸下面具,回到一种接近本真的自我。
人们的行为在前台和后台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场景中也是不一样的。扮演角色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信息的控制和限制下级只能接触少数信息的前台场景。不同的地点创造了不同的现场交往信息系统,而其他传播渠道则创造出许多其他类型的场景,这种场景看成信息系统,与电子媒介的研究有着紧密联系。新媒介带来新的场景,新场景带来新行为。
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权力机构,被分隔在不同的场景中,这种场景的区分来自印刷媒介时代。
印刷媒介时代,人们基于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被区隔在不同的信息系统当中,由此产生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工。而到了电子媒介时代,这一场景区隔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消失的边界: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梅罗维茨进一步提出,“电子媒介绕过了地点隔离的特性,因此使不同社会化阶段的人与不同社会化过程的人的差异变得模糊”[1]。电子媒介越来越多地介入电子媒介划分的空间场景中,改变了社会场景的边界,由此产生了新的场景和新的行为。
三、新媒体环境下场景革命的四大特点
互联网时代,场景的边界不断消失。原本在印刷媒介时代受制于物理要素的不同场景因为虚拟空间的建构融合在了一起,这也表明,物理地点不再局限个体所身处的场景。一方面,场景边界消失也导致个体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混乱,但是另一方面,场景融合可以推动技术赋权,加速了网络空间的“重新部落化”现象。互联网时代的场景交融对个体的影响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重新定义场景:物理地点不再局限个体所身处的场景
印刷媒介时代,个体所处的物理位置决定了个体的生活环境,只有基于特定的物理环境下,个体才有可能实施特定的行动。
例如,身处餐厅才可能点餐,身处教室才有可能作为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身处工作地点才可能以职员的身份与老板交谈。印刷媒介时代,个体的身份和行为,都被限制在当下的物理场景之下。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有手机,无论身处何处,个体可以实现网络虚拟场景在线,这也意味着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去到任何一个想去的场景,实现身体不在场的虚拟在线。例如,当个体的物理地点是家中,但是打开淘宝,就可以进入虚拟的商场场景购物;打开微信,在班级群聊天,个体又以学生的身份回到了虚拟的教室场景;个体打开美团,又到达了虚拟的餐厅场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交流已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不论个体身处何处,个体都可以实现远程的身体不在场的虚拟在线。
物理上的空间位置已经不能再限制个体所处的场景和个体的身份,这将大大节约印刷媒介时代信息交流所需要的时间的成本,这也是场景融合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的便利。
任何形式的传播实践都发生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之中,媒介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重构书写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我们对时空的感知和体验也随之变化[2]。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大多数的地方——从儿童的房间到犯人的牢房,都有了强大的共同基础。群体身份,社会化,等级制度,过去依赖于特定的物质地点和其中可获得的特殊经验,如今都已经被电子媒介所改变,电子媒介改变了物理位置所赋予的场景的意义,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和空间观。
(二)场景边界的消失导致个体角色的模糊
社会化是一个“成为”的过程,是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的转化[1]。被社会化的个体可以接触到该群体的信息,但是这种接触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电子媒介的出现,地点的隔离变得模糊,不同社会化阶段的人与不同社会化过程的人的差异变得模糊。
“儿童成人化”这一现象直接阐释了新媒体环境下,场景交融现象给儿童带来的直接影响。从童年到成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呈现信息阶梯缓慢,信息媒介代码不同而且复杂的特点。但是电子媒介的发展,让成年人本身在后台的行为展现在前台,孩子们过早地知道大人的秘密和成长的秘密。儿童图书通常只是展示了成人的台上形象,而即使是保守的电视节目也倾向于显示成人的后台或侧台景观。互联网让前台后台交融在一起,场景的边界开始彻底消失,信息变得无法控制。
印刷媒介时代,儿童与成人被区隔进不同的社会化空间;电视媒介时代,电视频率的限制约束了儿童的观看行为;而到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另一种超出儿童信息认知处理能力的非常难的解码任务强加于儿童,新的电子媒介入侵到儿童的生活环境中,让儿童接触到大量的暴力、性、死亡、犯罪和金钱的信息。
除了儿童,社交媒体中的成年人也因为场景融合导致身份叠合。微信作为现代人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朋友圈就是这种新型的社交软件所产生的新的场景。微信朋友圈构建的是基于强关系的社交网络,这不同于其他的社交平台,是对基于血缘、业缘、地缘、学缘等现实社交关系的移植。朋友圈重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场景的角色,这将导致个体在朋友圈中的公共行为和私下行为之间的边界消失,造成个体的自我身份认知混乱和人际交往障碍[3]。
(三)场景融合进一步促进“数字赋权”
信息系统的区分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媒介的区隔作用让缺少特定知识的群体被边缘化,孤立化。媒介的区隔产生信息区隔,而信息区隔产生权威。口语传播时代,巫师代表神祇向众人宣告,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印刷传播时代,有文化有知识的精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精英阶层掌握着所有的话语权力。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精英话语权力转向大众话语权力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场景边界的消失也在促进“数字赋权”。印刷媒介时代,信息流的传递是“精英—报纸—大众”的单向传播。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信息流的单向传播被打破,充满了双向交流和横向交流。
