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莉
摘要:目的:探究在产房护理中开展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产房护理中实施常规助产士管理模式,观察组在产房护理中则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产房护理质量评分、接生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产房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会阴侧切、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中开展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会阴侧切的发生,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关键词:产房护理;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产房质量控制;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
前言
产房是产妇分娩的地方,也是医院产科管理的重点。而助产士则是能独立为产妇提供接生、护理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助产士熟悉产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应对产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其护理质量对产妇、新生儿的健康安全、生命安全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因此,医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分层管理模式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医疗领域主要根据职称不同安排不同层级的工作,能有效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本文针对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择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进行观察,全文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平均年龄(29.75±1.38)岁,平均孕周(38.42±1.06)周;观察组100例,平均年龄(29.78±1.39)岁,平均孕周(38.40±1.05)周。对比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比较。所有产妇均符合常规临床指征,自愿进行自然分娩者,排除妊娠期并发症、神志不清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士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主要措施有:①设置助产士分层管理小组,按照护士长、助产组长、责任助产士进行分层管理。②分层管理授权。护士长应具备多年的工作经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组织、协调产房的各级管理事项,并负责危重症产妇的助产工作。责任小组长应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可以较好地对各类产妇分娩期进行护理,有良好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指导下层助产士的工作。责任助产士应具备一定的助产经验,可以独立完成常规的助产工作,能独立接生单胎产妇。③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定期组织不同层级的助产士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将护理质量评定与助产士的绩效、职称等挂钩,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产房护理质量评分、接生质量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产房护理质量评分:应用医院自制的《产房护理质量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项目有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产房管理,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高。
接生质量指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运用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房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专科护理(82.36±8.01)分、操作技能(80.54±7.83)分、服务态度(81.79±7.95)分、产房管理(81.22±7.90)分,对照组专科护理(74.18±7.19)分、操作技能(73.53±7.12)分、服务态度(72.06±6.09)分、产房管理(71.94±6.97)分。观察组产房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0、6.624、9.716、8.809,P=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接生质量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4例(4.00%)、会阴侧切23例(23.00%)、宫颈裂伤5例(5.00%)、新生儿窒息1例(1.00%),对照组产后出血13例(13.00%)、会阴侧切46例(46.00%)、宫颈裂伤14例(14.00%)、新生儿窒息7例(7.00%)。观察组产后出血、会阴侧切、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7、11.705、4.711、4.688,P=0.022、0.001、0.030、0.030)。
3 讨论
助产士是能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的人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关系着母婴的安危,对助产士实施科学的管理对助产护理质量影响非常大[2]。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管理模式,目标责任明确,能通过对助产人员进行责任化、精细化的管理,根据职称安排岗位并明确职责,以提高助产护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开展定期培训、考核,加强其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以提高助产士的专业知识、临床护理能力,能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会阴侧切等发生风险[3],保证产妇、新生儿的安全,从而达到提升产房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产房护理中开展助产士分層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会阴侧切的发生,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参考文献:
[1]高春媛,彭久君.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3):124-125+127.
[2]王璐.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及对产妇出血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73-74.
[3]吴穷.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254+256.