互联网时代,个体处于节点化生存的状态,不仅是不同关系网络的节点,也是不同信息网络的节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信息流动的复合性增强,信息不再被垄断,大大削弱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网络社会中,信息流向个人,又从个人流向大众,信息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平等,对接与信息控制的新平衡,常常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普及。
正是基于信息的普及,一些特殊的群体从电视媒介、手机媒介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和自己同类型的人。场景的开放也促使女性意识兴起,传统社会中,男人对各种社会场所的介入允许她们发展多重的社会自我,男性从一个场景中解脱出来,当他们在另一个场景中,可以获得与自己不同角色所需要的距离和看法。
波伏娃的《第二性》认为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基于场景的不同,外部的世界是男人的世界,与之相比,妇女却由于无知和恐惧而纤弱,这不是由于生理所造成的,而是因为区隔产生的愚昧和胆小懦弱。随着电视这一媒介的产生,电视的共享让男性在后台的行为展现在前台,也让更多女性的后台行为展现在前台。女性认识到角色的差异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得了更多捍卫自己权力的方式。
与此同时,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儿童成人化”现象的产生,对于这一现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媒介技术赋予儿童权利,儿童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通过新媒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借助互联网,不同的边缘或者弱势群体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构建了自己的话语体系。
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的兴起,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草根化,视频的直观性和时长的简短性都在降低农民群体传播信息的门槛。农民通过场景的建构,拥有了更多被看到的机会。农村题材的短视频大部分内容都是自己的生活,农民生活的个人场景融入公共场景,产生了一个凸显生活化与乡土气息的混合区域。
传统媒介时代,弱势群体的人际交往受制于空间和地点,到了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变革性力量的信息传播技术打破了这种限制。互联网时代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信息输出的难度,不仅仅是儿童,还包括各种边缘人群,都借助场景融合凝结了更多的力量,场景的交融赋予了边缘群体更多的话语权力。
(四)场景融合加速了网络空间的“重新部落化”现象
新媒体时代,算法技术不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论是购物推荐,还是个性化推送,算法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分享个体所喜欢的东西。算法新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众化传播,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算法根据个体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为个体打造了精准而又闭塞的媒介空间,个体被算法推进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茧房里,自己搭建场景的区隔界限。“人人都有话筒”的时代,并无法真正实现哈贝马斯所说的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网络上隐藏的社交媒体鄙视链也恰恰反映了这种不理想的公共话语讨论空间。
互联网实现的各种连接中,核心是人与人的连接。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总是需要一定的社会连接[4]。但是随着边界的消失,国家与国家的界限消失,阶层与阶层的界限消失,个体和很多的人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通过媒介设备,个体可以和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数百人建立联系。虚拟的社交给人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满足,伴随而来的是极大的空虚,过多的弱连接,个体往往会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个体想要跟更多地与人建立起强连接而不是弱连接。
任何连接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场景空间,当个体寻求强连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的社交场景。从当前的社交软件来看,微博超话、豆瓣小组都是个体试图构建强连接所形成的新的场景,这些基于某些共性的微博超话和豆瓣小组具有一定的排外性,这也加剧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媒体网络“重新部落化”现象。
相同兴趣爱好的个体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豆瓣的小组,微博的超話,都在建立一种新的网络部落社会。亚文化群体应运而生,不同个体建构自己的场景,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并且寻找相同的他者。正是基于个体对建构强连接的需求,在场景逐渐融合的今天,个体也在不断地构建自己的场景,这将直接加速网络空间的“重新部落化”现象。
四、结语
文章以戈夫曼“拟剧理论”和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为理论基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场景融合对个体所产生的四个重要影响:物质地点不再局限个体身处的场景、场景边界的消失导致个体角色的模糊、场景融合进一步促进“数字赋权”、场景融合加速了网络空间的“重新部落化”现象。这是新媒体环境下,场景融合给个体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场景融合在极大便利个体生活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了新的忧思。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场景边界不断消解,个体如何去认知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身份定义与身份认同?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边界: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0,54.
[2] 郑素侠,杨家明.云端的连接:信息传播技术与乡村社会的“重新部落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5):20-26.
[3] 曾林浩,曾振华.场景融合与身份混杂:媒介情境理论下微信朋友圈的使用[J].编辑学刊,2019(1):25-29.
[4] 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2):20-37.
作者简介 荣浩浩,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